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江刺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江刺郡(日語:江刺郡/えさしぐん Esashi gun */?)是位在日本岩手縣的郡,曾屬於令制國體系下的陸奧國(或陸中國)。
郡域
明治十一年(1878年)發展為行政區劃時的郡域為今天奧州市的一部分(北上川以東除去前澤區生母)、北上市的一部分(口內町、稻瀨町)。
歷史
江刺郡在幕末時期屬於陸奧國,全域在仙臺藩統治下。《舊高舊領取調帳》中記載於明治初期便已存在的村如以下所列。(41村)
- 次丸村、角掛村、淺井村、橫瀨村、伊手村、人首村、野手崎村、菅生村、栗生澤村、輕石村、鴨澤村、一關村、歌書村、枛木田村[1]、小池村、水押村、上口內村、下口內村、片岡村、高寺村、田谷村、二子町村、田茂山村、羽黒堂村、鶯澤村、黒田助村、黒石村、大田代村、小田代村、原體村、石山村、土谷村、餅田村、增澤村、二關村、三關村、石關村、上門岡村、下門岡村、三照村、倉澤村
- 明治元年九月廿四日(1868年11月8日)——仙臺藩主伊達慶邦向薩長軍投降。全領土62萬石遭到沒收。
- 明治元年十二月初七日(1869年1月19日)
- 明治二年八月十八日(1869年9月23日):花卷縣編入江刺縣。
- 明治四年十一月初二日(1871年12月13日):隨着第1次府縣整合,納入一關縣的管轄。
- 明治四年十二月十三日(1872年1月22日):一關縣(第2次)改稱為水澤縣。
- 明治八年(1875年)10月17日:隨着成為水澤縣,底下的村也進行了整合。(15村)
- 片岡村 ← 片岡村、増澤村、餅田村
- 梁川村 ← 野手崎村、菅生村、栗生澤村
- 廣瀨村 ← 一關村、輕石村、鴨澤村、歌書村
- 稻瀨村 ← 上門岡村、下門岡村、石關村、二關村、三關村
- 福岡村 ← 上口內村、下口內村、小池村、水押村、枛木田村[1]
- 愛宕村 ← 高寺村、田谷村、二子町村
- 羽田村 ← 羽黒堂村、田茂山村、黒田助村、鶯澤村
- 田代村 ← 大田代村、小田代村
- 石原村 ← 石山村、原體村、土谷村
- 照澤村 ← 三照村、倉澤村
- 玉里村 ← 次丸村、角掛村
- 藤里村 ← 淺井村、橫瀨村
- 米里村 ← 人首村
- 明治九年(1876年)4月18日:隨着第2次府縣整合,納入岩手縣的管轄。
- 明治十一年(1879年)11月26日:隨着郡區町村編製法的施行,與膽澤郡一同在膽澤、江刺郡役所的管轄下(郡役所設置於膽澤郡鹽竈村)。

- 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4月1日:隨着町村制的施行,發展為下列的町村。(1町12村)除了特別註記以外,現為奧州市境內
- 明治三十年(1897年)4月1日:郡制施行。隨着膽澤、江刺郡役所的廢止,於岩谷堂町設置了江刺郡役所。
- 大正十二年(1923年)4月1日:隨着郡制廢止也廢止了郡會。而為了處理殘留的業務所以郡役所仍留存。
- 大正十五年(1926年)7月1日:郡役所廢止。
- 昭和廿九年(1954年)4月1日(1町9村)
- 昭和三十年(1955年)
- 2月10日:岩谷堂町、伊手村、稻瀨村、愛宕村、玉里村、田原村、廣瀨村、藤里村、梁川村、米里村合併為江刺町。(1町)
- 7月10日:江刺町的一部分(稻瀨裏面舊下門岡村12字、舊上門岡村3字、227世帶、1425人、666町餘)編入北上市。
- 昭和卅三年(1958年)11月3日:江刺町施行了市制,改制為江刺市(今奧州市)。不再隸屬於郡。同日江刺郡撤銷。
Remove ads
自治體的變遷
Remove ads
行政
(膽澤・江刺郡長參見膽澤郡的項目)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