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文浩

英國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文浩
Remove ads

高文浩(英語:Michael Andrew Gove,1967年8月26日),英國保守黨政治家,於2010年起先後出任教育大臣下議院首席黨鞭司法大臣大法官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等多項黨內或內閣重職。他也是《泰晤士報》的專欄作家。[2]

快速預覽 The Right Honourable高文浩 Michael Gove, 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 ...

他出生在愛丁堡,在鴨巴甸長大,後入讀牛津大學瑪嘉烈夫人學堂[3]之後他開始了記者的職業生涯。2005年,他在保守黨的安全選區舒梨希思當選為下議院議員。他於2007年被甘民樂提拔進影子內閣,擔任影子兒童、學校和家庭大臣。

2010年英國大選聯合政府成立後,高文浩被任命為教育大臣。[4]他試圖擴大採用前工黨政府的學院計劃。在2013年的會議上,高文浩被全國班主任協會英語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d Teachers批評,他們的成員譴責高文浩擔任教育大臣期間創造的「欺凌、恐懼和恐嚇的氣氛」,並對他的政策表示不信任。[5]全國教師聯合會,教師和講師協會,全國校長和女教師聯合會都通過了不信任投票。[6]

在2014年的內閣改組中,高文浩被調任下議院首席黨鞭[7][8]2015年大選之後,他晉升為國務重臣司法大臣大法官。2016年,高文浩在英國脫歐公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脫歐派的共同召集人,與鮑里斯·約翰遜一起成為了該運動的關鍵人物。[9]

2016年6月30日,高文浩是鮑里斯·約翰遜競選首相運動的競選經理,卻在約翰遜宣布參選當天撤回對他的支持,並宣布他自己亦會參與該次保守黨領袖選舉。在第一輪投票中,高文浩在文翠珊安德里亞·利德索姆之後得票第三。[10]他在2016年7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中被淘汰。[11]文翠珊被任命為首相之後,高文浩被開除,並由卓慧思接替他為大法官兼司法大臣。[12]他於2017年6月重返內閣出任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高文浩出生於1967年8月26日,本名格雷姆·安德魯·洛根(Graeme Andrew Logan),[13][14] 其生母,時年23歲的Graham Logan,最初認為是未婚的愛丁堡學生,實際上是一名烹飪業示威者。[13] 高文浩認為自己出生在愛丁堡,直到2019年出版的傳記中透露,他出生在鴨巴甸Fonthill路的一家婦產醫院。[15] 洛根出生不久後就被送去照顧。四個月大時,鴨巴甸的一對支持工黨的夫婦歐內斯特·高文浩和克里斯汀收養了他,並改名米高·安德魯·高文浩。[13][16] 其養父經營魚類加工業務;養母是在鴨巴甸大學的實驗室助理,後來在鴨巴甸聾啞學校工作。[17]

高文浩還有一個小五歲的妹妹安圭拉,這個四口之家最初住在鴨巴甸Kittybrewster地區的小住宅里,[15] 養父生意成功後搬遷到Rosehill Drive。[18] 高文浩先後就讀於兩所公立小學Sunnybank小學和Kittybrewster小學,[18] 在其小學老師的推薦下,[19] 高文浩參加了私立的羅伯特·戈登學院英語Robert Gordon's College的入學考試,並考入該校,這是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20] [16] 在中學裏,高文浩喜歡背誦文學名著的開頭段落讓老師猜。[21] 2012年10月,高文浩給他以前的法語老師寫了一封道歉信,承認他曾在課堂上行為不端。[22] 高文浩於1983年加入工黨[23] 並於1983年大選中為該黨工作。[24] 在校外,他曾在Causewayend教堂擔任主日學教師。[24] 大學預科時,因養父生意失敗,高文浩申請了獎學金以緩解家裏經濟壓力。[16] 他通過了獎學金考試,還擔任了兩年的領袖生英語Prefect(School Prefect)。[25]

1985年到1988年,高文浩在牛津大學瑪嘉烈夫人學堂學習英語言文學,[3][26] 並加入保守黨。[27] 還擔任牛津大學保守協會英語Oxford University Conservative Association成員、南鴨巴甸選區青年保守黨秘書等職務。[28] 他也曾做過內閣和影子內閣大臣,包括李秉德夏偉明的撰稿人。[29] 大一時,高文浩認識了鮑里斯·約翰遜,並幫助後者當選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英語List of President of the Oxford Union[30] 在接受安德魯·金森英語Andrew Gimson的採訪時,高文浩回憶,在牛津大學,約翰遜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出色的即席演講英語Ex tempore者。」[31] 而高文浩的辯論社朋友回憶高文浩是「被困在20歲身體裏的40歲人。」[21] 約翰遜卸任一年後,高文浩也當選為牛津辯論社主席。[32] 1988年高文浩以高級二等學士學位(2:1-degree)畢業。[33]

大學畢業後,高文浩申請進入保守黨研究部英語Conservative Research Department工作,卻被告知「不夠政治」和「不夠保守」,所以他轉向新聞界。[34]

Remove ads

新聞事業

高文浩的第一份工作是《每日電訊報》Peterborough專欄作家,該報時任主編馬克斯·喜士定面試高文浩後提供給他這一工作。[35] 不過高文浩沒有在倫敦生活多久,就回到老家鴨巴甸,在當地的新聞和雜誌社英語The Press and Journal (Scotland)任實習記者,[36] 1989-1990年,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參與爭取工會認可和代表權的罷工。[37] 1990年至1991年,[38][39] 他在蘇格蘭電視台擔任記者,並在鴨巴甸格蘭扁電視有一段短暫的工作經歷。[40]

1991年,高文浩先後跳槽到英國廣播公司(BBC)的《On the Record》和第四台深夜政治諷刺節目《A Stab in the Dark》製作團隊,與戴維·巴蒂爾英語David Baddiel特蕾西·麥克勞德英語Tracey MacLeod是同事。[41] 1994年,高文浩加入BBC廣播四台的《Today》節目製作團隊。[42][43] 1995 年,高文浩被《衛報》認定為「21世紀新保守黨」的一員。[44][45] 由於與保守黨黨內高層的聯繫,高文浩率先爆出了1995年保守黨領袖選舉英語1995 Conservative Party leadership election的內幕報道。[44]

1996年,高文浩加入泰晤士報,先後擔任社論編輯、新聞編輯、周六版編輯和助理主編。[46][2] 他還為報紙撰寫政治和時事的每周專欄,並為《泰晤士文學副刊英語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展望雜誌》和《旁觀者雜誌》撰稿。高文浩與魯伯特·默多克交情匪淺,[47][48]列文森調查英語Leveson Inquiry之前,高文浩形容默多克是「過去50年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人物之一」。[49] 此外,高文浩以同情的筆調撰寫了保守黨副領袖邁克·波蒂略的傳記和關於北愛爾蘭和平進程的重要研究——《和平的價格》,文章將《耶穌受難日協議》比作1930年代對納粹的綏靖。[26][50][51] 這篇文章讓他贏得了查理斯·道格拉斯-休姆獎。[26]

高文浩還是BBC廣播四台的《The Moral Maze》和BBC二台《The Review Show》的常規小組成員。[17][41][21]

Remove ads

政治事業

Thumb
高文浩在西敏宮外,2008年12月

2002年,高文浩與甘民樂、歐思邦史蒂夫·希爾頓英語Steve Hilton一起創立了中右翼智庫政策交流委員會英語Policy Exchange,並擔任首任主席。[52][53] 他還參與創建右翼雜誌《立場》,也偶爾為該雜誌撰稿。[54]

國會議員

Thumb
高文浩在保守黨"大社會, 而非大政府" 政策啟動儀式上

2005年大選前,舒梨希思選區時任議員Nick Hawkins被當地保守協會取消提名,高文浩被選為新的候選人,並順利當選進入下議院[55][56]甘民樂在2005年12月當選為黨的領袖後,任命高文浩為影子房屋事務發言人。[57] 2005年6月7日,高文浩發表了首次下院演講,主題是國家安全。[58] 高文浩被看作是保守黨內一個有影響力的派系的成員,有時被稱為諾丁山派,包括甘民樂、歐思邦、韋毅思尼克·博爾斯蕾切爾·威特斯通英語Rachel Whetstone[59]

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的五個月間,高文浩為2002年與妻子Sarah Vine一起購買的住宅,申請報銷超過7000英鎊。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錢花在OKA公司購買家具,這是一家甘民樂的岳母Astor子爵夫人創立的高檔室內設計公司。[60] 據報道,此後不久,高文浩就「翻新」了他指定的第二處房產,為此申請報銷了約13,000英鎊的印花稅。[60] 高文浩還要求購買一個嬰兒床床墊,儘管根據最新的下議院規則,兒童用品不可報銷。高文浩說將償還嬰兒床墊的費用,但堅持認為其他報銷「低於家具的可接受的最低成本」,且搬家是「有效履行我的議員職責」所必需的。[60] 高文浩在一次選區見面會後回家路上,到舒梨郡彭尼希爾公園酒店英語Pennyhill Park Hotel進行水療,花費了500英鎊,這也是用納稅人的稅款報銷的。[60]

2007年7月2日,高文浩被提拔進影子內閣任影子兒童、學校和家庭大臣(由白高敦設立的一個新部門),盯防博雅文。高文浩主張引入瑞典式的教育券制度,即父母可以選擇他們的孩子在哪裏接受教育,而國家則支付他們在公立學校的費用。[61] 還主張瑞典式免費學校,由父母管理和國家資助,並允許這些學校以營利模式經營。[62] 在2010年大選之前,高文浩的大部分提問都是關於兒童、學校、家庭、教育、地方政府、地方議會稅英語Council Tax、外交事務和環境的。[63]

Remove ads

教育大臣(2010-2014年)

Thumb
教育大臣高文浩, 2012年

2010年5月大選後,保守黨-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成立,高文浩被任命為教育大臣。他的第一項計劃包括重組他的部門,[64] 還宣布計劃允許由教育標準、兒童服務和技能辦公室英語Ofsted評選「優秀」的學校升格為學院制中學英語Academy (English school)[65] 並削減了前政府的學校建設計劃。[66] 然而,因公布的削減學校建設項目名單被發現是不準確的,高文浩被迫為此道歉。該名單又經過幾次修改,最終準確發布。[67]

2010年7月,高文浩說,儘管耗資幾十億英鎊,工黨在試圖打破社會階層和學校等級之間的聯繫方面是失敗的:他引用研究報告指出,到6歲時,出身富裕家庭而學力較弱的兒童與家庭背景較遜色但較聰明的孩子相比,在校表現較後者為佳,他在下議院教育專責委員會英語Education Select Committee說,這種成績的差異在學生的學業生涯中越來越大,「實際上,富裕而不慧的孩子比貧困而聰明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好,因為他們能利用的資源更多。」[68]

高文浩登記的第二住所並不在其舒梨希思選區內,而在相鄰的西南舒梨選區內,他賣掉這所住宅後,在倫敦與選區間通勤。 [69]

在2010年保守黨年會上,高文浩宣布將重組英國小學和中學的國家課程英語National Curriculum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作為計劃的一部分,英語課恢復學習拜倫勳爵約翰·濟慈簡·奧斯汀查理斯·狄更斯托馬斯·哈代等作家的作品,以提高兒童對英語文學語言的掌握。學院制中學不需要遵循國家課程,因此不會受到改革的影響。新考試規則會受到懲罰那些不能連貫、按照語法寫作,並且拼寫錯誤的兒童。歷史學家西蒙·沙瑪將向政府提供建議,以確保學生學習英國的「島國故事」。數學和科學的學力標準也將得到提高。高文浩聲稱這是必要的,因為左翼意識形態破壞了教育。他的觀點是,學校「不應該教授傳統的知識,要求孩子們刻苦學習,或沉浸在如歷史事件的日期或數學乘法表等任何老式的東西。這些意識形態可能受到遠大理想的啟發,但他們的做法最終會使無數的孩子被丟進無知的監獄。」[70]

2011年3月,高文浩因不了解學校建築的重要性而被批評,並被指控歪曲成本。[71] 2011年2月,他向國會提供了「不完全真實的信息」:稱一位建築顧問年薪為100萬英鎊,而其實在四年時間裏,僱用五位建築顧問的花費是70萬英鎊。[71] 他告訴一個免費學校英語Free school (England)會議,「這個房間裏沒有人會使建築師更富有」,他還特別提到建築師理查·羅傑斯[72]

高文浩一直是被反覆批評試圖逃避《英國信息自由法英語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的某些規定的關鍵人物。批評包括高文浩使用各種私人電子郵件帳戶來發送涉嫌與他的部門職責有關的電子郵件。這些指控表明,高文浩和他的顧問們相信他們可以避免他們的通信受信息自由的要求,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私人電子郵件帳戶不受信息自由法案的約束。2011年9月,金融時報報道說,高文浩使用了一個未公開的私人電子郵件帳戶「Mrs Blurt」,與顧問討論政府工作。[73][74] 2012年3月,英國信息專員裁定,由於《金融時報》申請的電子郵件包含公共信息,因此可以成為信息自由申請的對象,所以命令披露該文件的信息。[75][76] 高文浩和他的顧問銷毀了電子郵件通信,以避免信息公之於眾。教育部否認了這一指控,稱刪除電子郵件只是良好的計算機內務管理的一部分。[77][78] 高文浩對信息專員的裁決提出異議,然後前往法庭,償還納稅人支付的12,540英鎊的法律諮詢費,[79] 但上訴被撤回。[80]

2012年6月,博文高說高文浩可能是未來保守黨領袖的嚴肅競爭者,[81] 雖然高文浩在接下來一連幾個月的採訪中都表示:「我在本質上無能為力,(做黨領袖)需要無法定義的特殊額外素質,我知道我沒有它。那就是沉着、抗滲性和膽量。生活中有些事最好不要去嘗試。」[82]

Remove ads

建設未來學校和學校資本項目

2011年2月,一項司法審查裁定高文浩在六個地方當局削減建設未來學校英語Building Schools for the Future(BSF)項目的決定是非法的,因為他在強制實施削減之前沒有諮詢郡、市議會。[83] 法官還說,在其中五起案件中,政府敗訴的理由是「太不公平,相當於濫用權力」,「無論經濟上的壓力多麼大,沒有什麼壓倒一切的公共利益,能證明排除協商或證明沒有任何協商是合理的。」[83] 郡、市議會的回應是,政府必須重新考慮,但政府說它已經在重大問題上贏了。[83] 法官明確指出,與郡、市議會的立場相反,他們不能指望他們的項目將得到資助。[83]

考試和課程改革

高文浩對考試制度的看法在2014年12月公布1986年的檔案文件後變得清晰。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是基思·約瑟夫爵士的心血結晶,戴卓爾夫人認為這一制度缺乏嚴謹性,強烈反對之。當年,與教學聯盟工會要求背道而馳的新考試方案被戴卓爾夫人立即採用,純粹是為了不顯得軟弱。雖然高文浩有意推出取代普通中等教育證書的新制度,為沒有成功,其特別顧問甘明思描述1986年的決定是災難性的,導致考試制度完整性的崩潰。[84]

在2010年11月的白皮書中,高文浩宣布,16歲以下學生強制學習外語,並改革學校排名表,其中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五門核心科目(英語、數學、科學、一門外語和一門人文學科)的學生數量多的學校,其排名也將相應提高,也為小學確立了目標。[85] 白皮書還建議,實習教師將在教室里度過更多時間,對教師資格申請人進行更嚴格評估(包括對性格和情緒智力的測試),且將返聘並培訓一些退休教師,以改善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教師也應該得到如何在搜查學生更多違禁物品的指導,包括手機和色情物品,以及使用體罰的時機。[86]

Thumb
教育大臣高文浩在葉士域治的Chantry高中

2011年4月,高文浩批評學校沒有學習20世紀前的經典作品,並指出「英格蘭限制性和未改革的考試制度」未能鼓勵孩子閱讀。他還指責了一種「反智文化」減低孩子們的成就,「當期望值被設定得更高時,孩子們會受益。」[87] 2011年6月,高文浩呼籲學生「在基本科學原理中生根」,並舉學生將開爾文熱力學定律張冠李戴給艾薩克·牛頓爵士的例子,他批評了「對科學的無知」。[88]

2012年6月,《每日郵報》曝光了被泄露的政府計劃:擬廢除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恢復普通水準普通教育證書英語GCE Ordinary Level考試,並允許學力較差的學生選擇其他的學力資格。自由民主黨人聲稱,這些計劃沒有與副首相紀理歷討論,後來,一些教師、工會和工黨議員也嚴厲批評;[89][90][91] 這些計劃在內閣級會議上與甘民樂首相討論過,隨後,YouGov網站星期日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這一政策的支持率50%至32%之間。[92][93] 大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稱讚這一計劃,他說「可以...為我的老朋友高文浩及其輝煌的新高文浩式成就高唱讚美詩。」[94] 泄漏的文件還表明,高文浩打算創建一個單一的考試委員會來組織所有的考試,並廢除現行的國家課程。然而,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的教育廳長們「反駁」說,在宣布對全國通用的資格證書擬議改革之前,溝通是很重要的。[95]

2012年9月,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英語成績減分風波發生後,高文浩12日回答議會教育專責委員會的問題時,表明拒絕指示資格考試辦公室英語Ofqual進行干預,[96] 並攻擊威爾斯教育部門對有爭議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成績重新評分的行為「不負責任和錯誤」。[97] 9月17日,高文浩在下議院正式宣布英語、數學、科學以及人文科目和外語的英格蘭中學文憑英語English Baccalaureate證書將取代普通中等教育證書,新辦法將於2017年實行。該計劃於2013年2月被國會駁回。[98]

2013年2月,英國教育部發布了國家課程歷史研究課程草案後不久,[99] 英國幾大歷史學家組織的代表致函觀察者雜誌,對草案內容及其設計方式表達「嚴重保留」。他們認為該課程 "過於狹隘地只關注英國歷史",並認為按照嚴格的時間順序安排歷史教學意味着學生只能在課程早期階段了解前現代歷史。[100]

2013年3月,100名學者發布一封聯名信:「警惕高文浩的新國家課程的危險。」認為高文浩的課程過於強調對事實和規則的記憶,而非理解,並將導致更多的死記硬背。[101]高文浩反駁說,「有好的學術界和壞的學術界。」[102] 高文浩最親密的顧問形容這就像是「清洗工作英語Purg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49] 作為回應,這封信的一位連署人認為,高文浩「盲目、救世主式的自負,導致他一直忽視教師、校長、顧問和學者的專業知識和智慧,儘管他經常聲稱諮詢過他們」,[103] 作為英國重要的教育家之一和在40年來英國小學教育最主要的評論家,劍橋大學羅賓·亞歷山大英語Robin Alexander宣布:「質問是否濫用民意這一點肯定是正確的,因為允許持有不同的意見是民主國家政府的標誌。」[104] 一位高級公務員隨後承認,擬議的中學課程中最具爭議的部分,是教育部內部閉門造車訂立的,沒有徵求專家的意見。[105]

2013年5月,早先曾支持高文浩歷史課程改革的西蒙·沙瑪爵士,發表了題為《可笑的科目購物清單》的嚴厲演講,表明反對改革的立場,他將最終的改革建議稱為「侮辱和冒犯」和「迂腐和烏托邦」。沙瑪在海藝文學藝術節英語Hay Festival上敦促觀眾:「告訴高文浩你的想法,讓他知道。」[106] 6月,泄露的文件顯示,政府的課程諮詢小組某成員描述了改革進程,稱:「(諮詢小組)有非常混亂的感覺。這是目前政府政策的典型:他們決定事情不經仔細研究,也不聽任何人的建議,就出台重大改革措施。」[107]

2013年9月,羅賓·亞歷山大說,對小學一級國家課程的擬議改革是「新維多利亞英語Neo-Victorian式的」,「在教學上不僅不適當還會產生反作用」。[108] 10月,包括卡羅爾·安·達菲梅爾文·伯吉斯英語Melvin Burgess米高·羅森在內的200餘位來自牛津大學碧仙桃大學紐卡素大學的學者在泰晤士報發表公開信,譴責高文浩的改革,警告這對兒童及其教育造成的「巨大」和負面風險。[109] 同月,牛津大學的招生負責人警告說,中學階段改革的時間表會「破壞英國教育制度」。[110]

Remove ads

創造論學校

2012年6月,高文浩批准了三個學校教授創造學派,如新特蘭市的葛瑞登山基督教學校,[111]於2012年9月啟用。這導致了人們對教育部(DfE)允許教授的創造論或智設論這兩門學科是否符合科學標準的擔憂。[112] 其他兩所學校表示,創造論將會在宗教教育而不是科學中教授。[112] 英國人文協會英語British Humanist Association(BHA)表示,在任何教學大綱中教授創造論是不可接受的。[112] 2014年,教育部同意了BHA的呼籲,禁止在國家資助的英國學校(包括學院和自由學校)將創世論作為科學來教授,並要求這些學校必須教授進化論。[113]

兒童之家醜聞和數據保護規則

Thumb
高文浩出席2013年政策交流智庫

2013年9月,高文浩為每日電訊報撰寫的文章泄露了教育部沒有保存英國保留兒童之家(護理院)登記冊的消息。高文浩為自己失察於教育部沒有保存這些信息表示驚訝和自責,並聲稱「資格考試辦公室(Ofsted)通過『數據保護』規則、『兒童保護』問題和其他令人困惑的規定阻止了我們、甚至是與警察共享數據。」[114]

高文浩的言論當天就被文化部的英國信息專員英語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克里斯托弗·格雷厄姆英語Christopher Graham爵士駁斥,他指出,數據保護法中「沒有任何東西」阻止脆弱的青年人在護理院得到適當的保護。格雷厄姆指出,「他的法律涵蓋了人們的信息,所以它不會泄露非個人信息,如護理院的位置」,並說他會致信高文浩和教育部總督學米高·威爾肖英語MichaelWilshaw爵士討論此事。[115]

社會工作培訓

2013年11月,高文浩在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英語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Children發表演講,他認為社會工作培訓涉及 "懷着理想主義的學生被告知,他們將要面對的工作對象被社會剝奪了權力"。高文浩認為,學生們被 "鼓勵將[服務對象]視為社會不公的受害者,他們的命運絕大部分是由經濟力量和固有的不平等現象決定的,這些現象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常見"。他建議,應提高社會工作課程的智力要求。高文浩解釋說,社會工作者的培訓對他個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他自己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被收養了,因此可以說社會工作者改變了他的生活。[116][117]

教育大臣任內,高文浩要求前監獄總監、巴納多基金會英語Barnardo's行政總裁馬丁·納雷爵士英語Sir Martin Narey對社會工作教育進行審查。納雷隨後提出了18條建議,稱這些建議可以用 "最低成本 "來實施改革。納雷呼籲提高實踐技能水平,並認為招收的一些學生並不能勝任社會工作。他發現,課程標準差異很大,呼籲提高最低入學門檻,並使社會工作課程標準化。[116][118]

Remove ads

白金漢學校事件

2014年6月,內政部和教育部的大臣們就伯明翰學校木馬行動的責任問題進行了非常公開的爭論,[119][120] 首相甘民樂出面調停。[121] 首相要求高文浩向內政部安全和反恐辦公室英語Office for Security and Counter-Terrorism主任查理斯·法爾英語Charles Farr道歉,因為批評法爾的簡報是高文浩泄露給泰晤士報的,還命令梅解僱了她最信任的顧問。[122]

教育界的批評

高文浩因試圖徹底改革英國教育被而教授等專業人士批評。在2013年3月的教師和講師協會英語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ATL)年會上,通過了對高文浩的不信任議案。[123]

4月的全國教師聯合會英語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NUT)年會上,一致通過了對高文浩的不信任投票,這是該協會的史上首次執行這樣的動議,並呼籲高文浩辭職。NUT會議的與會者被告知,高文浩「失去了教學專業人士對他的信心」,「未能以與國家教育系統負責人相稱的方式履行職責」,以及「選擇基於教條、政治考慮和他自己有限的教育經驗而施政。」[6] 高文浩在2013年5月全國班主任協會英語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d Teachers(NAHT)的會議上被進一步批評,全國教師聯合會、全國校長協會和女教師工會(NASUWT)聲稱在高文浩任內存在欺凌、恐懼和恐嚇的氛圍。

教師薪酬、養老金和工作量的變化也引起了爭議。上述三個協會於2013年10月在一些地方進行了罷工,[124][125] 雖然避免了全國級罷工。[126][127][128] 2014年3月,在與政府談判失敗後,舉行了全國性罷工,1萬餘所學校受到影響。[129]

高文浩的妻子薩拉·維恩指責對高文浩的改革心懷不滿的社會主義者向他們家發出了 "惡毒和咄咄逼人 "的死亡威脅,並說她曾考慮因這些威脅而帶着兩個孩子遷居意大利。[130]

在聯合政府上台之前,YouGov對教師群體投票意向的調查發現,33%支持保守黨,32%支持工黨,兩黨平分秋色;2014年,民意調查發現,只有16%的教師支持保守黨,57%支持工黨。[49]

政府首席黨鞭(2014-2015年)

2014年7月15日,內閣大規模改組,高文浩結束在教育部的四年任期,改任下院首席黨鞭,財政部副大臣莫麗琪代替他成為教育大臣。[7] 這被他的反對者描述為降級,雖然首相甘民樂否認。[8] 高文浩告訴BBC新聞,他對開始新角色有着複雜的情感,稱成為首席黨鞭是一種殊榮,但離開教育部是「解脫(wrench)」。[131][132][133]

該職位與教育大臣相比降薪30,000英鎊,但高文浩在電視和廣播中扮演的特定媒體角色 "比傳統的首席黨鞭要多"。[134] 高文浩上任首席黨鞭第一天,就因為錯過即將進行的反對黨十分鐘規則法案英語Ten Minute Rule而被影子下院領袖安圭拉·伊格爾嘲笑。當時,高文浩正在與大堂洗手間外的工黨議員比爾·埃斯特森交談,議事廳里已傳出「同意」的聲音(開始表決的信號)。伊格爾說:「他不僅錯過了他的第一次投票,還設法陷入到錯誤的大廳的洗手間裏,他幾乎把自己的鞭子弄斷了。」[135] 新任下院領袖夏偉林沒有否認事件發生,並在下院為高文浩辯護:「知道哪位議員在哪個大廳的哪個洗手間裏對首席黨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我把這作為他勤奮履職的證據。」[136]

司法大臣(2015-2016年)

Thumb
司法大臣高文浩,2015年

2015年大選之後,甘民樂首相在新成立的內閣中提拔高文浩擔任大法官兼司法大臣。[137] 2015年12月,高文浩廢除了前任紀嘉林增加的法院費用,而受到讚揚。[138] 該費用受到了嚴重的批評,其中包括導致無辜者因不能負擔費用而被迫認罪的情況。[139] 高文浩還取消了由葛瑞林引入的監獄限帶12本書的規定,認為書籍提高了囚犯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使囚犯獲得成為「社會的潛在資產」所需的技能。這一舉措從2015年9月開始,受到霍華德刑法改革聯盟英語Howard League for Penal Reform的弗朗西斯·庫克的歡迎。[140]高文浩還因他在廢除英國與沙特監獄合同方面的突出作用受到讚揚,但此舉被外交大臣夏文達批評。[141]

高文浩上任後三個月內,刑事律師協會認為他們工作報酬較低而投票決定停止接受新業務,以抗議高文浩仍然要求他們接受較低的報酬。[142] 刑事律師協會還稱讚他不再堅持提議削減法律援助的「勇氣」。[143] 2016年7月14日文翠珊首相上台後,高文浩不再擔任司法大臣。[12]

2015年,高文浩取消了為沙特阿拉伯的監獄提供服務價值590萬英鎊的合同,《衛報》報道,取消的原因是「英國政府不應該協助一個使用斬首、石刑、釘十字架和捆綁作為懲罰形式的政權。」外交大臣夏文達據報告指控高文浩天真。[144]

英國退出歐盟運動

Thumb
親歐盟的遊行者高舉高文浩(左)和奈傑爾·法拉奇的頭像看板

高文浩是2016年公投離開歐盟運動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他將自己站在脫歐一邊的決定描述為 "我政治生涯中最困難的決定"。[145][146][147] 高文浩及其家人在首相甘民樂的契克斯別墅度過聖誕節,根據記者克雷格·奧利弗(Craig Oliver)說,當時甘民樂得到的印象是高文浩將支持留在歐盟。[148] 2016年3月初,高文浩與工黨議員吉塞拉·斯圖爾特英語Gisela Stuart一起被任命為 "投票脫歐英語Vote Leave "的聯合召集人,並負責主持競選委員會的工作。[149]

高文浩認為英國脫歐後將「更自由、更公平和更美好」。[146] 而且 "在我們投票離開的第二天,所有的牌就都在我們手中,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想要的道路。"[150] 在一次採訪中,有人聲稱沒有專家支持這一觀點,高文浩說"這個國家的人已經受夠了一堆首字母縮略組織的專家說他們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但他們一直是錯的。" [151] 然而,記者費薩爾·伊斯蘭英語Faisal Islam在「專家」一詞之後打斷了高文浩的講話,[152] 使一些消息來源錯誤地報道高文浩說"人們已經受夠了專家"。[153] 2021年,牛津大學副校監路易絲·理查森英語Louise Richardson說,由於這些評論,她對高文浩是本校校友感到 "尷尬"。[154]

在甘民樂的回憶錄《記錄在案英語For the Record》中,甘民樂將這一時期的高文浩描述為 "狡詐",並補充說:「有一種品質很突出,就是不忠誠。對我不忠,後來對鮑里斯[約翰遜]也不忠。」[155]

保守黨領袖候選人(2016年)

甘民樂宣布他打算辭去首相之後,其繼任者可能在9月就職,高文浩當時還不是候選人,過去他曾多次說過沒有興趣成為首相。[156] 相反,他被認為是強大而有影響力的首相候選人鮑里斯·約翰遜的支持者。然而,2016年6月30日,原本是約翰遜正式宣布參加領袖選舉的日子,當天早上,高文浩不再支持約翰遜,並宣布自己是2016年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的候選人,約翰遜事先則沒有接到沒有任何通知,這是一個讓絕大多數政治觀察家們驚訝的舉動。隨後,約翰遜退出領袖選舉。[157]

每日電訊報》指出,高文浩破壞約翰遜成為領袖願望的行動堪稱了「一代最壯觀的政治暗殺」,[158] 而《衛報》將其稱為「馬基雅維利式的舉動」。[159]

高文浩說:「我想幫助建立一個團隊支持鮑里斯·約翰遜,使一位支持脫歐的政治家可以帶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但是,我不情願地得出結論,鮑里斯沒有領導力,也不能完成建立未來團隊的任務。因此,我決定提名自己參加領袖選舉。我希望就國家現在要走的道路進行公開和積極的辯論。無論這場辯論的結果如何,我都會尊重它。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將為英國制定我的計劃,我希望能夠提供團結和變革。」[160]

2016年7月5日,高文浩在保守黨(英國)領導大選中排名第三,2016年落後於文翠珊安德利婭·利德索姆;後者獲得了鮑里斯·約翰遜的認可。一些政治分析家預測,如果高文浩在第一輪投票中無法擊敗利德索姆,他可能會退出。[161] 當天晚些時候,1922委員會宣布文翠珊贏得了第一輪投票,得到165人的支持,而安德利婭·利德索姆獲得了66票,高文浩以48票列第三。[10] 高文浩在第二輪投票中被淘汰了,只得46票,而梅得199票,利德索姆84票。[162] 高文浩隨後告訴媒體,他「自然失望」,並把兩位對手描述為「強大的政治家」,歡迎下一位女首相。他還鼓勵「文明、包容、積極和樂觀的辯論」。[163]

回到後座

Thumb
2016年7月15日,高文浩被解除司法大臣職務後的第二天,在晚宴上發表講話。

2016年7月14日,高文浩被首相文翠珊解職。據天空新聞喬恩·克雷格英語Jon Craig說,梅與高文浩進行了約兩分鐘的會晤,高文浩被告知「去後座學習什麼是忠誠。」[164]

在脫歐公投之後,前副首相紀理歷指責高文浩為《太陽報》報道伊利沙伯二世女皇在溫莎城堡的私人午餐中發表支持脫歐言論的消息來源。克萊格在英國廣播公司的一部紀錄片中說,高文浩「顯然傳出了這話--嗯,我知道他做到了。」[165][166] 高文浩婉拒否認泄露女皇言論,《太陽報》說它有「多個消息來源」,並相信其報道是真實的。[167][168]

2016年10月,高文浩當選為下院與歐洲關係專責委員會委員。[164] 當月,他被《泰晤士報》重新聘用,擔任每周專欄作家和書評人。[169][170][169] 除了參加該報政治團隊的會議,高文浩還被派往美國[170]報道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的競選集會。[171]

2016年12月高文浩為離歐派的一個有爭議的主張辯護,即當英國離開歐盟後,每周額外增加3.5億英鎊可用於國民保健系統,高文浩說這個數字是可靠的,應由政府來決定如何使用它。[172]

2017年1月,高文浩以《泰晤士報》專欄作家的身份,與《圖片報》的凱·德克曼英語Kai Diekmann一起對當勞·特朗普進行了美國大選後首次英國人對其的採訪,[173][174] 高文浩成為繼奈傑爾·法拉奇之後第二位與美國當選總統會面的英國政治人物。[2] 儘管他更希望希拉里·克林頓能成為美國總統,[175] 但他的採訪和讚美被認為對於當選總統來說還是太過了,[176] 高文浩對特朗普豎起大拇指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來一片嘲弄。[177] 在採訪中,特朗普說,由於自己母親來自蘇格蘭,他對英國很有好感。[178] 特朗普還表示支持英國脫離歐盟,描述投票脫歐「如此聰明」,並讚揚了英鎊的貶值。[179] 他還許諾美國會在英國脫歐後與英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但英國內閣大臣們已經警告文翠珊首相不要答應特朗普許諾的任何不會給英國和美國帶來實際利益的貿易協議。[180]

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2017-2019年)

Thumb
2019年2月,高文浩與蘇格蘭政府環境和島嶼廳長Fergus Ewing

2017年大選後,梅首相改組內閣,高文浩回歸內閣擔任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181] 高文浩原估計自己會在後座度過相當長的時間,對能這麼快回到內閣頗感驚訝。[182]

高文浩上任後宣布,將在2017年底前做好塑料微珠禁令的準備。2018年初正式實施。這意味着製造商不能再生產用於化妝品和護理產品的塑料微珠。另一項禁令於2018年6月出台,停止商店銷售含有塑料微珠的產品。禁令背後的原因是為了阻止塑料微珠對海洋生物的傷害[183]

2017年7月,高文浩宣布,由於空氣污染,將實施燃油汽車禁令。他說,禁令將在2040年之前生效,並終止在英國銷售新的燃油汽車、卡車、貨車和巴士,這些汽車都有汽油和柴油發動機。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在禁止之列。[184]

高文浩推出了對新煙鹼類等危害蜜蜂的殺蟲劑的禁令。[185]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英語Greenpeace UK執行董事約翰·索文英語John Sauven稱讚他在危害蜜蜂的殺蟲劑、一次性塑料瓶和內燃機的未來等問題上立場堅定",並補充說「高文浩在環境政策上違背了許多人的期望」。[186]

2017年10月,高文浩為失言道歉,他講的一個笑話將bbc《今日》節目的艱難採訪比作與哈維·溫斯坦的性接觸[187][188] 批評者認為性虐待指控不是一個合適的笑話主題。[189]

2017年12月,高文浩宣布新政策,所有屠宰場都將使用閉路電視,海狸將被重新引入英國。[190]

高文浩因任命金融家本·戈德史密斯英語Ben Goldsmith擔任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的非執行董事而被批評,[191] 因為戈德史密斯此前曾向高文浩的舒梨希思選區[192] 捐獻過現金。人們還對該職位的遴選過程表示關切,遴選過程由戈德史密斯的投資公司Menhaden Capital Management的主席伊恩·切希爾爵士英語Sir Ian Cheshire,監督。[192]

高文浩施政的一個的重要領域是出台了有關動物福利的法律。虐待動物罪的最高刑罰提高了,對政府部門使用的動物,如警犬和馬的保護也提高了。[193] 2018年還出台了關於象牙貿易英語Ivory trade的 "全球最嚴厲的禁令 "。[194]

2018年11月,退出歐盟事務大臣藍韜文英國脫歐協議而辭職後,梅首相考慮由高文浩擔任這一職位。但在梅告訴高文浩試圖重新談判脫歐協議是 "沒有機會的 "之後,高文浩拒絕擔任該職。[195]

2019年1月,在高文浩針對工黨領袖傑里米`郝爾彬的一次 "精彩(barnstorming) "演講之後,梅挺過了對其政府的不信任投票。[196] 這次演講獲得了媒體的極大關注,它攻擊了郝爾彬的外交政策記錄,《華盛頓檢查者報》的湯姆·羅根英語Tom Rogan將其描述為 "一次強有力的巡演。它憤怒但不狂熱,熱情但不陰沉,智慧但簡單明了。[197]

2019年3月,高文浩辯稱,"我們當初投票決定脫歐並不是為了今天的無協議。這並不是我幫助領導的那場運動要傳達出的信息。當時,我們說我們應該與歐盟達成協議,並成為橫跨冰島到土耳其的整個歐洲的自由貿易協議網絡的一部分。"[198]

2019年4月,在與 "反抗滅絕 "組織會面後,高文浩表示,他同意活動人士的觀點,即公眾需要對氣候變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但他拒絕在英國宣布氣候緊急情況。[199] 儘管如此,國會通過了宣布氣候緊急狀態的動議。[200]

2019年5月,高文浩提出《馬戲團野生動物法》,禁止在英格蘭的巡迴馬戲團中使用野生動物[201]

再戰黨領袖(2019年)

2019年5月26日,高文浩宣布他將在梅辭職後參加保守黨袖選舉,成為第八位參加競選的候選人。[202] 他承諾,如果當選,將取消對歐盟國民申請英國國籍的收費,[203] 並以 "更簡單的銷售稅 "取代增值稅英語Value-added tax in the United Kingdom[204] 還計劃取消2號高速鐵路項目,並將學校經費增加10億英鎊。[205]

到2019年6月5日,約翰遜成為博彩公司的頭號熱門,高文浩是第二名,侯俊偉緊隨其後。[206] 6月,有報道稱高文浩在20多歲做記者時服用可卡因[207][208] 高文浩表示,他對這樣做感到後悔,並認為這是一個錯誤。[207][208] 在1999年12月為《泰晤士報》撰寫的一篇文章中,高文浩曾反對毒品合法化,並批評中產階級要求這樣做是虛偽的。[209] 這是高文浩競選活動的一個轉折點。對此,克雷格·奧利弗英語Craig Oliver表示,這將對他的競選產生負面影響,而同為領導人候選人的藍韜文則表示,他 "欽佩[高文浩]的誠實"。[210]

高文浩在第五輪投票中被淘汰,約翰遜與亨特進入決賽。[211]

內閣事務部(2019-2021年)

Thumb
2019年8月,高文浩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頓

鮑里斯·約翰遜當選首相後,高文浩被任命為蘭加士打公爵領地事務大臣,法律上代表英皇的另一身份蘭加士打公爵[212] 其他分工還有:無協議脫歐英語No-deal Brexit的準備工作、監督憲法事務、維護聯合王國的完整性,並對所有內閣事務部的政策進行監督。[213][214] 但高文浩被排除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之外,理由是首相希望內閣工作能更為精簡高效。[215] 高文浩也是開展 "黃鸚鵡行動英語Operation Yellowhammer "的核心人物,該行動是針對無協議脫歐可能性的民事應急計劃。[216]

2019年7月28日,高文浩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撰文說,無協議脫歐是 "一個非常真實的前景",政府正在 "基於這個假設 "開展工作。[217][218] 8月,高文浩說,歐盟 "拒絕就新的退歐協議進行談判 "是 "錯誤並可悲的"。[219] 當月,一份黃鸚鵡行動的內閣文件遭泄露,預測無協議脫歐將導致食品、藥品和汽油短缺。高文浩說,泄露的文件概述的是 "最壞情況"。[220] 2019年9月,高文浩接受採訪時拒絕透露政府是否會遵守旨在阻止無協議脫歐的立法。[221]

2019年英國下議院議長選舉中,高文浩提名工黨議員克里斯·布萊恩特取代約翰·伯考[222]

2019年大選電視辯論準備工作中,高文浩通過扮演工黨領袖郝爾彬角色來幫助約翰遜。.[223] 高文浩提出在第四台關於環境問題的辯論中代替約翰遜出場,但第四台新聞的編輯說,辯論只對政黨領袖開放。[224]

2020年2月13日,內閣大改組,高文浩接下內閣事務部部長的兼職。[225]

在第一次COVID-19大流行封控期間,高文浩在ITV的《早安英國》節目中說,父母離婚或分居的兒童不能在父母兩家之間移動,這引起了人們的困惑。他後來道歉並澄清說他所說的並非如此。[226] 當約翰遜COVID-19檢測呈陽性而自我隔離後,高文浩從2020年3月27日開始在大流行的每日簡報會上代替約翰遜,[227] 直到高文浩也因一名家庭成員出現COVID-19症狀後自我隔離。[228]

2020年5月,高文浩的妻子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一張照片,人們發現背景的書架上有一本大屠殺否認大衛·艾文的書,以及《鍾型曲線》一書,該書有爭議地聲稱智力是高度可遺傳的,不同種族的智商中位數不同。[229][230] 照片中的另一本書是道格拉斯·穆雷的《歐洲的奇怪死亡英語The Strange Death of Europe》,據《衛報》報道,該書引用了前衛生大臣以諾·鮑威爾的觀點,主張保護歐洲的基督教白人免受 "外來者 "的影響。[231] 高文浩被批評。

在約翰遜說英國將於2020年10月結束與歐盟的貿易談判後,高文浩表示,如果歐盟在包括漁業准入在內的問題上做出改變,大門 "仍然是敞開的","我們希望歐盟會改變他們的立場,我們當然不是說如果他們真的改變立場,我們還不與他們談。"[232]

高文浩是由約翰遜首相、財政大臣辛偉誠和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組成的內閣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負責決定應對COVID-19大流行。還主持其一個分委員會。[233] 2020年11月24日,高文浩主持的內閣簡報室英語Cabinet Office Briefing Rooms會議,與英國各構成國政府的領導人們商定了一套聖誕節期間適用於全國的社交規則。規則允許最多三個家庭在12月23日至27日間組成一個 "旅行泡泡",[234] 但在發現COVID-19的變異菌株Alpha後,倫敦和東南英格蘭恢復社交限制,而英格蘭其他地區則被縮短為一天。[235]

根據2020年12月英格蘭所有級別的COVID-19限制條款,法律上只允許酒吧在提供酒精飲料的同時提供實質性餐食。高文浩最初說,這不包括蘇格蘭蛋,他在多個場合將其定義為 "開胃菜"(儘管他說 "如果有餐桌服務,這將算作實質性一餐英語Substantial meal");然而他後來反悔了,表示"我確實認識到這是一份實質性餐食"。[236]

高文浩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什·謝夫喬域治共同擔任歐盟-英國夥伴關係理事會英語EU–UK Partnership Council主席。[237][238] 2020年12月8日,經過與謝夫喬域治10個月的會談,[239] 英歐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其中包括英國脫歐後的愛爾蘭邊境英語Republic of Ireland–United Kingdom border安排。因此,英國政府決定廢除《內部市場法》中可能導致英國違反國際法的部分條文。[240] 2021年3月1日,大衛·弗羅斯特接替高文浩成為夥伴關係理事會英方主席。[237]

2021年5月,高文浩攜子赴葡萄牙波爾圖觀看2021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支持車路士;此行後,NHS測試和追蹤系統英語NHS Test and Trace提醒高文浩有可能接觸到COVID-19,需要他進行自我隔離。高文浩沒有按規定進行十天的自我隔離,而是參加了一個旨在調查測試效果的試點計劃,這樣他只自我隔離了一天,並在一周時間內每天接受病毒測試即可。[241][242]

在2021年6月由良法項目英語Good Law Project提交給高等法院的一個案件中,人們發現政府未經招標將COVID-19合同授予高文浩和甘明思(當時約翰遜的首席顧問)的長期夥伴所擁有的民調公司,高文浩在這其中有非法行為。[243][244]

2021年7月,作為政府加強聯盟戰略的一部分,高文浩被安排了格拉斯哥的兼職工作。[245][246]

地方發展、社區及房屋大臣(2021-2022年)

2022年7月6日,高文浩呼籲鮑里斯·約翰遜辭去首相職務,旋即鮑里斯·約翰遜解除了高文浩的地方發展、社區及房屋大臣職務。[247] 高文浩被解僱後,一位唐寧街消息人士稱他是一條「蛇」。[248]

政治觀點

政治哲學

高文浩一般被認為是結合了社會自由主義的觀點 - 例如:關於同性戀婚姻、種族和社會流動性 - 對外交事務具有更強烈的歐洲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立場。[49]他表示認為,國家一般不應干涉他國內政,並證明在某些事項個人自由受到侵犯。他反對2006年身份證法案英語Identity Cards Act 2006,稱為28條英語Section 28「廢話」。[249]高文浩認為「社會唯一可持續的倫理基礎是相信每個人的先天價值和尊嚴。」[250]在2012年5月的列文森調查英語Leveson Inquiry之前提供證據,高文浩說他是「那些說我們應該在立法和訂立規章之前認真思考的人是可恥的,因為哭泣『某些事不得不做』經常導致人們做某些不總是明智的事情。」[251]

在2008年保守黨年會期間,高文浩認為18世紀的哲學家、評論有機團結法國大革命埃德蒙·柏克是最偉大的保守派。當被問及如何評價那些相信「馬克思是一直是正確的」的人時,他回答說,那些人有罪,他們無視中央計劃經濟體系帶來的特權者的濫用和絕大多數人的貧困,並批評歷史學家埃里克·霍布斯鮑姆說,「只有當霍布斯鮑姆為自己服務於邪惡意識形態的一生痛哭流涕時,他才會值得一聽。」[252]

對歐盟的看法

2016年10月,彭博新聞指出,英鎊的表現甚至比阿根廷比索領先一個衛報編輯記錄,不管發生什麼,高文浩和他的同行們能青史留名,因為英鎊甚至比黑色星期三或者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哈里法克斯銀行崩潰英語2008 United Kingdom bank rescue package之後更疲軟。[253]

對全國醫療服務(NHS)的看法

高文浩與幾位保守黨議員合作撰寫了《直接民主:新模範黨的議程》(2005年)。[254][255]這本書說,全國醫療服務「不能滿足公眾的期望」,並呼籲將其廢除並以個人健康帳戶代替。[254]2015年高文浩摔斷了腳。他的妻子Sarah Vine不正確地在她的每日郵傳欄中抱怨說,他通過NHS為他的腳派X光片,因為NHS不在周末為輕傷的夫婦單位提供服務設施。[256][257]

外交政策

金融時報》將高文浩稱之為「強大的新保守主義信徒」。[49]他建議入侵伊拉克將給伊拉克和更廣泛的中東帶來和平與民主。2008年12月,他寫道,宣告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勝利或失敗為時尚早,伊拉克的解放英語2003 invasion of Iraq是外交政策的成功。

伊拉克的解放實際上是最罕見的事情 - 英國外交政策的成功。明年,當世界經濟陷入衰退時,伊拉克可能享受10%的GDP增長。在阿拉伯中東獨立,它現在是一個充分運作的民主國家,有自由的新聞,適當競爭的選舉和獨立的司法機構...遜尼派什葉派在議會中爭奪權力,而不是在街頭戰鬥中。伊拉克人民的聰明才智、理想主義和智慧現在可以在自由社會中找到一個空間,而不是像幾十年來一樣,只能在一個法西斯共和國的恐懼中生存。[258]

巴基斯坦裔記者塔里克·阿里曾經回憶起,在伊拉克戰爭時期,他「如何在電視上與這個可怕的高文浩辯論,並且發現他比美國的大多數布什支持者更糟。」[259]

2013年8月,高文浩在保守黨-自民黨叛亂者挫敗政府報復敍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襲擊敍利亞的動議的辯論時被國會同事呼籲冷靜下來,他喊道:「一個恥辱,你是一個恥辱!」[260]他後來聲稱他正在對工黨議員慶祝投票結果的方式作出反應。[261]

高文浩描述自己是「一個驕傲的猶太復國主義者」,[262]並支持聯合猶太以色列上訴的籌款活動。[263]

歷史學家威廉·達爾里普爾(William Dalrymple), 為泰晤士報審查高文浩的書《Celsius 7/7》, 認為高文浩的中東知識是伯納德·路易斯觀點的衍生品。[264]高文浩區分了伊斯蘭教的「偉大的歷史信念」,他說它「為數百萬人帶來了精神營養」;和伊斯蘭主義,一種「極權主義意識形態」,變成「地獄暴力和壓迫」,把伊斯蘭主義比作納粹主義共產主義[265]

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周年的看法

2014年1月,在一篇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周年英語First World War centenary的爭議性文章中,[266]高文浩攻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學術和電視解釋,是「過時的左翼版本,旨在貶低英國及其領導人。」[267][268]

高文浩的一些關鍵觀點被他的引用者所拒絕。高文浩批評了劍橋大學教授理查·埃文斯爵士說他的觀點更像是一個本科生的憤世嫉俗在一個也於戲劇俱樂部表演。相對的,他敦促人們傾聽牛津大學瑪嘉烈·麥美倫英語Margaret MacMillan。麥美倫回答說,「我同意高文浩先生所說的一些話,但他錯誤地把神話誤解為對歷史的對立解釋。我沒有說,正如高文浩認為的那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士兵正在自覺地為西方自由主義秩序而戰鬥。他們只是捍衛自己的家園,與德國軍國主義戰鬥。」[269]伊萬斯說,高文浩的攻擊是「無知的」,什麼人能說英國人是為爭取自由?因為他們的主要盟友是沙皇俄國[270] 傑里米·派克斯曼說,高文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題上「故意誤導」伊萬斯。[271]

對死刑的看法

在1997年,高文浩刊文支持絞刑,這在1965年在英國廢除了,後來他沒有再重複這樣的觀點。在這篇發表在《泰晤士報》的文章中,高文浩認為:「如果我在被告席上獨自一人,我不想在我們有缺陷的法庭面前被起訴,因為知道我的自由可能因政治壓力而失去。我寧願在套索的陰影下被公正的審判。」[272]

其他觀點

在2013年,高文浩說,他是貝理雅的「大粉絲」,並認為自己是這位前工黨首相的繼承人。[273]

高文浩建議花費6000萬英鎊購置新皇家遊艇英語List of Royal Yachts of the United Kingdom的建議於2012年1月被公開。[274]副首相紀理歷批評了這個主意,稱為「奢侈浪費」。[275]

高文浩認為,蘇格蘭應該繼續是英國的一部分,認為蘇格蘭的優勢與英國其他地區的優勢可以互補。[276]

他不相信美國的「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與當年的帝國的權力類似,因為我們了解帝國的權力是什麼樣子」。[277]在深切批評納粹德國蘇聯時,高文浩認為,「也有更良性的帝國,我認為最突出的就是的英國。」[277]

2014年3月,他描述了老伊頓人聚集在保守黨高層中的現象是「可笑的,我不知道你在哪個在其他發達經濟體可以找到類似的情況。」[49]

宗教觀點

2012年,高文浩在西敏公學對學生們說「為自己是基督徒而自豪」。在格拉斯哥流浪對些路迪足球賽前演唱饑荒歌英語Famine Song時,在場人們的「反天主教咆哮」引發關注,高文浩將蘇格蘭的弱勢群體受到的保護歸功於樞機主教凱斯·奧布萊恩的智慧,同時對Kirk中沒有類似的人物感到遺憾。[278]

高文浩支持向英格蘭威爾斯的所有學校提供詹姆士王譯本(扉頁題寫「教育大臣敬獻」)以紀念該書出版400周年,他說他支持這個計劃是因為其中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而不是純粹的宗教理由。[279][280]

流行文化

高文浩是嘉林邊電視問答節目《頂級俱樂部英語Top Club》的獲勝團隊成員之一。[281] 在1995年拍攝的家庭喜劇片《午夜盛宴英語A Feast at Midnight》中,高文浩扮演學校牧師的角色。[282][283]

高文浩在2019年HBO和第四台的電視劇《脫歐:無理之戰》中由演員奧利弗·馬特曼英語Oliver Maltman扮演。[284][285]

在2020年的《Spitting Image英語Spitting Image (2020 TV series)》中,高文浩的木偶被賦予了 "炯炯有神的眼睛、大耳朵和鼓鼓的臉頰"的特徵 。[286]

私人生活

高文浩與妻子Sarah Vine相識於1998年,是《泰晤士報》的同事,[287] 高文浩時任社論編輯,Vine時任藝術編輯,2001年10月兩人結婚,[288] [289] 2003年誕下一女,[290] 2004年兒子降生。[291] 2021年7月,一份代表高文浩和維恩的聯合聲明說,他們已經同意分開,並且「正在敲定他們的離婚協議。」[292]

2009年高文浩曾感染H1N1豬流感。[293]

高文浩是昆士柏巡遊者足球俱樂部的支持者。[294]

2021年8月,高文浩被拍到在鴨巴甸一家夜總會 "歡快地 "跳舞。據稱,高文浩曾試圖通過說明自己是蘭加士打公國大臣來逃避5英鎊的入場費。高文浩的朋友否認他曾試圖逃避付款。[295]

2022年1月10日,高文浩在準備參加英國廣播公司廣播四台《今日》節目時,被困在大樓的電梯裏約30分鐘。[296][297]

參考書

  • Celsius 7/7 (倫敦: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6).
  • A Blue Tomorrow: New Visions for Modern Conservatives 《藍色的明天:現代保守黨的新願景》(倫敦: Politico's, 2001; ed. with Edward Vaizey and Nicholas Boles).
  • The Price of Peace: an analysis of British policy in Northern Ire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和平之價:英國北愛爾蘭政策分析》 (倫敦: 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 2000).
  • Oliver, Craig. Unleashing Deamons. The Inside Story of Brexit. [英國脫歐內情]. Hodder and Stoughton. 2016. ISBN 978-1-473-65247-7.
  • Michael Portillo: The Future of the Right《博文高:右派的未來》 (倫敦: Fourth Estate, 199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