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港鎮 (台灣)

臺灣雲林縣的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港鎮 (台灣)
Remove ads

北港鎮臺灣話Pak-káng tìn),舊稱「笨港」,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南方,東接元長鄉,北連四湖鄉,西毗水林鄉,東南隔北港溪嘉義縣六腳鄉新港鄉相鄰,是臺灣媽祖信仰中心,也是雲林三大區域中心之一,雲林海線的門戶及政經中心,交通、信仰、觀光、文化、醫療、教育重要的鄉鎮之一。因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生活與嘉義都會區及嘉義縣海線重鎮朴子市關係密切,互通往來之交通量相當龐大,也因而帶動北港至嘉義市及朴子市間三角地帶的發展。

快速預覽 北港鎮Beigang Township 舊稱:Ponkan[1]、笨港、Hokko[2], 國家 ...

現今的北港鎮為雲林海線的商業中心,大北港地區元長四湖口湖水林及溪對岸的嘉義縣新港鄉六腳鄉以北港作為城鎮中心。加上北港朝天宮媽祖信仰使得每年上半年香期帶來可觀的進香、觀光人潮,結合周邊北港老街、水道頭園區、北港女兒橋、北港糖廠等觀光資源加上物美價廉的美食小吃也帶來新的觀光商機,傳統大餅、花生、麻油更是聞名全臺的名產。如此的地位也造就了北港商業機能的發達,金融證券機構等亦不在少數,麥當勞必勝客三商巧福星巴克肯德基爭鮮迴轉壽司等連鎖商店業者亦在本鎮設有連鎖分店。鎮內有連鎖大型賣場家樂福進駐,是雲林以至嘉義海線地帶唯一的大型量販店。而2019年底開幕的秀泰影城即位於家樂福北港店內,是雲林縣首家連鎖影城。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雲林縣北港老街
Thumb
1945年二次大戰美軍繪製的北港(Hokko)街地圖。

北港是古笨港的一部份,原為洪雅族猫兒干活動範圍,荷治時開發為台灣對中日鹿皮貿易新開闢獵場與吞吐港。[3][4][5]:26鄭氏鄭經時期1664年以前,許友儀、林天生等漳泉人開始先後來此入墾。[6]:2491683年施琅攻台期間,陳立勳獻納清軍征台資金,故清政府賞賜大慷榔東頂堡大部分的土地予陳立勳在笨港拓墾[7]雍正之前港市盛極一時,「北港街,即笨港」,原位於笨港溪(今北港溪)出海口。

至清康熙年間,笨港水路發達,是當時台灣少數能停泊商船、哨船可進入的港口之一,所以其周遭的其他各港只可通舢舨的地方發展比此港遲緩,[6]:249-250成為先民入墾臺灣渡口之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樹璧和尚自湄洲,奉請媽祖赴臺傳香,1700年陳立勳捐建「笨港天妃廟」,即今「北港朝天宮」。不久靈氣遠播,至道光年即有詩人讚稱「北港靈祠冠闔臺。」

商業上,笨港因依畔笨港溪而興起,康熙年諸羅縣志即記稱:「笨港街、臺屬街市,此為最大」,乾隆年府志更記稱:「笨港街、俗稱小臺灣。」,除此之外也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笨港」之說[6]:242

滿清治臺,民變不斷,多次波及「笨港」因林爽文事變而建「旌義亭」。同治戴萬生之變殉難人士亦合祀於「旌義亭」,並改稱「義民廟」。

北港溪一如臺灣其他溪河,非潦即旱;加上河道日益淤淺,離海愈遠。1750年因河道南移,將古笨港街一分為二。北街(即北港鎮)商業繁榮,南街(今嘉義縣新港鄉)則為官衙兵營所在地[8]。至日治時期,海關撤站始喪失貿易功能。但仍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日治時期糖廠的設立對北港近百年來的經濟亦帶來不少助益,朝天宮的建廟、媽祖信仰的廣泛流傳,使得北港近三百年來成為台灣遠近馳名的港鎮。

行政區劃方面,日治時期,北港鎮範圍原屬斗六廳(後嘉義廳)的大槺榔東頂堡,1920年成立北港街,屬北港郡,定型現今的北港鎮範圍。戰後該街改制為臺南縣北港區北港鎮,1950年全臺灣調整行政區域,劃分為十六縣五省轄市一管理局,北港鎮改屬雲林縣,由於當時雲林縣縣治設於斗六鎮,引發北港地區有人民要求合併入緊鄰的嘉義縣,但最後並沒有成功。[9]

Remove ads

地理

氣候

更多資訊 北港(平均數據2016–2023 極端數據2016至今), 月份 ...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雲林縣北港戶政事務所及雲林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4年底北港鎮戶數約1.6萬戶,人口約3.8萬人,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新街里與賜福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7,896人與318人[12],其中新街里也是雲林縣人口第二大村里,僅次於麥寮鄉麥豐村[13]

北港鎮是臺灣最早發展的鄉鎮之一,昔日濱海,在大航海時代及近代農業時代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為臺灣第二大市街(僅次於臺南府城)。除了早期的交通運輸和經濟地位盛極一時之外,北港朝天宮的建廟、媽祖信仰的廣泛流傳,使得北港鎮近300年來在全臺成為遠近馳名的港鎮,更是著名的美食小鎮。然而日治時期以後,由於港口淤積、又無鐵路幹線經過,近代亦無高速公路,影響力大不如前,人口由全盛時期的近6萬人移出至現今數量。[來源請求]與雲林縣其他地區相同,北港鎮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問題,2024年底時,北港鎮人口的年齡構成中,0至14歲人口佔比僅有10.93%,15至64歲人口佔比67.03%,65歲以上人口則佔比22.04%[13]

Remove ads

政治

歷屆鎮長

更多資訊 任次, 姓名 ...
Remove ads

鎮政組織

北港鎮公所是北港鎮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鎮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港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雲林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港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16]

北港鎮民代表會是北港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港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港鎮民代表會共有11位鎮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北港區)5席鎮民代表、第二選區(北辰區)4席鎮民代表、第三選區(好收區)2席鎮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17]

行政區

現今北港鎮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北港街屬臺南州北港郡[18]。北港街轄北港、新街、後溝子、草湖、溝皂、番子溝、好收、樹子腳、扶朝家等9個大字[19]。1945年,改為「北港鎮」,屬臺南縣北港區。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北港鎮改隸新成立的雲林縣[18]

北港鎮共轄28個里[20],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21]:398-400

更多資訊 次分區, 里名 ...

經濟

金融

證券

商業

文化

民俗慶典

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重要民俗,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九號到農曆三月二十三號期間,農曆3月19、20這兩天,北港家家戶戶都會辦桌請遠方來的親友共同享用美食,成千上萬的信徒湧入北港鎮上,各式特色的藝陣交織在北港的大街小巷當中,舉行盛大的繞境遊行,最大的特色是全國僅存、規模最大的真人藝閣,主題都以傳統的民間故事為主,近年更有白雪公主等西洋童話故事主題,由小孩坐在特製的卡車上沿街灑糖果紙花等,是迎媽祖祭典中最光彩奪目的風景。北港的遊子也都會在這時回來故鄉,替媽祖祝壽,並與臺東炸寒單、鹽水蜂炮並稱為「臺灣三大炮」。

Thumb
藝閣遊街

白沙屯媽祖往北港徒步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與「回宮日」為事先知道,每年天數、路線皆不固定,全憑媽祖旨意、轎夫行轎前進,為臺灣最特殊的進香隊伍。

名產、知名美食

教育醫療

大專院校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交通

公車資訊

  • 臺西客運
    • Y02 台灣好行北港虎尾線
    • 301 高鐵雲林站-北港
    • 7123 斗六-惠來厝-北港
    • 7124 斗六-北勢子-北港
    • 7136 西螺-二崙-北港
    • 9015 臺中車站-北港(與台中客運聯營)
  • 統聯客運
    • 1633 台北-北港-四湖鄉
    • 1650 高雄-北港-口湖-三條崙
    • 1651 高雄-北港-四湖-三條崙
    • 7001 北港-台北
  • 嘉義客運
    • 203 豐德宮-北港
    • 7201 嘉義-月眉潭-北港
    • 7202 嘉義-民雄-北港
    • 7219 北港-內寮-土庫
    • 7220 北港-溪底-東勢厝
    • 7221 北港-三條崙-臺西
    • 7222 北港-萡子寮-三條崙
    • 7223 北港-金湖
    • 7224 北港-宜梧
    • 7231 朴子-六腳-北港
    • 7235 北港-故宮南院-高鐵嘉義站
  • 嘉義縣公車處
    • 7307 梅山-溝背-北港
    • 7325 嘉義-北港
  • 台中客運

公路

鐵路

  • 臺灣糖業

昔日北港曾經有嘉義-北港-虎尾間的糖鐵客運業務,即北港線,曾配合當時北港進香參拜媽祖之熱潮,推出糖鐵罕見的對號列車,曾為臺灣糖鐵業績最佳、也是最後廢止的營業線。(1982年廢止)北港線廢止後,居民的公運需求轉而依賴客運,目前有三條客運路線提供北港往返嘉義市之通勤、通學及採購需求,運輸量仍為嘉嘉雲地區數一數二。

信仰

  • 北港朝天宮
  • 北港武德宮
  • 北港鎮安宮
  • 北港巡安宮
  • 北港聖德宮
  • 北港聖安宮
  • 北港濟世宮
  • 北港受天宮
  • 北港昭烈宮
  • 北港代天宮
  • 北港巡天宮
  • 北港後溝聖平宮
  • 北港沙崙境聖平宮
  • 扶朝五福宮
  • 北港新厝福德宮
  • 劉厝里德安宮
  • 北港善牧天主堂
  • 北港教會
  • 北港乾元宮
  • 北港武四宮

觀光文化資產

Thumb
北港觀光大橋

廟宇、古蹟類

  • 北港朝天宮:國定古蹟,全台知名天上聖母廟之一,有台灣媽祖總本山之稱。
  • 北港武德宮:五路武財神開基祖廟,為臺灣最大最早的五路財神廟。
  • 北港義民廟:縣定古蹟。
  • 北港鎮安宮:縣定古蹟。
  • 北港集雅軒:縣定古蹟。
  • 北港甕牆:歷史建築。
  • 北港碧水寺:曾為縣定古蹟。
  • 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北港自來水廠):縣定古蹟。
  • 古笨港遺址:縣定遺址。
  • 北港神社社務所暨齋館及附屬:歷史建築。
  • 大復戲院:歷史建築。
  • 北港農工舊圖書館:歷史建築。
  • 北港街登記所
  • 北港溪(復興)鐵橋:歷史建築。
  • 金聲順樂器(大鑼、中鑼、小鑼及鈸)、錫爐、鼓亭、鑼槓:一般古物。
  • 飛龍團錫爐、九龍錫爐、繡製龍皮、大龍旗:一般古物。
  • 集雅軒西秦王爺泥塑神像、督隊旗、繡製綵旗:一般古物。
  • 北港基督長老教會:位於嘉義客運北港站對面,為北港地區之基督信仰中心,創建於1911年,為臺灣少數超過百年之基督教會之一。
  • 黃登瀛進士宅第(秀才黃深淵宅第.捐資封為光祿寺.其子黃綿綿曾任省進出口公會理事長.增額立法委員.)

藝文場所

  • 北港文化中心
  • 北港大復戲院(位於博愛路,原北港座)是老戲院修復,目前提供文觀處地方展演

教育休閒類

  • 北港形象商圈商店街

於北港朝天宮廟前,兩旁的建築皆為日治時期街市改正後的昭和式街屋,沿街販賣不少的北港名產:花生、麻油、老字號的餅鋪、古老的農具、佛具店等,許多知名的美食小店更是聚集在此, 更是每年進香期各地信徒前來進香時必經的朝聖大道,每逢假日總會吸引許多觀光客、美食饕客。

  • 北港溪魅力河段公園(北港牛墟)

位於北港大橋下方,全台僅存的三個牛墟之一,每逢國曆三、六、九開市。

Thumb
復興鐵橋與女兒橋

上面三橋為荒廢閒置的台糖火車鐵橋,後來經過重新設計,既保留了本來的舊鐵橋,也成為造型前衛的北港新地標。

觀光夜市

  • 同仁夜市-每週三、六、日營業 (週日營業規模較小)
  • 武聖夜市-每週二、五營業(已關閉)

影視作品

  • 少年吔,安啦!》- 1992年臺灣經典國片(電影一部分於北港朝天宮、中山路老街取景)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