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人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人亞(1898年5月18日—1932年12月23日),原名張守和,字靜泉,浙江省寧波府鎮海縣泰邱鄉(今屬寧波市北侖區霞浦街道)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曾任中共蕪湖中心縣委書記、中華蘇維埃政府工農檢察委員會委員、中央出版局局長、中央印刷局局長等職務[1]。1932年在從江西瑞金前往福建長汀途中因積勞成疾去世。張人亞生前曾在家鄉藏有早期《中國共產黨章程》等中共中央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其親屬交由政府保存[2]。
生平
張人亞於1898年5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府鎮海縣泰邱鄉霞南村,原名張守和,為家中次子,其父張爵謙靠種田和做廚師維生。張人亞年幼時在堂兄張晚荷主辦的霞浦學堂就讀,受到堂兄信仰的三民主義和反帝反封建思想影響。畢業後,張人亞進入鎮海縣立中學就讀[3][4]。
1913年,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張人亞前往上海法租界的老寶盛銀樓做學徒,製作金銀首飾,在此期間與顧玉娥結婚,但婚後不久妻子去世,兩人並未育有子女[3]。

1921年,張人亞先後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工人黨員之一,也是最早的寧波籍中共黨員[5]。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張人亞出任上海金銀業工人俱樂部主任,主持2000多名工人罷工。在此期間,張人亞被銀樓經營者開除[3]。罷工結束後,張人亞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並先後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地委委員、書記,商務印書館黨小組組長[3]。1924年10月,張人亞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學習了《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著作[1]。1925年五卅運動後,張人亞回到中國,在浦東的中共組織中任職。1927年,張人亞參與創辦上海總工會機關報《平民日報》[3]。

1927年四一二事件後,中共在上海的組織受到威脅。為保存手中的中共文件和馬克思主義資料,1927年年底,張人亞回到家鄉,將資料委託父親張爵謙保管。這批資料包括《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大會決議案》和1920年9月版《共產黨宣言》等文件和書報,共記30餘份。完成委託後,張人亞旋即返回上海,此後再未回鄉。張爵謙將這批資料存放在張人亞亡妻的棺材旁,此後宣稱兒子久去不歸恐已離世,為兒子和亡妻在村東修建了一座合葬墓,將文件資料藏在空棺內下葬,又將墓碑寫成「泉張公墓」以掩人耳目[3]。
1929年,張人亞被調到安徽蕪湖,開設金鋪,秘密將各蘇區的金銀兌換成蘇區外的流通貨幣,並交由上海的中共中央作為活動經費。1931年,張人亞擔任中共蕪湖中心縣委書記,領導長江沿岸安慶、蕪湖、宣城、屯溪周邊34個縣的中共活動。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張人亞抵達瑞金,擔任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委員[3]。1932年6月,張人亞任中央出版局局長兼總發行部部長,兼任中央印刷局局長。在此任上,中央出版局出版發行的刊物共有20餘部。1932年12月23日,張人亞從瑞金至長汀檢查工作,途中因積勞成疾去世。次年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刊登悼詞《追悼張人亞同志》,稱其為「最勇敢堅決的革命戰士」[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在失去兒子音信的情形下,張人亞的父親張爵謙委託三子張靜茂將墓穴中的書報和資料上交政府。張靜茂將這批資料蓋章後,分批捐贈給上海工人運動史料委員會和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即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資料中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被認定為中共第一部黨章,《共產黨宣言》則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中文譯本之一。這批資料被中國中央檔案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收藏和展出[3]。
尋訪和紀念

1949年以後,張人亞的親屬長時間沒有找到張人亞的下落,三代親屬一直沒有放棄對張人亞的尋訪,但刊登的尋人啟事沒有回信,對報章的搜尋也沒有結果[7],而浙江烈士紀念館等官方機構也沒有張人亞的信息[8]。直至2005年,通過互聯網,在中共瑞金市委黨史辦等機構的幫助下,張人亞的孫輩獲知了張人亞的最終下落。2011年,由親屬策劃編纂的《張人亞傳》出版[7]。2009年,張人亞故居和衣冠冢被納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範圍[9],2011年故居被列入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0],2023年衣冠冢被列入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1]。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見到張人亞所藏《共產黨宣言》後詢問張人亞的下落,張人亞的經歷再次引起寧波黨政機構和媒體的關注[12]。霞南村新浦老屋被改建成張人亞黨章學堂,包括學堂展廳、初心學苑、霞浦會堂、人亞廣場四部分,佔地4000平方米[13]。北侖區中共黨史部門對張人亞的經歷進行了整理,並製作廣播劇、話劇等文藝作品宣傳張人亞的事跡[2]。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拍攝的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第二集《守護》呈現了張人亞父子守護黨章的故事[1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