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年英國大選

2019年的英國國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9年英國大選
Remove ads

2019年英國大選(英語:2019 United Kingdom general election)於該年12月12日舉行,並選出下議院全部650名議員,以決定來屆的執政黨和首相。原本根據《英國定期國會法》,此選舉計劃在2022年5月5日(星期五)或之前舉行;但是隨着2017年產生了懸峙議會,保守黨之後又下降至298議席,使得提前選舉的機會更大。最終英國國會以立法方式訂立了提前大選的法令。保守黨未能在2017年大選中獲得多數議席,但在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的信任供給下以少數派執政的同時,議會面臨着長期的英國脫歐僵局。莊漢生成功在此次大選帶領保守黨贏得過半的365席,得以繼續執政。其得到議席亦使保守黨創下1987年大選後新高;工黨僅得202席,亦是1935年大選後新低。

快速預覽 下議院全部650席議席 獲得過半多數需326[n 1]席, 投票率 ...

此次大選亦是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於2022年逝世前的最後一次全國性選舉。

Remove ads

選舉制度

英國國會下議院的每一個選區以簡單多數選舉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選舉產生議員。

由於第六次選區邊界定期審查英語Sixth Periodic Review of Westminster constituencies原定於2018年進行,[2]所以如果本次大選於2018年前舉行的話,各選區仍將延續2017年大選時的邊界。另外存在選區保障:

選民資格

在大選中投票的資格為:

  • 為登記選民
  • 在投票日年滿18周歲(或自選舉登記公布日起12個月內將滿18歲)
  • 是聯合王國、北愛爾蘭或英聯邦公民
  • 居住在規定選舉登記的選區內(或在過去15年內在英國註冊過的現在在海外居住的英國公民)[n 3]
  • 沒有失去投票權(以下幾類英國人不享有選舉權:貴族,但1963年的選舉法又規定:凡放棄貴族身份者即有權選舉議員;服刑中的罪犯;[3]接受精神醫院治療中的住院患者;選舉中犯有腐敗行為者,5年內不得選舉議員;[4]選舉中犯有非法行為者,5年內不得參見犯此行為時所屬選區的選舉;選舉前未登記為選民者。)

選舉日期

2011年《定期國會法》對英國國會的選舉日期進行了固定,2015年5月7日大選後每5年的5月舉行選舉。[5]這使首相失去了動用君主特權解散國會提前大選的權力。[5]但如果下議院以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票同意,該法允許提前解散國會。過去在西敏制中,英國首相可以獨自決定是否解散國會,以及何時解散國會;宣布解散之前,首相並不需要尋求國會的同意。

為解決脫歐僵局,首相约翰逊就曾於2019年9月4日、9日和10月28日三度尋求於該年10月或12月提早舉行是次選舉,但因大部分在野黨議員不投票或投反對票而沒有成事。[6]眼見沒有足夠票數支持解散國會,保守黨決定繞過定期國會法,直接提出簡單多數就可以通過的《2019年提前國會大選法令》,使提前大選得以舉行,得到自由民主黨及蘇格蘭民族黨的同意(自民黨在夏季的選舉有所斬獲),眼見解散國會將成定局後,工黨最後亦改變態度支持提前大選。政府於10月29日提出法案以立法方式指定於12月12日提前大選,法案於同日在下議院完成三讀程序,10月30日在上議院通過,10月31日獲得御准。是次選舉於是成為自1923年首次於12月舉行的大選。

參選黨派和候選人

大多數候選人是政黨的代表,必須向選舉委員會的政黨登記冊註冊。不屬於註冊政黨的候選人可以使用「獨立候選人」標籤或不使用標籤。下列兩表的數據來自2017年大選。

大不列顛黨派

在下院中佔多數議席的黨派的領袖由君主任命為首相,組建政府;第二大黨派則成為官方反對黨,與其他下院中的黨派都可組建影子大臣團隊。但如蘇格蘭民族黨和威爾斯黨,其主要在本地區活動,這兩個黨的領袖不是國會下院議員而是當地議會議員,所以這兩個黨在國會下院的活動另有其人負責。

更多資訊 政黨, 政黨領袖 ...

1922年以來,保守黨和工黨就是英國最大的兩個政黨。1935年以來,所有首相亦出自這兩個黨。脫歐被視為主導是次大選的議題。

2017年大選後,保守黨更換了領袖。他們在2019年脫歐停滯不前之際,由脫歐立場更強硬的鮑里斯·约翰逊取代了文翠珊成為保守黨領袖兼首相。莊漢生拜相後,保守黨失去或開除了多名議員,當中不乏祁淦禮夏文達盧綺婷等資深前閣員,直接令保守黨失去下議院多數支持,面臨輸掉不信任動議的風險。故他一直爭取透過提早這次大選重拾國會多數議席,以順利完成脫歐程序。

官方反對黨魁郝爾彬則會第二次領導工黨進行大選。工黨亦有小量議員退黨,原因主要與反猶議題有關。加上脫歐立場模糊,他們取得執政權的機會成疑。[7]

由兩大黨的小部分前成員便於2019年初組成新政黨改變英國-獨立團體,立場傾向親歐盟。

第三大黨蘇格蘭民族黨只在蘇格蘭的國會選區參選,囊括了59個蘇格蘭選區中的35個,與2015年大選相比減少了21個議席。他們期望以反對脫歐立場吸引普遍親歐的蘇格蘭選民支持。祇在威爾斯參選的威爾斯黨也採取類似立場和策略,惟威爾斯選民以支持脫歐略多。

第四大黨自民黨曾長期以來是英國政壇第三大黨,直至2015年大選時慘敗,議席數目被蘇格蘭民族黨超越;在得票率上,也被英國獨立黨超越,徹底淪為第四黨。雖然2017年議席回升至12席,但仍然是國會第四大黨。但經歷祈維信施詠淳先後在2017年和2019年接任黨魁,該黨強烈親歐盟立場已令8名議員加盟,或可在這次選舉成「造王者」。[8]

新成立的脫歐黨支持度顯著上升,主要吸納從前英國獨立黨和保守黨的支持者。如果支持率在選前沒有大幅下降,預期會在是次選舉取得議席。

Remove ads

北愛爾蘭黨派

大不列顛的政黨若非沒有在北愛參選,便在當地本土政治中不成氣候。故北愛政黨與英國其他地方有很大分別,並於此處獨立列出。此外,各黨領袖通常因參選北愛議會而多不成為候選人。

更多資訊 政黨, 政黨領袖 ...

在北愛爾蘭,選民取向長期兩極化,但居民普遍親歐盟。親英、保守、疑歐的民主統一黨(DUP)和共和派、親歐的新芬黨在2017年近乎壟斷北愛國會議席,但新芬黨預料仍將維持長年遵行的棄權政策。[9]此局面使普遍親歐盟的北愛僅1名無黨籍議員在現時的國會發言反對脫歐。

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首次取得北愛三席中的一席、處中間派的親歐北愛爾蘭聯盟黨或能突破局面。立場溫和的社會民主工黨和歐斯特統一黨能否取回議席亦有待觀察。

Remove ads

選舉協議

同樣反對英國脫歐的自民黨、威爾斯黨和英威綠黨在這次選舉中,依據同年8月勝出布雷肯和拉德諾郡選區補選的策略,決定在英格蘭和威爾斯的60個選區協調。在協議範圍內的選區只讓最高勝算的一名反對脫歐候選人參選而不互相競爭,將留歐議員數目最大化。

Thumb
上圖顯示選舉協議範圍內的選區
橙黃色:只派出自民黨參選人;淺綠色:只派出綠黨參選人;深綠色:只派出威爾斯黨參選人;藍色:只有自民黨不參選

此外自民黨決定不挑戰同樣支持留歐的葛偉富葛文·修阿爾蘇碧玲的議席;綠黨則配合工黨不參選清福德和活福德格林

Thumb
淺紫色為脫歐黨不參選之選區

脫歐黨亦單方面決定不挑戰保守黨於2017年勝出的317席;蘇格蘭綠黨則配合蘇格蘭民族黨不參選東北快富巴富和北巴富郡

Thumb
北愛爾蘭的選舉協議:藍色顯示親英派協調區域,綠色則是親歐派

在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不參選弗馬納和南蒂龍,換取歐斯特統一黨不挑戰北貝爾法斯特,以增加親英派的勝選。同時為了增加支持英國留歐的議員,新芬黨不參選南貝爾法斯特,換取社民工黨不參選北貝爾法斯特;兩者同時於東貝爾法斯特讓賽予聯盟黨;北愛綠黨亦不派員參選貝爾法斯特的任何選區和北唐

Remove ads

不再尋求連任的議員

共有70餘名議員宣布不參加此選舉,部分姓名、黨籍和所屬選區如下:

民意調查和估算議席

Thumb
  保守黨
  工黨
  自民黨
  脫歐黨
  蘇格蘭民族黨和威爾斯黨
  綠黨
  獨立團體
  獨立黨

民意調查在2017年大選不久之後開始進行。而解散下議院時的所有民調皆顯示保守黨能取得過半數議席,能順利籌組多數政府。但參考2017年大選,競選期間各黨支持度可能會大幅改動,令最後取得的席數與解散下議院時的估算很不同。

結果

投票在英國時間晚上10時結束,票站調查結果顯示,在下議院650席中,各個政黨的得議席情況如下:

365 24 11 48 202
保守黨

蘇格蘭
民族黨
工黨

選舉最終令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取得80席優勢,共奪365席,比選前增加48席。至於郝爾彬工黨則大敗,失去60席而僅得202席,促使郝爾彬引咎宣佈「不再領導工黨參與來屆大選」,實際上請辭。

Thumb
2019年英國大選650個國會選區的結果
更多資訊 政黨, 議席 ...
Remove ads

總體

這次是保守黨自1987年英國大選以來最大的勝利,而這次是工黨在1935年英國大選以來最差的成績。

工黨的不少傳統「票倉」,包括「元老級」的施謙禮所屬的博爾索弗,以及分別曾屬前首相貝理雅白高敦塞奇菲爾德柯科迪和考登畢斯選區分別由保守黨和蘇格蘭民族黨奪得。保守黨因而乘勢取回2年半前失去的過半數議席。

至於工黨大敗的原因,輿論主要批評郝爾彬的脫歐態度不明確(郝爾彬為工黨內左派,其政見方向傾向於脫歐,而工黨為了保住最大反對黨的地位,要爭取留歐派的選票,主張再次舉行脫歐公投),其極左的經濟社會政綱以及人們已經厭倦漫長(在工黨不斷杯葛而又未能提出更好方法)的脫歐僵局。

自民黨未能乘着在同年夏季時的優勢,取得更多議席,黨魁施詠淳更敗予蘇格蘭民族黨候選人。蘇格蘭民族黨則繼續橫掃蘇格蘭議席。

新成立的英國脫歐黨大部分支持者被保守黨吸納,故無法取得議席;改變英國亦全軍覆沒,更於數日後正式宣布解散。

在北愛爾蘭,共和派所取得的議席罕有地多於親英派。當中親英民主統一黨下院領袖尼格爾·多茲敗予新芬黨。親愛社民工黨成功取回兩席;中間派的聯盟黨則繼承了原屬獨立親英派的北唐議席,是該黨史上第二次透過選舉取得下院議席。

Remove ads

全面結果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