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惠州戰役 (1923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惠州战役 (1923年)
Remove ads

惠州戰役發生於1923年5月20日-12月2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東南一帶[1]。是北洋政府時期大型戰鬥之一。惠州戰鬥的交戰兩方為孫中山的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軍隊、桂軍及滇軍,另一方則為本來陳炯明部之粵軍。戰鬥結束,原陳炯明部仍佔領粵東,孫中山東征計劃遭到嚴重挫折。

快速預覽 惠州戰役, 日期 ...

背景

1922年六一六事變後,陳炯明與孫中山決裂。1922年底,孫聯合駐廣西之滇軍、桂軍及駐西江之部分粵軍趕走陳炯明,奪回廣州[2]:33。1923年1月16日,擁護孫的滇軍楊希閔部、桂軍劉震寰部、和倒戈粵軍合組西路討賊軍擊敗陳炯明部,陳炯明退守東江[3]。2月21日,孫抵廣州,重建大元帥府。當時陳炯明佔據東江一帶及潮州、汕頭等地,與孫成相持之局[2]:33。4月下旬,陳炯明餘部乘沈鴻英叛亂之機,由暗中活動改為公開叛變,楊坤如、熊略率兵7000人迫走姚雨平,據惠州市惠陽區。[4]:13

5月2日,孫中山令劉震寰、劉玉山、陳天太等部桂軍從北江移駐東菀、石龍一帶,鞏固東江下游,滇軍楊希閔攻佔軍田,進抵琶江[5]:550。5日,滇軍胡思舜克黎洞、連江口,陳炯明部楊坤如率部開至石龍附近[5]:567。6日,胡思舜克英德[5]:578。7日,陳軍林虎向梅縣的許崇智進攻[5]:590。9日,滇軍克韶關,沈鴻英逃往南雄,北江戰事暫告結束,[5]:605。10日,葉舉、洪兆麟秘密進人惠州城,設總司令部於百花洲,遙戴陳炯明為總司令,由洪兆麟暫代,葉舉為總指揮,楊坤如為前敵總指揮,並率部進攻增城、石龍。孫、陳雙方戰端乃開。[4]:14

13日,劉玉山部收復博羅[5]:639,15日,陳軍林虎部攻佔梅縣[5]:655,16日,桂軍劉震寰部為陳軍練演雄部所敗,由寶安退深圳[5]:656,18日,國民革命軍克肇慶,沈鴻英部逃離,西江戰事結束[5]:659

Remove ads

經過

5月20日,孫中山下令開始進攻惠州[5]:662[6]:202-203,25日,陳炯明率軍擊敗潮汕的許崇智,旋即派兵赴惠州[5]:686,27日,再攻惠州未果[5]:693。5月28日,滇桂軍包圍惠州城,搶佔城外制高點飛鵝嶺[5]:701。29日,聯軍向惠州城猛攻,逼近城門及西湖。陳軍閉城門堅守。晚,陳軍鍾子廷旅繞至聯軍後路,與城內陳軍展開夾攻,聯軍潰敗,退往平湖。[4]:166月4日,直系軍閥吳佩孚為解除陳炯明困境,命令江西督軍方本仁、粵軍叛將謝文炳配合沈鴻英進犯粵北。本日,沈鴻英攻陷韶關,並繼續南下;8日,攻陷英德。[4]:166月5日,孫文偕蔣中正視察前線,要求各部於三日後展開總攻。8日,在孫中山的親自督戰下,各部在飛機的掩護下向惠州城展開進攻,進攻持續二十餘日。26日,孫中山特派中央直轄警備軍軍長姚雨平兼惠州安撫使。27日,東江聯軍三路會攻惠州,飛機隊散發傳單,聯軍用大炮猛轟,同時用地雷將城基炸開一缺口,轟斃守軍數百人,聯軍衝鋒隊千餘人由缺口沖入,被守軍機槍猛烈射擊,傷亡過半,餘部退回。[4]:185月30日,陳軍突襲廣州,被擊退[5]:709

6月1日,孫中山親自到東江督師,調胡培德部增援[5]:713,6日,孫中山至博羅,部署第二次進攻[5]:764。9日,孫中山督師總攻惠州,未克[5]:772。12日,北江滇軍張武旅叛變,楊希閔率部退至河頭[5]:778,27日,陳炯明從香港返回潮汕[5]:882,28日,滇軍大破沈鴻英於北江[5]:895,30日,陳炯明派軍進攻閩南[5]:904。7月4日,滇軍克復韶關,沈鴻英逃入江西[7]:10,陳炯明親率林虎部8000人由梅縣取道興寧援救惠州。孫中山急調北江滇軍蔣光亮、胡思舜兩部馳赴東江增援。[4]:196日,許崇智部在惠州城外擊退陳炯明[7]:19

16日,聯軍總攻惠州。劉震寰部攻惠城南門,劉玉山部攻惠城北門,東西兩門因水漲不能攻,只由城外雞山及北面、下馬莊等處開機槍射擊。架設在距城約9里的十五生大炮開炮轟擊,共發9炮,僅一彈落惠城中。各軍在飛機、大炮、機槍、地雷配合下進行強攻,並有敢死隊數百人用雲梯、繩索板攀登城牆,但為守軍所阻,未能攻下[7]:86。18日,陳炯明在河源派3000餘人直攻博羅,攻惠州城之許崇智部及劉震寰一部調往博羅增援。困守惠城之楊坤如乘機開北門衝出,劉震寰部敢死隊數百人乘機沖入城內,經激戰,敢死隊被逐出。是晚,陳軍夜襲劉震寰部,劉部退十餘里。[4]:197月下旬,粵軍林虎等部攻入閩南。26日,孫中山赴石龍督師[7]:125

8月初,粵軍攻克漳州,逼近廈門[6]:203。23日,孫中山遷大本營至石龍[7]:283,陳軍圍困博羅。6日,孫中山親率軍援救博羅[7]:360,10日,陳軍撤離,博羅解圍[7]:377,陳炯明返回海豐[7]:380,12日,聯軍克南雄[7]:389。9月20日,孫中山親赴飛鵝嶺前綫[7]:425,24日,親督師攻惠州,不克[7]:442,29日,陳炯明之南路軍攻陷廉州[7]:462

10月下旬,葉舉洪兆麟率主力部隊分兩路西進救援惠州,林虎則率部經河源進攻回龍、埔前、古竹一帶。在葉舉的指揮下,援軍一路經白花芒、一路經三多祝、惠陽包夾圍城孫軍。孫軍於10月27日向博羅、樟木頭潰退,楊坤如則趁勢出城追擊,惠州之圍遂解,陳炯明隨即進入惠州設立司令部[6]:203-204。23日,陳炯明試圖進攻廣州[7]:616,11月3日,孫中山抵石龍督師[7]:641,5日,林虎佔領虎門[7]:650,旋為許崇智大破[7]:658,8日,各路聯軍返回廣州[7]:665,12日,陳軍佔領石龍,再次逼近廣州[7]:676,18日,兩軍在廣州東郊交戰,陳軍敗退[7]:702,26日,聯軍收復石龍,增城解圍,陳軍全部退回惠州[7]:741

Remove ads

影響

此次惠州戰役,孫中山利用的是楊希閔所率的滇軍和劉震寰所率的桂軍。然而楊、劉當初之所以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戰爭,只是利用孫中山的威望進佔廣東地盤。廣州既下,對於繼續東征打仗缺少意願,所以消極怠戰,役間不聽調遣。孫中山痛感自己沒有真正可靠的革命軍隊,所以決心創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8]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參看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