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林鄉

臺灣雲林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水林鄉
Remove ads

水林鄉臺灣話Tsuí-nâ-hiong),舊稱「水漆林」、「水燦林」,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南方,南隔北港溪嘉義縣相望。本鄉地處嘉南平原西北部,地勢平坦,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相傳顏思齊曾經率領漢人登陸此地開墾,故自稱為「開台第一鄉」。

快速預覽 國家, 省 ...
Remove ads

歷史

地名由來史實難可考,在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設有「水漆林庄」,有說法認為是「水賊林」的台語諧音,翁佳音個人發表短文猜測1644年荷蘭文獻記載荷蘭遠征軍由海路向南返回大員,經由笨港溪獵寮從「Geusebos」(意為乞丐森林,水乞食荷蘭語Watergeuzen荷蘭獨立戰爭著名的反抗勢力)此地出海,可能即為水賊林此名的來源;亦有說法認為得名自「水漆」,[5]即為此地原本位在海中潟湖沙洲沼澤蔓生的海檨仔紅樹林[6][7][8]日治1900年代可能認為水漆與「水賊」諧音不雅,改名為「水燦林庄」。1920年(大正9年)改名為「水林」沿用至今。[9]

本地據傳聞明朝末年遺臣渡海來台灣避難之時,就有原住民散於此地耕種。清領時期1683年(康熙22年)之後,就有中國大陸的福建漳州泉州兩地移民逐漸移居至此。1723年(雍正元年)清朝即將該地規劃於諸羅縣轄內,1888年(光緒14年)改歸轄於雲林縣。然而清治方志各版的《台灣府志》、《諸羅縣志》皆無此地的記載(有記載多處水漆林但皆非指此地),至1871年《台灣府輿圖纂要》方有此地的記載。日治時期施行廳行政改革,先改為斗六廳之後再改規劃於嘉義廳。實施地方自治又改編入台南州北港郡所屬,1920年(大正9年)改為編轄於台南州北港郡設立庄役場,並將「水燦林」改稱為「水林庄」。戰後,水林鄉隸屬台南縣,之後將其命名「水林鄉」,轄有24村。1950年10月25日國民政府施行政區域重劃,水林鄉再次改於隸屬雲林縣。[10]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雲林縣北港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水林鄉戶數約9.5千戶,人口約2.2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水北村與松中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325人與502人[3]。與雲林縣其他地區相同,水林鄉面臨嚴重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問題,2024年底水林鄉人口的年齡結構中,幼年人口佔比約為6.90%,壯年人口佔比約為65.27%,老年人口佔比約為27.83%%,老化指數約為403.17%[4]

Remove ads

政治

歷屆鄉長

更多資訊 任次, 姓名 ...
Remove ads

鄉政組織

Thumb
水林鄉公所

水林鄉公所是水林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水林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雲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水林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5個附屬機關[14]

水林鄉民代表會是水林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水林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水林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中西區)5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北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東區)3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南區)1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15]

行政區

現今水林鄉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水林庄屬臺南州北港郡[16]。水林庄轄水林、土間厝、春牛埔、車巷口、蕃薯厝、頂蔦松、柏子埔、後寮、溪墘、牛挑灣、食水窟、大溝、萬興、尖山等14個大字[17]。1945年,改為「水林鄉」,屬臺南縣北港區。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水林鄉改隸新成立的雲林縣[16]

水林鄉共轄24個村[18],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

更多資訊 次分區, 村名 ...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 雲林縣立水林國民中學
  • 雲林縣立蔦松藝術高級中等學校國中部

國民小學

  • 雲林縣水林鄉水燦林國民小學
    • 和安分校
  • 雲林縣水林鄉文正國民小學
  • 雲林縣水林鄉尖山國民小學
  • 雲林縣水林鄉蔦松國民小學
  • 雲林縣水林鄉大興國民小學
  • 雲林縣水林鄉中興國民小學
  • 雲林縣水林鄉宏仁國民小學
  • 雲林縣水林鄉誠正國民小學

文化

  • 水林聖母顯靈聖牌堂為水林鄉之基督信仰中心之一,由天主教嘉義教區管轄,開教迄今已逾60年。

交通

鐵路

水林鄉境內無鐵路經過,最鄰近之鐵路車站為高鐵嘉義站

公車資訊

  • 嘉義客運
    • 203 豐德宮-北港
    • 7221 北港-三條崙-臺西
    • 7222 北港-萡子寮-三條崙
    • 7223 北港-金湖
    • 7224 北港-宜梧
  • 臺西客運
    • 7136 西螺-二崙-北港(延駛水林國中)
  • 統聯客運
    • 1633 臺北-北港-四湖鄉
    • 1650 高雄-北港-口湖-三條崙
    • 1651 高雄-北港-四湖-三條崙

公路

特產

旅遊

Thumb
水林綠色隧道(164縣道)
Thumb
黃金蝙蝠生態館
  • 蔦松彩繪村
  • 車港七角井
  • 中庄七角井
  • 通天府:位於水林鄉水北村,為村內重要的信仰中心,創建於康熙末年,歷經民國37年春、民國71年農曆正月初一(安座大典)等多次整建成現貌,供奉的主神為溫府千歲(前有保印將軍、護劍將軍、中壇元帥、虎爺等)、右廂房註生娘娘、左廂房福德正神;二樓玉皇大帝、左廂房觀世音菩薩、右廂房地藏王菩薩,每年農曆6月20日祭典,有溫府千歲(大陸原奉請神尊:374年;誕辰農曆十一月初一)、觀世音菩薩(農曆六月十九)、虎爺(誕辰農曆六月初六)等神尊轎班出巡;且每五年一次再前往北港朝天宮、褒忠馬鳴山,請媽祖、五年王爺祭典。
  • 通天宮:土厝村本無廟宇,光復後村民為祈求本村落居家平安、五穀豐收,常於年中前往附近廟宇迎神來膜拜,臨時搭建供奉神諸多不便,又鑒於村民集會無適當場所,乃於民國六十二年初在村民大會中決議建廟,並在會中推薦陳天數先生等人組建廟委員會。委員會擇吉日良時前往南鯤鯓代天府、馬鳴山鎮安宮、光大寮馬王廟、北港朝天宮祈神建廟,經馬府千歲及天上聖母擇定現址,並由馬府千歲示名為「通天宮」隨即購地興建。
  • 法輪寺
  • 水林龍寶殿
  • 蕃薯厝順天宮
  • 黃金蝙蝠生態館
  • 塭底濕地
  • 七星宮
  • 古地圖尖山汕遺址(待調查)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