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東省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東省博物館(英語:Guangdong Museum,簡稱:省博、粵博),是廣東省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獵德街道珠江東路2號,佔地面積4.1萬平方米。
該館在2008年5月18日被公布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1],2024年4月入選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名單[2]。
舊館

1957年7月19日,廣東省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開展博物館選址、文物籌集等工作。最初,籌委會就博物館的選址提出了多個方案,包括越秀山、光孝寺、中山紀念堂科學館前空地、黃花崗前墳場、小北花圈、木殼岡,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些地方均不符合要求,最後在當時廣東省委書記陶鑄的建議下,籌委會最終選定文明路的廣東貢院舊址作為館址[3]。
博物館原本規劃有一座形似「U」形的大樓,主樓向東,還有兩座分別朝南和朝北的副樓,總建築面積達1.4萬平方米。由於大躍進饑荒,到1959年只有南副樓落成,主樓和北副樓均沒有建設。改革開放後,又在原址上建設了新的陳列大樓。1992年10月落成,展覽面積是原樓的4倍[4]。
- 博物館主展館
- 博物館主館是1992年建造的,館內有13個展廳。陳列面積2197平方米,館內展廳包括玉石展廳、陶瓷展廳和廣東歷史變遷。主館的名稱是由郭沫若題寫。博物館搬遷到珠江新城後空置,現已移交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改為圖書館文明路總館D區。
- 廣州魯迅紀念館(即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
新館




2003年,廣東省政府決定投資8.8億元人民幣興建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以滿足進一步的發展需要,並在同一年舉辦建築方案設計國際邀請競賽,共有美國、奧地利、日本、荷蘭、英國等8國10家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單位參加競賽,最後由香港許李嚴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的方案「珍寶容器」作為設計方案。新館於2004年12月12日開始興建,在2010年5月18日落成並對公眾開放[5][6]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形似一個「寶盒」,主體建築的周圍是一片緩緩升起的草地,入口層建築離地面23米,草坡延伸其中,進入入口是一個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中央大廳,高38米,採用採光屋頂,帶有嶺南建築特色。博物館採用「剪力牆植入型混凝土巨型筒體-鋼架懸吊結構」,使展廳里沒有一根立柱,提升了布展面積[5]。
-
博物館入口
-
一樓大廳俯視
博物館分為常設展覽和臨時展覽。[7]
- 廣東歷史文化陳列
- 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
- 端硯藝術展覽
- 潮州木雕藝術展覽
- 館藏曆代陶瓷展覽
-
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入口
-
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展廳內的海洋館
-
紀念品購買機器]]
-
新館內提供智能導覽機器自助出租
- 2023年「敍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
開放時間
博物館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除外),公眾需在微信小程序上預約後才能進入。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