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學成

中國字體設計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学成
Remove ads

徐學成(1928年12月9日—2019年11月1日),江蘇武進人,中國第一代職業字體設計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徐學成曾主導了黑一體、黑二體等諸多漢字字體的設計,參與中國大陸新字形規範的制定,也為字體設計理論和歷史的積累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快速預覽 徐學成, 性別 ...

生平

徐學成於1928年12月9日(農曆十月二十八日)[2]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一戶農民家庭,在家中兄弟姐妹7人裏排行第3。徐學成早年於農村私塾讀書,後來其母親認為他讀書沒什麼出路,同時也為了避免被國民黨強征入伍,於是托親戚介紹到上海一家機器廠做了兩年鉗工,徐學成的長兄於心不忍,於是在1948年以徐學成的名義報考鎮江一童子軍訓練班並通過考核,徐學成在此學習約3個月,在此期間對美術字產生興趣[3]。1949年訓練班解散,徐學成轉而就讀於無錫蘇南公學,畢業後歷任武進縣湖塘鎮政府文書、邵舍村小學教師,翌年被調往蔣灣鄉大巷村任校長[4]。在工作期間,徐學成承擔了大量繪製標語的工作[3]

1951年,徐學成結婚,並在長兄鼓勵與妻子支持下報考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因為此前的教育基礎,徐學成直接從第三年的素描課程讀起[3][4]。1952年,蘇州美術專科學校併入華東藝術專科學校,徐學成也隨之轉入該校美術系。在校期間徐學成擔任了學生會宣傳幹事,美術字的繪製水平進一步提高[4]。1954年7月畢業後,徐學成先後於新知識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從事裝幀設計工作[5]。時任上海人民出版社裝幀設計室主任任意曾對徐學成有所啟發[3]

1960年,徐學成調入成立伊始的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字體研究室,成為中國第一代職業字體設計師。1961至1964年,徐學成擔任黑體字設計組組長,與副組長周今才主持了黑一體、黑二體的設計,分別應用於《辭海》和《毛澤東選集》,同時參與編制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確立中國大陸印刷字體的字形規範[6],之後又於1965年主導了宋黑體的設計[5]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字體研究室接到為毛澤東著作設計「經典著作體」的工作,徐學成認為應以古代的刻本作為參考設計新字體,並以《康熙字典》中的宋體字為藍本設計了字樣。字體研究室將幾位設計師設計的字樣排印後分別向國棉十七廠、顧阿桃東海艦隊等工農兵代表徵求意見,最後徐學成的設計得票最多。整套字體設計完成後被定名為「宋七」,但因種種原因,沒有實際投入應用[7][4][3]。1968年,字體研究室被撤銷[8],徐學成於1970年被下放到上海字模一廠,在廠內的畫稿組從事字體繪製工作[9]

1978年字體研究室恢復,徐學成重新回到字體研究室[9]。曾於1980年代初與上海字模一廠、湖北丹江605廠協作為蒙納激光照排系統主持重修仿、標題宋5款中文字體,獲得1983-1984年文化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7年度新聞出版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10],後與解放軍第二炮兵第二研究所協作設計點陣字模,獲得1987年國家標準局科學進步獎一等獎[11]、198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6]。1984年4月,徐學成參加第一屆全國印刷新字體評選會,其4件參賽作品分別獲得二、三等獎[12]。1987年,徐學成被評為副編審職稱[13],並於同年參與日本森澤舉辦的國際印刷字體設計大賽森澤獎,其參賽作品「新宋體」被評為佳作獎[9][14],後被森澤開發為日文字體「徐明」[6][註 1]

徐學成於1988年退休後,被多家字體廠商聘為設計顧問,還曾擔任第一、二屆「北大方正獎」印刷字體設計大賽評委[6]。2009年,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申報的「漢字印刷字體書寫技藝」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15],徐學成於2010年被評為代表性傳承人[5]。除字體設計實踐以外,徐學成還致力於撰寫關於字體設計理論和歷史的文章與專著,直至晚年也仍舊筆耕不輟[6][5]。2019年11月1日5時45分,徐學成於上海逝世,享壽90歲[2]

Remove ads

主要作品

Thumb
徐明體樣張
  • 黑一體(1961年)
  • 黑二體(1963年)
  • 宋黑體(1965年)[4]
  • 宋七體(1967-1968年,數碼化中)[16]
  • 新宋體/徐明(1987年)

獲獎記錄

  • 1984年:第一屆全國印刷新字體評選會二等獎(老宋體)、三等獎(雙飾線體、扁美術體、扁空心立體字)[12]
  • 1985年:文化部科技成果二等獎(激光照排系統用精密型中文數碼化字庫、字體及文字數碼化儀剖析,與鄭承梁、王勤模、謝培元、張家聲、朱林生共同獲獎[4][10]
  • 1987年:國際印刷字體設計大賽森澤獎佳作獎(新宋體/徐明)、新聞出版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0]、國家標準局科學進步獎一等獎(信息交換用漢字15×16、24×24點陣字模集及數據集,與杜松年、張品高、謝培元共同獲獎[11]
  • 198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信息交換用漢字15×16、24×24點陣字模集及數據集)[6][4]

著作

  • 《怎樣寫好美術字》(1987年,朝花美術出版社,與鄭華豐合著)
  • 《美術字技法與應用》(1998年,上海書店出版社,ISBN 7806222952
  • 《美術字薈萃》(2000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ISBN 753222581X
  • 《活字設計筆耕一生——徐學成文集》(2015年[17],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內部資料)[5]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