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州市
中國江蘇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州市,簡稱徐,古稱彭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市境東接連雲港市、宿遷市,南界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北鄰山東省的菏澤市、濟寧市、棗莊市、臨沂市。地處蘇魯皖三省交界,黃淮平原東南部,地勢西高東低,以平原為主,有雲龍山、泉山、九里山等山丘。境內屬淮河流域沂沭泗河水系下游,京杭運河貫穿全境,廢黃河、沂河、沭河、奎河等流經。東南有駱馬湖,西北有微山湖。徐州為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滬、隴海兩條重要鐵路在此交匯,2019年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規劃[4]。市政府駐雲龍區崑崙大道1號。
Remove ads
歷史
上古時期,徐州相傳為堯所封大彭氏國地,是中國夏商時期東方重要的方國,曾多次協助夏朝和商朝平叛。《竹書紀年》中首次提到大彭氏國是在「啟十五年」。[5] 武丁四十三年,商王以其不再進貢為由討伐大彭國,此後這裏便轉由商朝直接統治。[6]
春秋時期,宋國在此地設彭城邑。至戰國時,宋國棄睢陽而遷都彭城。周赧王二十九年,宋滅,彭城屬楚,謂之西楚。秦始皇五年,初置彭郡於彭城,後又改置彭城縣,屬泗水郡。
秦末民變後,彭城成為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今市內戶部山上戲馬台傳為其操練兵馬的舊址。徐州一帶也成為楚漢相爭的重要戰地,多場重要戰役以此為主戰場。漢高祖劉邦,是「沛豐邑中陽里」人(現徐州豐縣)。因「豐生沛養」,多認為是沛縣人(現徐州沛縣)。天下平定後,高祖分封其弟劉交為楚王,定王都為彭城,是較大的諸侯國。後由於受到削藩政策的影響,第三代楚王劉戊參與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兵敗後又被逐步消弱。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封其子劉英為楚王,都彭城。明帝十四年(公元71年),劉英自殺,楚國除,更名為彭城郡。88年,漢章帝之子劉恭徙封彭城王,從此徐州為彭城國的都城,直至公元220年,彭城國被曹魏廢除。東漢之徐州刺史部先後治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下邳(今睢寧縣古邳鎮東北),曹魏時移治彭城,今天的徐州首次成為徐州州治所在。南北朝時期,徐州作為南北接壤地帶,統治權曾多次易手。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徐州。後歷代為徐州州治。北宋時,大文豪蘇東坡曾任徐州太守,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蹟,如黃樓、快哉亭、放鶴亭、東坡石床、蘇堤等。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割下邳縣置淮陽軍,並以宿遷縣屬之。原屬京東路,元豐元年(1078年),割屬京東西路。崇寧時戶六萬四千四百三十,口一十五萬二千二百三十七。貢雙絲綾、綢、絹。下轄五縣:彭城縣、沛縣、蕭縣、滕縣、豐縣。二監:寶豐監、利國監。地入金朝後屬山東西路,貞祐三年(1215年)九月,改隸河南路。戶四萬四千六百八十九。下轄五鎮、三縣:彭城縣、蕭縣、豐縣。
明朝時徐州屬南直隸下轄的徐州直隸州,下轄:今徐州市區(含銅山區及賈汪區)、四縣:豐縣、沛縣、蕭縣、碭山縣。
清朝初年,徐州先後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的直隸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徐州由直隸州變更為徐州府,轄領1散州:邳州、7縣:豐縣、沛縣、蕭縣、碭山縣、銅山縣、睢寧縣、宿遷縣。
Remove ads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全國廢府州廳改縣,故徐州府廢,存銅山縣,後設徐海道,轄徐州八縣及海州等地,治所為銅山縣第一區(現徐州市區)。汪精衛政府1939年2月19日日將銅山縣第一區析置為徐州市,曾短暫為新設的淮海省省會。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保留了徐州市,屬江蘇省。
1948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徐州,1949年,徐州市與連雲市(今連雲港市)由山東省代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代之以蘇南、蘇北、魯中南等行政公署並轄於華東大行政區,徐海地區被劃入魯中南行政公署。1952年底,蘇南、蘇北重建江蘇省,徐海地區再度劃歸復設的江蘇省,為省轄市,此時期徐州市與徐州專區並存,徐州專區駐徐州市。1953年時,徐州市下轄五區:一區、二區、三區、四區、賈汪礦區。徐州專區下轄二市:徐州市、新海連市;十縣:銅山縣、豐縣、沛縣、蕭縣、碭山縣、邳縣、睢寧縣、新沂縣、東海縣、贛榆縣[7]。
1954年12月11日,原屬徐州「老八縣」的蕭縣、碭山縣劃歸安徽省。1983年徐州市開始轄縣。2008年起在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等方面重新崛起,並積極融入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圈,對外開放程度也逐步提高。2010年9月,原銅山縣撤縣並區後,徐州市區總面積增至約3057平方公里,目前居江蘇省第四位。
地理

徐州地處黃淮平原中部,屬北方與南方的過渡地帶,四周環山,平原、丘陵相間,屬江蘇省內平均海拔較高的市。徐州有大洞山、泉山、皇姑山、拉犁山、雲龍山、小泰山、臥牛山等山峰,其中主城區有72座山頭。位於賈汪區北部的大洞山為全市海拔最高點。徐州市全境森林覆蓋率達30%以上,市區(主要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均居江蘇省各城市首位。[8]
徐州的河流有故黃河、京杭運河、沂河、沭河等。其中,黃河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改道,經由徐州城東北,奪淮入海。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度改道,經山東入渤海。留下現在的黃河故道。黃河流經徐州期間,決堤頻繁,對徐州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現在的徐州城有「城上城」之說,就是因為黃河幾度淹城,泥沙淤積所致。
徐州市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北緣。地域東西的海洋影響程度有差異(東部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大。年日照時數為21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8%,年平均氣溫15.3℃,年均無霜期約220天,年均降水量845.5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60%。氣候資源較為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風、霜、凍、冰雹等。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 [9] 但由於近些年來徐州市的森林覆蓋率和市區水域面積不斷增加,徐州市特別是市區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臨近的城市略有不同,而是與徐州以南的長江流域相仿。近年來年降水量已接近長江流域城市平均水平,呈現出北方城市少有的臨水生態。[10]
Remove ads
政治
另外,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徐州市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5街道辦事處、1鎮。
Remove ads
交通





作為京滬之間重要的交通節點,徐州站是中國第二大鐵路編組樞紐站,京滬線、隴海線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叉。京滬高速鐵路和徐蘭客運專線也在徐州相交。徐州東站不僅是京滬高鐵七大主要站區之一,也是隴海客運專線主要樞紐之一。徐蘭客運專線徐州至鄭州段於2012年底開工,於2017年7月9日全線開通。徐宿淮鹽鐵路於2015年12月28日全面開工建設,徐宿淮鹽鐵路西起徐州東站,經睢寧縣、宿遷市、泗陽縣、淮安市、阜寧縣、建湖縣,終至鹽城站,正線全長316公里,項目總投資428億元,設計行車時速為250公里,於2019年12月16日建成通車。徐連客運專線(隴海客運專線徐州-連雲港段)、徐荷鐵路等有關鐵路建設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
徐州為蘇、魯、豫、皖四省要衝。5條國道、20條省道、6條高速公路在徐州縱橫成網,2010年11月3日徐濟高速公路(江蘇段)正式通車後,徐州實現了所有縣市均有高速公路聯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50公里,長度居江蘇省內第一,在中國地級市中位居前列。正在建設的高速公路還有徐明高速(徐州-明光)。
主條目:徐州城市快速路
已建成通車高架快速路約33公里,分別為東三環、西三環和北三環高架快速路。[20]2017年三季度計劃開工建設共約20公里的城東大道和迎賓大道高架快速路,預計2018年底建成通車。已通車的快速道路還有總長23.7公里的徐賈(徐州-賈汪區)快速通道,正在建設徐沛(徐州-沛縣)快速通道和徐蕭(徐州-蕭縣)快速通道。
京杭運河可通航。徐州京杭大運河港口是全國內河十大港口之一;萬寨港是國家級內港;邳州港、雙樓港、孟家溝港擔負國家北煤南運的中轉重任,是華東能源的重要集散地;徐州城內共有河流213條,其中已定級航道51條,總里程1065.2公里,其中國家級、省級航道各1條。2011年,徐州港億噸大港改造工程開工,2014年徐州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9202萬噸。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為國家一類航空港,民航班機可直通大阪、韓國、曼谷、香港、台北、高雄、廣州、成都、昆明、哈爾濱、成都、深圳、廈門、大連、海口、武漢、重慶、長沙、三亞、烏魯木齊、貴陽、太原、廈門等城市,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是江蘇省三大機場之一。截至2020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共擁有兩座航站樓:Terminal 1(國際航站樓),Terminal 2(國內航站樓)共計5.8萬平方米。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是桂林航空和祥鵬航空的基地機場。此外,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上海航空、首都航空、泰國獅子航空、中華航空等世界各大航空公司在此通航。
徐州地鐵於2019年9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目前有1號線、2號線、3號線運營中,總線路長度64.1公里。車資以里程計價,票價2-6元,日均客流量約18萬人次。徐州地鐵1號線開行徐州東站↔路窩,全程21.97km,40分鐘。其中,彭城廣場、徐州火車站、慶豐路等站點客流量較大。徐州地鐵2號線於2020年11月開通,開行客運北站↔新城區東,全程24.25km,45分鐘,經由彭城廣場、江蘇師範大學雲龍校區、市行政中心。徐州地鐵3號線(高新區南↔下淀,經由徐州火車站、江蘇師範大學泉山校區和中國礦業大學文昌校區站),已於2021年6月開通運營。預計至2025年,徐州地鐵4號線、徐州地鐵5號線、徐州地鐵6號線以及徐州地鐵3號線(二期)將會開通運營。
經濟
徐州市是江蘇省煤炭工業基地,機械,礦業較為發達。主要行業有煤炭、電力、建材、冶金、機械、多晶矽、光伏、化工、紡織、食品、皮革、服裝、電子儀表等。裝備製造業非常發達,擁有世界工程機械第七位、中國第一位的企業徐工集團(XCMG)[21],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利勃海爾機械(徐州)有限公司,徐工與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之合作公司羅特艾德迴轉支承有限公司,徐工與John Deere之合作公司徐州徐挖約翰迪爾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徐工與Meritor合資之徐州美馳車橋有限公司等一系列高水平裝備製造業企業。 2021年GDP為8117.44億元,增長8.7%,居江蘇第6位,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89361.82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2]
-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7月,1993年10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兩鎮和三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20多萬。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徐州市新型工業化的主陣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地,已培育發展了以工程機械和專用車輛為主的裝備製造、以太能光伏和風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以生產性物流和軟件服務外包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等三大主導產業以及工業電子、現代食品、生物製藥、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裝備製造已形成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建材機械、風電設備、節能燃控設備等五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 徐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為銅山經濟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1993年晉級為省級開發區,是蘇北地區首家獲得批准的省級開發區。2011年初,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於2012年8月19日正式晉升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中國礦業大學大學國家科技園,於2000年10月開始規劃並啟動建設,2002年7月被列入江蘇省大學科技園建設計劃,2006年10月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2012年3月被科技部、教育部評定為A類(優秀)國家大學科技園,成為江蘇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國家大學科技園。
社會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9,083,790人[2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8,577,22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506,565人,增長5.91%,年平均增長率為0.58%。其中,男性人口為4,579,072人,佔總人口的50.41%;女性人口為4,504,718人,佔總人口的49.5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65。0-14歲的人口為2,031,308人,佔總人口的22.36%;15-59歲的人口為5,280,046人,佔總人口的58.1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772,436人,佔總人口的19.5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337,126人,佔總人口的14.72%。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961,888人,佔總人口的65.6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121,902人,佔總人口的34.37%。
2022年初全市常住人口902.85萬人,其中男性人口455.12萬人、女性人口447.73萬人;0-14歲人口193.30萬人、15-59歲人口529.13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180.42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140.6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1‰、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0.3‰。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6.2%、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035.29萬[24]。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061,972人,佔99.7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1,818人,佔0.2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497,041人,增長5.8%,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9,524人,增長77.47%,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1個百分點。
徐州市轄區大體屬於中原官話徐淮片,其囊括了江蘇省內中原官話的主要分布區,與江蘇省中南部地區的江淮文化、吳文化等文化特徵有所差異,由於歷史上一直是區域中心城市,方言與地方文化與周邊省市有些許的相似點又不相同,屬於典型的北方中原文化區。除新沂沂河以東地區外,均屬中原官話徐淮片徐州小片徐州方言。
- 高等學校
- 中等學校
- 中等專業學校
- 徐州匯川中等專業學校
- 小學
- 民主路小學(建於1955年[25])
旅遊
人物
友好城市
- 國外
- 國內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