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勃蘭登堡

德国联邦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勃兰登堡
Remove ads

勃蘭登堡州(德語:Land Brandenburg下索布語Kraj Bramborska低地德語Land Brannenborg,口語:die Mark)是德國東北部的一個州,為前東德的一部分。該州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波茲坦,其他的重要城市有科特布斯哈弗爾河畔勃蘭登堡奧得河畔法蘭克福

快速預覽 勃蘭登堡州 Land Brandenburg, 首府 ...

勃蘭登堡州環繞着德國首都柏林,與其共同構成了擁有約六百萬人口的柏林-勃蘭登堡都市圈。勃蘭登堡州超過三分之一的面積被自然保護區,森林,湖泊和其他水域覆蓋。

勃蘭登堡侯國的成立年份被認為是1157年。在這一年阿斯坎尼家族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奪回勃蘭登堡,使其被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從1415年到1918年,這片區域被霍亨索倫家族統治。從1701年到1946年,勃蘭登堡地區成為普魯士的一部分,1815年到1947年作為勃蘭登堡省,這之後第一次成立了勃蘭登堡州,在東德被劃分成了不同區域。1990年兩德統一,作為聯邦德國的一部分,成立了現今的勃蘭登堡州。

Remove ads

地理

勃蘭登堡州位於德國的東北部。它在南部和薩克森州接壤,西部是薩克森-安哈爾特州,西北部與下薩克森州相鄰,北部和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州毗鄰,東部則是波蘭。勃蘭登堡州總面積為29654平方公里,是德國第五大州;南北最長291公里,東西最寬244公里,它也是原東德加入聯邦德國的最大州。勃蘭登堡州的核心區域也被稱作其歷史上的名字馬克勃蘭登堡Mark Brandenburg)。

柏林州和勃蘭登堡州在經濟地理方面組成了柏林/勃蘭登堡大都市區。在柏林-勃蘭登堡首都區,大市區的區域內有約600萬居民。柏林的人口密集區域有約440萬居民,它的核心區域因「Speckgürtel」(城郊)而出名,包括了整個柏林和勃蘭登堡州的一部分。勃蘭登堡州的基礎設施設置非常典型,很符合這個都市圈的特性,例如高速公路和鐵路幹線呈島狀分布,呈放射狀圍繞着聯邦首都柏林州

除了幾個大城市,比如在西面的哈弗爾河畔勃蘭登堡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和人口僅次於波茲坦的科特布斯以外,勃蘭登堡州的人口密度還是相對而言比較小的。該州的南部構成了下勞西茨Niederlausitz),以及上勞西茨Oberlausitz)和易北-埃爾斯特區域的一小部分。勃蘭登堡州的西部是哈弗爾蘭縣Havelland),在柏林州的南部是泰爾托,東北部是巴爾尼姆縣。在該州的北部邊境上是上哈弗爾縣Oberhavel,直到1950年,該地以菲斯滕貝格韋德德語Fürstenberger WerderFürstenberger Werder)的名字屬於麥克倫堡州),西北邊境是普里格尼茨縣Prignitz),東北邊境是烏克馬克縣Uckermark),東部邊界是奧得沼澤Oderbruch),西南邊界是弗萊明Fläming)。

Remove ads

地質和土地

勃蘭登堡州處於德國北部的低地,在冰河時期一次又一次推進侵蝕的斯堪地納維亞大陸冰蓋德語Fennoskandischer EisschildFennoskandischer Eisschild)對勃蘭登堡州的地表形態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因此這裏存在着幾乎獨有的冰河時代和後冰河時代的沉積物。搬運最遠的有冰川沉積泥灰岩Geschiebemergel)和融化冰水沙(Schmelzwassersande)。地表構造是典型的冰川系(glazialen Serie)。

由於勃蘭登堡州冰河時期沉積物種類極其豐富,從中產生的土地類型(Bodengesellschaft)也是多種多樣。這片區域上的土壤生產能力從極度缺乏營養物質和貧瘠到極為肥沃。然而在貧瘠的沙質土壤佔主導地位的地區,尤其是勃蘭登堡州的中部和南部,也有其特有的印記和特徵。

勃蘭登堡州,特別是它的南部被認為是「原料倉庫」。沿着勞西茨邊境山脈德語Lausitzer GrenzwallLausitzer Grenzwall)存在着一個巨大的褐煤煙層。在東南部環繞施普倫貝格發現了深層銅礦。在該州還藏有零星的石油。

Remove ads

水域

勃蘭登堡州被認為是德國水域最密集的聯邦州。該州有超過3000個自然產生的湖泊,此外還有無數人工修建的池塘、人工湖和類似的水域。此外還有超過33000km的河流,最大的部分為人工修築的引水溝渠和其他渠道。另一方面是由於勃蘭登堡州降水量較少,地下水的更新很慢。水在水域裏的停留時間因此也就很長。

歷史

快速預覽

在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勃蘭登堡(邊界時有變動)是神聖羅馬帝國七個選侯國之一,並與普魯士一起構成了第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德意志帝國的原始核心。自1415年起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其境內包含了未來的德國首都柏林。1618年之後,勃蘭登堡侯國普魯士公國聯合組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由霍亨索倫王朝的同一分支統治。1701年,該國升格為普魯士王國。法蘭克尼亞的紐倫堡安斯巴赫、士瓦本的霍亨索倫、柏林與東歐的聯繫以及勃蘭登堡統治者的選帝侯地位,共同促成了這一國家的崛起。

Remove ads

東北邊區

勃蘭登堡所處的地區在古代被稱為日耳曼尼亞,其疆域直達維斯瓦河。到公元7世紀,西斯拉夫人已定居於勃蘭登堡地區。這些斯拉夫人自東方遷來,可能是因匈奴阿瓦爾人入侵,被迫從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一帶離開家園。他們極大依賴於河流運輸。在今勃蘭登堡地區,主要的斯拉夫族群有西部的赫韋利人與東部的斯普雷瓦人

自10世紀初開始,捕鳥者亨利及其繼任者征服了直至奧得河的土地。布倫納(今哈弗爾河畔勃蘭登堡)、布杜辛(今包岑)和霍謝布茲(今科特布斯)等斯拉夫定居點[2][3][4]通過設置邊侯被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體系中。948年,皇帝奧托一世設立邊侯以加強對奧得河以西異教斯拉夫人的控制。他還建立了勃蘭登堡教區哈弗爾貝格教區北方邊疆區作為神聖羅馬帝國東北邊境領地而設立。然而,983年一場文德人大起義將帝國勢力逐出今勃蘭登堡地區,地方重新回到斯拉夫統治者手中。如今勃蘭登堡的東部地區,如盧布斯地區下盧薩蒂亞,在10至11世紀成為波蘭的一部分。

Remove ads

升格選侯

Thumb
巴特貝爾齊希的艾森哈特城堡

12世紀初,斯拉夫人建立了科帕尼察公國於今勃蘭登堡中部,而東部的盧布斯地區仍屬中世紀波蘭。德國國王與皇帝於12世紀重新控制了斯拉夫人聚居的地區(不含波蘭控制的盧布斯),部分斯拉夫人如索布人盧薩蒂亞接受德國化的同時仍保留自身文化。天主教教會設立主教區,其城牆保護了城鎮居民。隨着僧侶與主教的到來,今哈弗爾河畔勃蘭登堡作為勃蘭登堡之起點的歷史由此展開。

1134年,在對文德人北方十字軍征討後,皇帝洛泰爾三世北方邊疆區授予大熊阿爾布雷希特。1150年,他繼承了勃蘭登堡城及赫韋利人的土地。擊敗佔據該城的斯普雷瓦人後,阿爾布雷希特自稱為勃蘭登堡侯國的統治者。他及其後代阿斯坎尼王朝向奧得河以東拓展,實現了征服、殖民、基督教化與開墾。斯拉夫人與德意志居民在該地區開始通婚。13世紀,該王朝開始從波蘭奪取盧布斯大波蘭西北部土地(即諾伊馬克),與阿特馬克相對。

1320年,勃蘭登堡的阿斯坎尼家族絕嗣。1323–1415年間,勃蘭登堡由巴伐利亞公國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盧森堡王朝先後統治。在盧森堡家族治下,勃蘭登堡邊境伯爵成為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1373–1415年,勃蘭登堡屬波希米亞王冠領地。1415年,皇帝西吉斯蒙德將選侯地授予霍亨索倫王朝,直至一戰末期。霍亨索倫家族定都柏林,該地已為勃蘭登堡的經濟中心。

Remove ads

16與17世紀

Thumb
勃蘭登堡在1675年費爾貝林戰役中擊敗瑞典軍隊

1539年,勃蘭登堡因應宗教改革而改宗新教。16世紀,得益於易北河、哈弗爾河與施普雷河的貿易,經濟繁榮。1577年後,霍亨索倫家族通過共治擴張領土,1618年繼承普魯士公國,並獲得1614年萊茵蘭克萊沃公國西法倫部分土地,形成版圖分散的勃蘭登堡-普魯士。該國於三十年戰爭中缺乏防禦能力。

戰末後,勃蘭登堡出現一系列有能力的統治者。首位是被稱為「大選侯」的腓特烈·威廉,他大力整合國家政權,並將王室遷往波茲坦。在西法倫和約中,其使節約阿希姆·馮·布盧門塔爾為勃蘭登堡爭取哈爾伯施塔特等領地。在奧利瓦條約中,其子克里斯托夫·馮·布盧門塔爾促成了普魯士公國歸入霍亨索倫家族世襲財產。

普國王畿

Thumb
波茲坦無憂宮,曾為腓特烈大帝夏宮,今為世界遺產

1688年大選侯去世,其子腓特烈繼位。1701年,他以普魯士國王稱號加冕,因普魯士不屬帝國版圖。儘管王號來自於普魯士公國,勃蘭登堡仍為國家核心。這一國家即為普魯士王國

Thumb
普魯士勃蘭登堡省疊加現代邊界

勃蘭登堡是普魯士王國的中心,其首都為柏林與波茲坦。1815年,普魯士劃分為各省後,勃蘭登堡侯國舊地成為勃蘭登堡省,轄下設法蘭克福行政區與波茲坦行政區,並包含下盧薩蒂亞。1881年,柏林市自該省分離[5]。但柏林周邊工業城仍屬勃蘭登堡,隨着工業發展,人口迅速增長。1925年該省面積39,039 km2(15,073 sq mi),人口達260萬。

納粹政府統治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特別是在該省東部,針對波蘭人的鎮壓加劇,包括驅逐、查禁報刊、監控、逮捕、刺殺、強迫勞動、遣送集中營以及封閉組織與學校等措施[6]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與附屬營地位於勃蘭登堡。省內存在多座戰俘營[7]。1945年,死亡行軍途經該地[8][9]。戰後,奧得-尼斯線以東地區歸還波蘭,德國人被驅逐。剩餘地區成為蘇占區,1947年普魯士被解散

Remove ads

東德時期

Thumb
格利尼克橋連接東德與西柏林美軍區,因間諜交換而聞名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勃蘭登堡成為組成州之一。1952年,該州被部長會議廢除,劃為幾個行政區:大部分劃入科特布斯區法蘭克福區波茲坦區,少部分如哈弗爾貝格劃入施威林區新勃蘭登堡區馬格德堡區。東德依賴褐煤發電,東南部地區遭受露天採礦破壞。柏林周邊的工業城為東德經濟支柱,而農村地區仍以農業為主。

統一之後

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後,勃蘭登堡州重新設立[10]。州議會首次會議於同年10月26日召開[11]。基礎設施落後與競爭壓力曾帶來高失業率,近年來情況改善。

Thumb
州際條約提議的合併後新州徽章

根據1994年新增的《基本法》第118a條,柏林與勃蘭登堡可在無需聯邦批准下合併,僅需公投與州議會批准[12]

1996年,該合併在公投中失敗[13]。兩地有相似的歷史、文化、方言,並有超過22.5萬勃蘭登堡居民通勤柏林[14]。儘管柏林公投通過(主要源於西柏林),但勃蘭登堡以大幅比例否決,原因包括反對分擔柏林債務與擔心喪失自身影響力。

區劃

勃蘭登堡州不設行政區,分為14個鄉村縣(Landkreise)和4個非縣轄城市(Kreisfreie Städte),以下為2011年各地區人口:[15]

Thumb
勃蘭登堡的行政區劃
Remove ads

人口

數據

Thumb
人口密度
Thumb
1875年後勃蘭登堡的人口變化,注意二戰時期的激增和東德時期的遲滯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外國人

更多資訊 國籍, 人口(2020年12月31日) ...

宗教

2011
宗教 佔比
其他
79.8%
福音派
17.1%
天主教
3.1%

一開始波茲坦屬於勃蘭登堡教省。1541年勃蘭登堡選帝侯約阿希姆二世引入宗教改革,波茲坦改為新教,其中信義宗佔多數,少數屬於歸正宗

1817年這兩個教派合併,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成為其領袖。1918年開始勃蘭登堡的新教教會成為德國新教教會的一部分,1947年開始它是東德新教教會的一部分,從2004年開始是德國福音教會的一部分。波茲坦除有屬於福音教會的教會外還有一些獨立教會

自從波茲坦成為軍營城市後,市內也有信天主教的士兵,從1722年開始市內也有天主教的組織。從1821年開始波茲坦的天主教徒受柏林的天主教機構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茲坦受柏林的主教管理,1994年柏林的主教提升為大主教,波茲坦是這個大主教教省的一部分。

現今勃蘭登堡州有17.1%的人是德國新教教會;3.1%的人信奉天主教,另外79.8%的人無宗教信仰,與柏林及其他德國地區相比,這裏的穆斯林人口十分少。

今天波茲坦還有兩個猶太教組織,其中一個屬於德國猶太人總會(Zentralrat der Juden in Deutschland),它有350名成員,另一個是一個獨立的組織,此外波茲坦還有一個屬於革新猶太教的亞伯拉罕·蓋格爾學院(Abraham-Geiger-Kolleg),它是目前德國唯一的一個培養拉比的學院。

政治

州議會為一院制,有88位議員。

2019年州議會選舉結果:

經濟

Thumb
柏林-勃蘭登堡特斯拉超級工廠

2018年,該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729億歐元,佔德國經濟總量的2.2%。按購買力調整後的人均GDP為26,700歐元,為當年歐盟27國平均水平的88%。每名僱員的GDP為歐盟平均水平的91%。勃蘭登堡州的人均GDP在德國所有聯邦州中排名第三低。[18]

2022年11月,該州失業率為5.6%,高於德國平均水平,但低於東德地區平均水平。[19]

更多資訊 年份[20] ...

特斯拉柏林-勃蘭登堡超級工廠坐落於勃蘭登堡州。

教育與

Thumb
波茲坦大學

2016年,約有49,000名學生就讀於勃蘭登堡州的大學和高等教育機構。[21] 州內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是位於柏林西南的波茲坦大學[22] 2019年,勃蘭登堡州通過了一項開放獲取(Open Access)戰略,要求各高校制定轉型策略,使勃蘭登堡的知識成果對所有人免費開放。[23]

勃蘭登堡州的大學有:

  • 波茲坦大學
  • 勃蘭登堡工業大學(位於科特布斯和森夫滕貝格)
  • 維亞德里納歐洲大學(位於奧得河畔法蘭克福)
  • 巴貝爾斯貝格康拉德·沃爾夫電影大學
  • 勃蘭登堡醫科大學
  • 盧薩蒂亞醫科大學

交通

Thumb
柏林勃蘭登堡機場

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IATA代碼:SXF)曾是勃蘭登堡州最大的機場。它是柏林-勃蘭登堡大都市區的第二大國際機場,位於柏林市中心東南方向約18 km(11 mi)的舍訥費爾德。該機場曾為康多航空easyJet瑞安航空的基地。2016年,舍訥費爾德機場接待旅客11,652,922人次(增長36.7%)。

舍訥費爾德原有的基礎設施與航站樓被整合進新的柏林勃蘭登堡機場(BER)中,[24]該機場於2020年正式啟用。[25] 柏林勃蘭登堡機場最初的年客運能力為3,500萬至4,000萬人次。由於柏林與勃蘭登堡地區航空交通日益增長,擴建計劃正在籌備中。

柏林勃蘭登堡機場目前接待60多家客運、包機及貨運航空公司。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