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忽里模子
霍爾木茲海峽古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忽里模子(葡萄牙語:Ormuz)是一個10世紀到17世紀位於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的古國,是10世紀由阿拉伯貴族建立,1262年成為波斯的附屬國,後來又成為葡萄牙帝國的附庸。其同名首都、港口忽里模子在今波斯灣東口霍爾木茲海峽內的霍爾木茲島,地處東西方交通要地,商業繁盛。馬可·波羅(1293年)、鄭和(1414年)等都曾到過該地。1515年到1622年期間,該地被葡萄牙佔領。1622年,伊朗薩非王朝的沙阿阿拔斯一世在英國艦隊的幫助下從葡萄牙手中奪回了此地。該地併入伊朗。「忽里模子」一名見於《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錄》。《明史·外國列傳》和《星槎勝覽》中譯作「忽魯謨斯」,《瀛涯勝覽》中譯作「忽魯謨廝」。
相關記載
忽里模子曾被認為是「財富和奢侈的代名詞」,[1] 阿拉伯人也說:「如果這個世界是一個金戒指,那麼忽里模子就是其上的珍寶」。[1] 曾在十四世紀到訪忽里模子的葡萄牙人圖阿爾蒂·巴博薩曾說:
“ | 這個島嶼和城市的人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這些波斯人(說阿拉伯語和其他語言者被稱作Psa[2])高大漂亮,是一個很棒的民族...他們壯實而安逸。持穆罕默德的教條,他們總是很放縱自己,有各種各樣的樂器。阿拉伯人的膚色比他們更黑。[3] | ” |
聖方濟·沙勿略在前往日本的途中也曾到訪忽里模子:
“ | 它的道德境界實在糟糕。它是惡臭的淫蕩之家,是東方宗教所有腐敗部份的結合體。連基督徒都墮落其中。這裏雖然只有少數教士,但他們也給自己的名字抹了黑。
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引進了大部份最糟糕的惡習。據說忽里模子是一個融合了許多腔調的巴比倫,它們的道德敗壞程度也可以相媲美。合法的婚姻只是極端例外。外國人、士兵和商人將自己的節制拋棄在情慾的放縱里。邪惡成為美,毀約和欠債被認為是好生意...[4] |
” |
Remove ads
註釋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