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俄和蘇聯割佔中國領土列表
由俄國佔領的前中國領土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俄國割佔的中國領土是指俄羅斯在沙俄、蘇俄、蘇聯時期通過一系列條約、軍事或者外交手段割佔大清帝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兩國領土本不接壤,17世紀沙俄東越烏拉爾山,征服西伯利亞後,兩國成為鄰國。自彼得一世開始,沙俄將擴張範圍指向蒙古高原、黑龍江流域和中國西北地區。[1]大清帝國通過簽訂《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遏制沙俄的擴張。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沙俄通過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見列表),取得中國外東北和外西北15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古獨立,唐努烏梁海則被蘇聯兼併。
除此之外,1900年俄國在八國聯軍之外,並初次派大軍侵略了東北全境[2],後來因為俄方不撤軍引發日俄戰爭,被劃分為日本取得的利益,直到九一八事變後再度被關東軍佔領,不過最終沒有被併吞而是成立滿洲國,1945年又一度被紅軍佔領,直到東北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3]
Remove ads
與蘇俄交涉失去領土的歷史
現時名義上的中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不再官方聲索歷史上被俄國割佔領土,主要為民間人士和團體質疑和聲索被割佔領土。
19世紀中葉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引發太平天國、雲南回變、同治陝甘回變、同治新疆回變。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導致英俄等外國勢力趁虛而入展開大博弈。由於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並沒有實力完全控制大清疆域,1917年沙俄滅亡後,蘇俄在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逐漸控制原沙俄領土,並通過蘇俄對華宣言宣稱廢除與日本、中國和以前各協約國所締結的一切秘密條約,要把沙皇政府獨自從中國人民那裏掠奪的或與日本人、協約國共同掠奪的一切交還中國人民以後,立即建議中國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條約、1907年至1916年與日本簽定的一切協定進行談判。但由於北洋政府內部持續軍閥混戰,中國沒有穩定的中央政府與蘇俄和蘇聯簽訂條約。
1928年完成北伐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32年與蘇聯復交、並於1945年通過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外蒙古獨立。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後因中國內戰而無法統治中國大陸而遷往台灣,其歷屆政府僅名義上維護中華民國主權,事實上擱置領土爭議。[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年內便已經實際取得了中華民國除西藏和台灣以外的全部疆域,19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邊界條約正式解決了中蒙邊界問題。
1960年代中共與蘇共歷經中蘇交惡,一度爆發邊界衝突。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仍與蘇聯以及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簽訂了邊界條約,從而幾乎解決了所有陸地邊界問題。根據條約和國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法理上和事實上都不再對沙俄、蘇俄、蘇聯以及俄羅斯聯邦侵佔和繼承的領土持有主權爭議。[5]
Remove ads
1980年代中英談判有關中國收回香港問題,《明報》社長金庸批評,中國不去收回俄羅斯侵佔170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和外西北,卻要收回香港這1,10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據香港文匯報駐北京站主任程翔在2018年憶述,當年外交部朋友跟他說「金庸怎麼老是給外交部出難題?」,「外交部組織了清史學家與邊疆問題學者研究[...],最終學者感覺難以反駁,只能找鄧小平『做金庸的工作』」[6]。1981年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金庸沒有再公開拿蘇聯割地來比較,金庸並於1984年成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列表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