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英語: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是一種以急進性腎炎綜合症為臨床特徵,以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為病理特徵的一類疾病。
Remove ads
病因
- 原發性
- 其它病理類型的腎小球疾病轉化為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
- 繼發於其它疾病
病理
為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
- 大體觀:雙側腎臟腫大、蒼白,皮質表面可有點狀出血,切面見皮質增厚。
- 鏡下觀:超過50%的腎小球球囊內有新月體形成。
- 免疫病理學檢查可以細分為:
- Ⅰ型:腎小球基底膜有IgG和C3線性沉積。
- Ⅱ型:腎小球基底膜和繫膜區顆粒狀免疫複合物沉積。
- Ⅲ型:免疫反應不明顯型。
臨床表現與輔助檢查
診斷
凡有急性腎炎綜合症,伴隨腎功能急劇惡化的,即使未達到腎衰竭標準,均應疑似本病,並及時進行腎活檢。凡是病理證實為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可明確診斷,並應完善病因學檢查,以協助繼發性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診斷。
鑑別診斷
治療
- 及時完善病因學檢查,如果明確病因,針對病因積極治療。
- 強化治療
- 血漿置換:可異常致病抗體、免疫複合物和炎症因子,適用於各型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尤其是Ⅰ型。對Goodpasture綜合症和原發性小血管炎所繼發的Ⅲ型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在出現威脅生命的肺出血時,亦有確切的快速療效,是為首選治療。血漿置換量宜大(2~4L/次)、宜頻(Qd~Qod),直到異常抗體(如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ANCA)或免疫複合物轉陰、病情好轉(通常需要置換6~10次)。需配合糖皮質激素及環磷酰胺治療,以抑制有害抗體再生。
- 糖皮質激素衝擊:對Ⅱ、Ⅲ型效果較好,對Ⅰ型效果較差。甲強龍0.5~1.0g/次,Qd~Qod,3次為一療程,必要時可間隔3~5天後開始下一個療程,一般總共不超過3個療程。需配合糖皮質激素及環磷酰胺口服。用每月一次的環磷酰胺衝擊治療代替常規劑量每日口服,有助於減少環磷酰胺的副作用,但有待進一步研究評估其風險及收益。
- 腎替代治療
Remove ads
預後
總體而言,預後差,死亡率高。
- 病理類型:Ⅲ預後較好,Ⅱ居中,Ⅰ型較差。纖維性新月體形成,腎小球硬化或間質纖維化均為不可逆病變。
- 強化治療的時機:越早越好,需趕在不可逆病變形成之前進行。
- 年齡:老年人預後較差。
- 即使短期內可以緩解,甚至腎功能損害完全逆轉者,也有相當比例出現慢性腎疾病,並進展為慢性腎衰竭,故應長期隨訪,並保護殘存腎功能。
- 少數患者有復發可能,必要時可重複腎活檢,復發的患者中,部分對強化治療仍敏感。
- 僅少數患者可獲得長期緩解。
參考文獻
- 陸再英; 鍾南山. 内科学.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ISBN 978-7-117-09652-2.
- 陳灝珠; 林果為. 实用内科学.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17-11864-4.
- James I. McMillan. Nephritic Syndrome. Merck & Co., Inc. [201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0) (英語).
- 李甘地; 來茂德. 病理学.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ISBN 7-117-04073-4.
延伸閱讀
- Greenhall, George H. B.; Salama, Alan D. What is new in the management of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2015-02-19, 8: sfv008 [2017-08-11]. ISSN 2048-8505. PMC 4370308
. PMID 25815169. doi:10.1093/ckj/sfv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8) (英語).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