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紹修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紹修書院(韓語:소수서원/紹修書院 Sosu Seowon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榮州市,為一座朝鮮王朝時期(1392-1897年)建立的書院。紹修書院在朝鮮中宗三十八年(1543年)由周世鵬創建,其與玉山書院、屏山書院、陶山書院及道東書院合稱朝鮮五大書院[1]。1963年1月,紹修書院被列為韓國指定史蹟第55號[2];2019年,紹修書院與其他八座書院以「韓國新儒學書院」名稱登錄,成為韓國第14個世界遺產[3]。
Remove ads
簡介
高麗王朝(918-1392年)後期知名的儒學家安珦(안향,1243-1306)出生於紹修書院所在地(今慶尚北道榮州市順興面),他是第一個將朱子思想引進高麗的人,為當時的儒學領袖。在朝鮮中宗時,擔任豐基郡守的周世鵬(주세붕,1495-1554)為了紀念安珦,在朝鮮中宗三十八年(1543年)於此地修建安珦的祠堂,並創建白雲洞書院,以鞏固性理學的地位[4]。
之後,李滉(이황,1501-1570)接任豐基郡守,為強化書院的合法性,在朝鮮明宗三年(1548年)向君王請求賜贈牌匾。之後,於朝鮮明宗五年(1550年)獲賜親筆御書之「紹修書院」的匾額,白雲洞書院因此更名為紹修書院[5],為韓國最早的「賜額書院」(사액서원)[註 1]。當時官學散亂,許多人不就讀官學,而是追隨李滉、李珥(이이,1536-1584)等學者門下,書院取名為「紹修」,其蘊含「讓已頹廢不振的儒學再次延續」之意[7]。紹修書院在朝鮮仁祖十一年(1633年)再追加祭祀周世鵬[2]。
在白雲洞書院時期,書院儒生僅有10人左右,成為「賜額書院」並改名為紹修書院後,書院儒生增加至30人左右。在紹修書院開館授業的350年間,總計超過4,000人曾在此修習,著名儒生包括曾在朝鮮宣祖時擔任領議政的鄭琢(정탁,1526-1605)、擔任慶尚道觀察使的金誠一(김성일,1538-1593)等。朝鮮高宗八年(1871年),興宣大院君下達書院撤廢令時,朝鮮全境僅保留47座書院,紹修書院為其中之一[8]。
Remove ads
紹修書院所在地為新羅時期(前57年-935年)之宿水寺遺址,現紹修書院入口仍有宿水寺遺留的幢竿支柱(韓國寶物第59號)[9]。
環繞書院的竹溪發源自小白山國望峰,竹溪旁有景濂亭(경렴정)可供書院儒生讀書、吟詩。在書院入口,有多棵樹齡為300-500年的松樹,稱為「學者樹」,另有一棵樹齡500年的銀杏樹。書院正門為講學堂,外側懸掛「白雲洞」匾額,內部懸掛朝鮮明宗御筆親書的「紹修書院」匾額。講學堂左側有文成公廟(문성공묘)、典祀廳(전사청);右側有學求齋(학구재)、至樂齋(지락재);後方有日新齋(일신재)、直方齋(직방재),其後有史料展示館、忠孝教育館[4]。
紹修書院內的文物包含一項韓國國寶安珦肖像(韓國國寶第111號)[10];四項比韓國國寶次一級的韓國寶物,分別為宿水寺遺留之幢竿支柱、大成至聖文宣王殿坐圖(韓國寶物第485號)[11]、文成公廟(韓國寶物第1402號)[12]、講學堂(韓國寶物第1403號) [13]。另有安珦的傳記《晦軒先生實記》;歷任書院院長、官員等的名錄《院任記名錄》;修學儒生的名錄《入院錄》;來訪書院人士的登記簿《尋院錄》等160餘件古籍[4]。
世界遺產登錄
2019年6月至7月,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韓國新儒學書院」項目經大會通過登錄為世界遺產,包括紹修書院、灆溪書院、玉山書院、陶山書院、筆巖書院、道東書院、屏山書院、武城書院、遯巖書院。紹修書院編號為1498-001號[14]。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3]
圖集
-
安珦肖像,韓國國寶第111號
-
宿水寺遺址的幢竿支柱,韓國寶物第59號
-
文成公廟,韓國寶物第1402號
-
講學堂,韓國寶物第1403號
-
講學堂前方牌匾為「白雲洞」,後方牌匾為「紹修書院」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