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可食用的带有甜味的晶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糖
Remove ads

,泛指各種可食、可溶且帶有甜味,以蔗糖為主的醣類晶體,大多用於食品。

Thumb
方糖
Thumb
冰糖
Thumb
於中國雲南瀘西超市的黃冰糖
Thumb
中國雲南傳統手工紅糖
Thumb
中國雲南傳統手工黑糖,可加入玫瑰、桂花、老薑等等香料。

大部份的植物組織中都含有糖分,但只有在如甘蔗糖用甜菜等糖料植物中才有足以精煉製糖的濃度。依全球生產比例來看,甘蔗糖約佔七成,甜菜糖約佔三成。[1]自古在南亞東南亞等熱帶地區就有甘蔗種植,18世紀以來於西印度群島美洲大量設立的製糖工廠大幅提高了糖的產量,使糖首次成為大眾得以負擔的日常消費品,此前若想使食物帶有甜味大多需仰賴蜂蜜。糖用甜菜則是甜菜的一個栽培品種,生長於較為寒冷的氣候中,自十九世紀出現糖的萃取技術後,也成為糖的主要來源。糖的生產及交易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人類歷史,包括殖民的形成、奴隸制度的出現、契約勞工的產生、19世紀時因控制國際糖貿易的國家而產生的遷徙及戰爭,以及新大陸的民族組成和政治結構。

糖在有機化學中屬於醣類,由碳、氫及氧三種原子組成。單醣是結構較簡單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日常用的蔗糖則屬於雙醣,在人體中會分解成葡萄糖及果糖。其他的雙醣有麥芽糖乳糖。較長鏈的糖依定義稱為寡醣多醣。有些化學結構不同的物質也有甜味,但不會歸類為糖,有些會用來代替食物中的糖,稱為甜味劑,一般俗稱代糖。

全世界在2011年消耗了1.68億噸的糖,每人每年平均消耗24公斤的糖(若在工業化國家中,每人年均消耗量則為33.1公斤),相當每人每天從糖攝取了260卡路里。在二十世紀後期開始質疑高糖分(特別是精製糖分)的飲食到底對人類是否有益。食糖已確定和肥胖有關,也懷疑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有關聯。各種研究都試着找出其中的關係,但結果各有不同,原因是很難找到完全不攝取糖,或是幾乎不攝取糖的控制組族群。

Remove ads

字源

Thumb
螞蟻在搬糖

飴字在先秦古籍中就出現了[2]漢代時,陸續出現了「𩛿」、「餳」和「餹」等字[2]。飴、𩛿指軟糖,餳、餹指硬糖。飴讀為yí,𩛿、餳讀xíng,餹讀為táng(餳多音字亦有táng的讀音)[2][註 1]。在六朝時才出現「糖」字。[2]中國蔗糖的製造始於三國魏晉南北朝到唐代之間的一個時代[2]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糖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傳其法入中國,以蔗準過樟木槽取而分成清者,為蔗餳。凝結有沙者為沙糖,漆甕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為石蜜、為糖霜、為冰糖。」醣字始見於民國,為化學翻譯而造,在中國大陸漢字簡化過程中被歸併簡化為糖。

英語的糖sugar[3]源自梵語शर्करा(śarkarā) [4]波斯語شکر shakkar,很可能是因為意大利商人而進入英國,當時意大利文的糖是zucchero,而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的糖(azúcar及açúcar),保留了阿拉伯人定冠詞的痕跡。古法文中的糖是zuchre,現代法文則是sucre,最早希臘語中的字是σάκχαρις (sákkʰaris[5][6],不過有關譜系詞的傳播方式,目前還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

Remove ads

原料

食糖為重要的農產品,其來源作物可能是甘蔗甜菜(在日本亦稱為砂糖蘿蔔)、蘆粟等。[7]

蔗糖

一般的食用糖是蔗糖,以蔗糖為主要成分的食糖根據純度的由高到低又分為: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和赤砂糖(也稱紅糖或黑糖,89%)。[8]

以臺灣糖業公司的產品為例,其所生產以蔗糖為原料的食糖有:冰糖、白糖、紅糖。[9]

冰糖

糖度:99.9%以上。[10]精煉白糖經溶解與多次結晶煉製而成,因結晶像冰塊,因而得名。冰糖可以以精煉糖廠、精煉車間的中間製品——精製糖漿為生產原料,也可以以白砂糖為原料,成品冰糖有白色、微黃、微紅、深紅等色。

白糖

糖度:99.6%以上。原料蔗糖經溶解去雜質及多次結晶煉製而成的高純度白糖。

紅糖

糖度:88%以上。紅糖又稱天然糖或有機糖。甘蔗榨汁去雜質後熬煉激晶而成。過去紅糖是生產白糖的中間產品,最後會逐漸生產出砂糖與最終成品白糖,而現在由於離心工藝的改進,一般直接生產出白糖,再添加糖蜜製得紅糖,所以現代的紅糖是跟以前是不一樣的。[11]另外,俗稱的黑糖,是與紅糖同樣的糖品,主要顏色差異源於糖蜜的比例不同。[12]

製造

精煉

Thumb
有精煉及沒有精煉的糖

原糖會經過精煉過程,去除其中的糖蜜,剩下的就是精製糖[13][14]。原糖是直接由甘蔗糖用甜菜中提煉的蔗糖,精煉後即為一般使用的精製糖或白糖[15][16]

生產國

2011年的五大糖生產國分別是巴西印度歐盟中國泰國。同一年的前四大糖出口國為巴西、泰國、澳洲及印度,前三大糖進口國為歐盟、美國及印尼。若以人均消耗量來算,巴西是人均消耗量最多的國家,其次是澳洲、泰國及歐盟[17][18]

更多資訊 國家, 2007/08 ...

風味

挑選糖類對應了風味[19]: 1、顏色越透亮,純度越高 2、結晶大小越大,口感質地越粗糙 3、顏色越深,香氣、口味越重

糖與健康 (建議食用量)

除了肥胖及糖尿病風險外,由於糖在體內會轉換為血脂(脂肪),吃糖過量也會造成高血脂及脂肪肝。

美國認為糖的安全食用量是低於總熱量的10%,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則認為要低於5%;無論是哪種標準,都是很容易過量的標準。

2015年3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新版飲食指南,建議將游離糖的量減至每日攝取總熱量的5%以下,亦即不超過25公克(6茶匙),以避免肥胖症蛀牙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文明病。[20][21][22]

哈佛醫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亦發表了健康飲食餐盤指引, 當中明確表示, 應避免含糖之飲料, 限制糖的攝取。因為糖為熱量的主要來源, 而且通常營養價值很低。[23]

游離糖分包括食物及飲料中由製造商、廚師或是消費者加入的單糖及雙糖,以及蜂蜜、糖漿、果糖及濃縮果汁中的天然糖分[20]

成癮性

糖類成癮是指糖和許多食物成癮英語food addiction症狀(如暴飲暴食、戒斷、食物渴求及交叉致敏)之間的關係。有些科學家聲稱過量的糖類或糖果攝取會出現類似類似海洛英中毒英語Opioid use disorde的症狀[24][25][26],日本白澤卓二稱為「糖中毒」[27][28]

測量

一般烹飪糖因為顆粒大小不同,加上濕氣的因素,其密度會有所不同。

Domino食品英語Domino Foods提供了以下重量和體積之間的換算關係,單位用美制單位[29]

  • 緊包裝的紅糖:一約2.5英語Cup (unit)(或每公斤1.3公升,每公升0.77公斤)
  • 砂糖:一約2.25英語Cup (unit)(或每公斤1.17公升,每公升0.85公斤)
  • 未篩分糖粉:一約3.75英語Cup (unit)(或每公斤2.0公升,每公升0.5公斤)

Powder and Bulk出版的"Engineering Resources – Bulk Density Chart"有不同的資料,其密度如下[30]

  • 甜菜糖 0.80 g/mL
  • 葡萄糖 0.62 g/mL
  • 砂糖 0.70 g/mL
  • 糖粉 0.56 g/mL

參見

註釋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