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獎

台灣獎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獎
Remove ads

唐獎英文:Tang Prize)是由臺灣企業家尹衍樑個人效法諾貝爾獎精神捐助成立的獎項,發揚盛唐精神。設置四大獎項包括「永續發展」、「生技」、「漢學」與「法治」,每兩年一屆,首屆獲獎名單於2014年6月18日(唐朝開國日為6月18日)公布,首屆頒獎典禮於2014年9月18日在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行。獎金為新臺幣5000萬元,約合當時165萬美元[1]

快速預覽 唐獎 Tang Prize, 授予對象 ...
快速預覽 命名緣由, 成立時間 ...

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認為唐獎是臺灣第一座真正的國際級大獎,臺灣主流媒體則以「東方諾貝爾獎」期許目標來報導此獎[2]

Remove ads

理念

Thumb
唐獎創辦人尹衍樑,為潤泰集團與唐獎基金會董事長

尹衍樑崇拜艾佛烈·諾貝爾,醞釀效法諾貝爾捐助新臺幣30億元設立唐獎,延續諾貝爾獎的精神,規劃唐獎獎項補足諾貝爾獎所未兼及的四個領域,鼓勵更多有利於地球與人類的重要研究,並發揚中華文化[1]尹衍樑另已宣布將捐出95%財產做公益。

根據唐獎官網,盛唐是東西方文明交會、政治經濟顛峰時期,唐人對世界展現的自信、兼容各文化的胸懷氣度即係唐獎要發揚的理念;出於對人類發展的深刻反省及體悟,尹衍樑捐助創設唐獎。[3]

獎項

唐獎目前有四大獎項。尹衍樑表示,未來可能因應社會需求而增設其他獎項。

  • 永續發展獎(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表彰對於人類社會在地球上人與生物之永續生存與發展具有開創性及卓越貢獻的科學與技術,包括工程與建設、能源、環境與生態等領域[4]
  • 生技醫藥獎(Biopharmaceutical Science):本獎內容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相比有獨特之處,其不同在於較着重臨床應用與醫術,表彰具原創性之生物醫學及藥物研發之科學研究,對於重要疾病之預防、診斷及治療有明確之影響,以生技醫藥解決人類疾病的問題,有助於人類健康之增進[5]
  • 漢學獎(Sinology):意指廣義之漢學,包括但不限於研究東亞及其相關之學術,如思想、歷史、文字、語言、考古、哲學、宗教、經學、文學、藝術(不包含文學及藝術創作)等等領域。本獎旨在表彰漢學領域之成就,並彰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之貢獻[6]
  • 法治獎(Rule of Law):基於人生而平等之信念,個人,包括國家和國際組織,皆受法律之規範。唐獎提倡法律應兼顧正當程序與實體正義,為和平、人權、永續發展而奮鬥,以追求人類及自然之共同福祉為最高目標。唐獎所設置之法治獎,係獎助對法治理念或實踐有創新,進而對法治之實現貢獻卓著之個人或機構[5]
Remove ads

評選

評選委員會

唐獎獎項評選第一、二屆由唐獎教育基金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辦理,第三屆由基金會成立專業獨立評選委員會。邀聘以中研院院士、諾貝爾獎得主等多名國際著名專家學者組成四個獨立評選小組,由國際化、多元化、專業領域的評選委員會。評選重點包括「原創性」、「重要影響力」、在各領域中對社會之實質貢獻。

評選規定

  • 首屆提名時間:2013年5月~2013年9月30日[1]
  • 決定得獎人:頒獎年5月
  • 得獎名單公布:頒獎年(首屆2014年)6月18日(採唐朝開國日西元618年6月18日)
  • 頒獎典禮:頒獎年9月(首屆9月18日)
  • 評選標準:獨創性、貢獻度
  • 得獎人數:每獎項最多3人共享,包括個人或機構
  • 獎金:每一獎項領域的獎金約為新臺幣5千萬元,為全球最高獎金的獎項:
    • 4千萬元由獲獎者個人領取
    • 獎勵研究補助費:1千萬元則助益獲獎者進行該領域之培育後續研究,在5年內使用完畢。

得主列表

Thumb
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擔任第一屆唐獎頒獎人

永續發展獎

更多資訊 年份, 姓名 ...
Remove ads

生技醫藥獎

更多資訊 年份, 姓名 ...
Remove ads

漢學獎

更多資訊 年份, 姓名 ...

法治獎

更多資訊 年份, 姓名 ...
Remove ads

和其它獎項的比較

更多資訊 比較, 臺灣 唐獎 ...
Remove ads

各國唐獎得主人數

截至2024年,以主權國家或地區來區分計算唐獎得主總數與排名的列表。雙重國籍採重複計算。

更多資訊 排名, 國籍 ...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