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東工業大學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公立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東工業大學簡稱廣工、廣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所隸屬於廣東省教育廳的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本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擁有大學城、東風路、龍洞、番禺、沙河和揭陽六個校區。
廣東工業大學是現時13所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之一,是廣東省「211工程」大學。廣工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2年的廣州高等工業學校,正式組建於1958年10月以廣州高等工業學校為基礎創立的廣州工學院,學校首任黨委書記兼院長為曾志,1962年學校發展為廣東工學院,麥蘊瑜任首任院長,1995年6月廣東工學院與廣東機械學院,華南建設學院東院組建為廣東工業大學。此外,廣工亦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實體清單制裁的教育機構之一。
截至2021年,廣工擁有在校學生48,818人,專任教師2,300多人,培養了畢業生40餘萬人;二級學院21個,學科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結合,多科性協調發展;國家級科研平台4個,部省級科研平台90個,科研實力位居廣東省前列。廣工在2021年躋身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前400名,學校亦提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4]。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廣東工業大學由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學院東院於1995年6月合併組建而成;本科辦學始於1958年。[5]
廣東工學院為廣東工業大學的主體,歷史悠久,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前。
- 1958年10月,廣州高等工業學校組建為廣州工學院,開始本科招生。此為廣東工業大學本科教育源頭。
- 1961年6月,廣州工學院和廣東科技學院、湖北科技大學合併為中南科學技術學院。
- 1962年9月,中南科學技術學院和廣東水利電力學院合併為廣東工學院。
- 1970年10月,廣東省決定轉變廣東工學院辦學方向,廣東工學院改名為廣東礦冶學院,並遷到韶關郊區的南華寺辦學。原廣東工學院汽車製造與修理、發電廠與電力網、農田水利工程3個專業調入華南工學院,華南工學院改名為廣東工學院。[6]
- 1982年6月,經多方努力,廣東礦冶學院遷回廣州辦學,原址復校,並復名廣東工學院。但文化大革命期間校園大量校舍和土地遭受到破壞和佔用,校園更被文革期間建成的環市東路分隔成南北兩個校園。
廣東機械學院起始於1956年建立的廣東省機械學校。1968年,由於文化大革命影響,廣東省機械學校停辦。1978年12月,在原廣東省機械學校基礎上建立廣東機械學院。
華南建設學院東院起始於1957年建立的廣東省土木工程學校,早年間兩度停辦,更名。1973年,學校復辦為中專,改稱廣東省建築工程學校。1985年9月,學校復辦為廣東省建築工程專科學校。1991年7月,廣東省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改為華南建設學院東院。
校區
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西路100號),佔地2118.42畝,2004年建成。大學城校區現時為廣工校本部,亦是大學城中面積最大的校園,容納了廣東工業大學大多數院系,鄰近廣州地鐵大學城南站、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和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
廣東工業大學東風路校區(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29號),佔地213畝,是原廣東工學院校園,大學城校區建成前的主校區。東風路校區位於廣州市中心黃金地段,鄰近羊城晚報社和廣州地鐵區莊站,是廣州鬧市當中少有的大學校園,周邊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東風路校區被環市東路分成南北兩部分。校區南面為南苑,主要為教學區和運動場;北面稱為北苑,為生活區,有學生宿舍,教工宿舍和飯堂等。校區南北苑由一工字型天橋連接。

廣東工業大學龍洞校區(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迎龍路161號),佔地面積589畝,1999年落成,鄰近華南植物園。龍洞校區,最初目的是作為大學本科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習的校區,目的是為了緩解當時兩大主要校區東風路和五山校區的教學資源與用地負擔。後因2004年廣州大學城落成而取消龍洞校區作為大學本科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習的功能。
廣東工業大學番禺校區(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市廣路11號),佔地面積90.3畝,是原廣東工學院番禺隆輝分院,始於1989年。廣東工學院番禺隆輝分院由廣東工學院與香港隆輝集團聯合辦學,後改為由廣東工學院直接辦學而更名為廣東工學院番禺學院,1995年6月隨廣東工學院更名為廣東工業大學番禺學院,2004年3月25日廣東工業大學番禺學院更名為廣東工業大學商學院,2014年番禺校區成立國際教育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商學院於2015年停止招生。
廣東工業大學沙河校區(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先烈東路131號),佔地面積29畝,原華南建設學院東院校園。1995年廣東工業大學成立後,沙河校區一度作為成人教育及開辦培訓課程的校區,不再承擔一般教學任務。2018年,省政府決定將沙河校區移交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使用。但由於與沙河校區住戶尚未達成共識,沙河校區移交改造目前尚在協調中,未有實質性進展。[7]目前沙河校區主要作為廣東工業大學科技園使用。
廣東工業大學揭陽校區(地址:揭陽市惠來縣大學路1號),佔地面積1984畝。原為由廣東工業大學對口幫扶建設的廣工揭陽理工學院,2021年1月,廣東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廣工揭陽理工學院轉為廣東工業大學揭陽校區。2021年3月5日,廣東工業大學與廣東省教育廳和揭陽市政府簽署建設廣東工業大學揭陽校區工作協議。[8]揭陽校區於2021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啟用[9]。
學術研究
截至2020年3月,廣東工業大學2000餘位專任教師中,共有正高級職稱者410人,副高級職稱者688人;博士生導師139人,碩士生導師1213人。其中,全職院士1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11人,教育部高層次青年人才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珠江學者31人。[10]
截至2019年底,廣東工業大學有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和環境科學與生態學5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行列。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廣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獲A-評級,機械工程獲B+評級。[11]2019年1月,廣東工業大學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運行。[12]
院系設置
廣東工業大學現有教21個學院、4個公共課教學部(中心)、2個研究院,分布於5個校區。
- 機電工程學院
- 自動化學院
- 輕工化工學院
- 信息工程學院
-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計算機學院
- 材料與能源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生物醫藥學院
- 生態環境與資源學院
- 集成電路學院
- 體育部
- 實驗教學部
- 通識教育中心暨文化素質教育中心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繼續教育學院
- 管理學院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法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經濟學院
- 國際教育學院
- 科技園
- 先進製造學院
校園文化
廣東工業大學體育實力強勁,尤以籃球強校著稱。廣工在2007年至2011年的四個賽季中三次問鼎CUBS,被譽為CUBS史上最成功學校。2015-2016賽季,CUBS與CUBA合併,廣工轉為參加CUBA。在2016年第十八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中則斬獲東南賽區冠軍,奪得東南王殊榮,並在全國16強賽中獲得第八名的成績。[13] 2023年6月18日,廣工男子籃球隊在第二十五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總決賽中戰勝清華大學男子籃球隊,奪得全國總決賽冠軍。[14]
南國飄香(bbs.gdut.edu.cn)是廣工官方論壇,始建於1997年,內設校園生活、新生專版、師生互動、鄉情校誼、網友日記、不吐不快等板塊,提供了校園電視、工大FTP及魔獸對戰、反恐精英對戰平台等校園服務,曾是廣工人氣最好的校內信息交流平台。但2016年10月,南國飄香開始無限期維護,至今無法訪問。
學術泛論
校友
廣工校友是指在廣東工業大學及其前身學習或者工作過的人員,以及被學校授予各種榮譽學位和榮譽職銜的中外各界人士。學校校慶日暨校友返校日為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六。[19]
歷任校長
- 曾志:湖南宜章人,革命元老,1958年任廣州工學院首任院長兼黨委書記。
- 麥蘊瑜:廣東中山人,水利專家,1962至1970年任廣東工學院院長。
- 孫再昭:山東膠東人,革命軍人,1978年任廣東礦冶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
- 羅德明:廣東興寧人,物理學教授,1983至1986年任廣東工學院院長。
- 梁石:1986至1992年任廣東工學院院長。
- 黎樵燊:廣東番禺人,金屬材料專家,1992至1995年任廣東工學院院長。
- 鍾韶:廣東潮安人,物理學教授,1995年5月至2001年5月任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 張湘偉:湖南衡陽人,機械工程專家,2001年5月至2010年10月任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 陳新:湖南澧縣人,機械工程專家,2010年10月至2019年12月任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 邱學青:廣東汕尾人,化工專家,2019年12月至今任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教工
學生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