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鷗屬

鸥科的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鸥属
Remove ads

鷗屬學名Larus)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鴴形目鷗科中的一個,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鳥[2]

快速預覽 鷗屬,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分類命名與歷史

本屬為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於1758年的著作《自然系統第十版所建立的分類群之一。[3]林奈於當時將六種海鷗歸入該屬,但現在僅餘海鷗大黑背鷗大黑背鷗三種至今仍在此屬下。[2][3]模式種由英國鳥類學家普里多·約翰·塞爾比英語Prideaux John Selby於1840年指定為大黑背鷗[1][4]該屬名來自古希臘語λάῥος羅馬化:laros)轉寫的拉丁語larus,原指一種貪婪的海鳥,可能指的就是鷗。[5]

分類學

生物分類學中,本屬內部的成員一直有所變化。[2]在1925年,美國鳥類學家喬納森·德懷特英語Jonathan Dwight就提出了將鷗科依據型態學分成兩個大分支,而鷗屬代表的物種是當中體型較大,且在繁殖期時頭部為白色的海鷗。[6][7]在整個20世紀中,鷗屬多被視為是一個擁有五十多個物種大型分類屬,僅燕尾鷗屬白鷗屬楔尾鷗屬叉尾鷗屬三趾鷗屬單型或只有兩個物種的屬被單獨劃在鷗屬之外。[8]

鷗屬

漁鷗屬

笑鷗屬

棕頭鷗屬

黑嘴鷗屬

2023年屬間的部分支序圖小鷗屬則在這個分支之外,與楔尾鷗屬關係最近[9]

但在1999年的對部分鷗科物種研究中就發現,這種分類會導致鷗屬形成一個多系群,使得在2005年一份更為完整的研究出爐後,該屬被拆分為六個屬。[2][7][10]這六個屬分別為鷗屬、棕頭鷗屬小鷗屬漁鷗屬笑鷗屬黑嘴鷗屬,並被保留至今。[2][7]

近期的研究顯示鷗屬下的物種幾乎皆為更新世之後才陸續形成的物種,關係相近。[9]這也因此屬內的物種地位仍一直有所變動,例如織女銀鷗烏灰銀鷗的物種地位仍有爭議。[2][9]

根據2023年的研究所建立的鷗屬支序圖如下:[9]

織女銀鷗

灰背鷗

黃腳鷗

烏灰銀鷗

加州鷗

織女銀鷗mongolicus亞種

北極鷗

裏海銀鷗

冰島鷗

灰翅鷗

美洲銀鷗

烏灰銀鷗heuglini亞種

黑背鷗

黃腿銀鷗

亞美尼亞鷗

大黑背鷗

銀鷗

西美鷗

環嘴鷗

美洲海鷗

海鷗

紅嘴灰鷗

黑尾鷗

大西洋鷗

斑尾鷗

太平洋鷗

Remove ads

環物種

Thumb
鷗屬物種的環狀種假設的示意圖,以現今的分類而言,數字一及二為烏灰銀鷗、數字三為烏灰銀鷗heuglini亞種、數字四及五為織女銀鷗、數字六為美洲銀鷗,數字七為銀鷗

銀鷗與其他在環繞着北半球的其他多個鷗屬物種,在傳統上被認為是經典的環物種例子之一,該群體稱為「銀鷗/烏灰銀鷗種群」(Herring Gull / Lesser Black-backed Gull species complex)。[11][12][13]:213這些鷗在體型、背部羽毛和裸露部分的顏色上存在不同差異。[12]提出這些物種是環物種概念的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瓦爾特·邁爾認為銀鷗起源於鹹海-裏海盆地,並向東西兩側擴散,鄰近的物種彼此可雜交,而最終在歐洲形成了兩個端點。[12]銀鷗與烏灰銀鷗在英格蘭沃爾尼島英語Walney Island上,以最小僅每40平方碼的距離混居、共存,但卻幾乎不出現雜交,行為也有所不同。[14][15]甚至曾有研究提出在稍微南側地方還有一個「南環」(southern ring)的看法。[16]

2004年,有研究者以線粒體DNA的研究提出了,這個「環物種」實際上應為多次分隔和長距離遷徙事件後,在異地分化所形成的兩個群體。[11]且在親緣關係上,美洲海鷗(當時為銀鷗的一個亞種)與銀鷗之間也不太相近。[15]2007年,英國鳥類學家聯盟英語British Ornithologists' Union建議將該族群將其拆分為六個物種,並結束了這數個物種形成複合種的情形。[16]2010年的後續研究中,進一步證實這個族群並非環物種,且該研究認為應有第三個以大黑背鷗為首的群體也參與其中。[12]

形態特徵

本屬的物種體型變異大,上喙較下喙長且尖端下彎;翼長;尾短呈方形;跗蹠中短;後趾發達。[13]:198

下屬物種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2]

  • 太平洋鷗 Larus pacificus Latham, 1801
  • 斑尾鷗 Larus belcheri Vigors, 1829
  • 黑尾鷗 Larus crassirostris Vieillot, 1818
  • 大西洋鷗 Larus atlanticus Olrog, 1958
  • 紅嘴灰鷗 Larus heermanni Cassin, 1852
  • 海鷗 Larus canus Linnaeus, 1758
  • 美洲海鷗 Larus brachyrhynchus Richardson, 1831
  • 環嘴鷗 Larus delawarensis Ord, 1815
  • 黃腳鷗 Larus livens Dwight, 1919
  • 西美鷗 Larus occidentalis Audubon, 1839
  • 裏海銀鷗 Larus cachinnans Pallas, 1811
  • 黑背鷗 Larus dominicanus Lichtenstein, MHC, 1823
  • 銀鷗 Larus argentatus Pontoppidan, 1763
  • 織女銀鷗 Larus vegae Palmén, 1887
  • 黃腿銀鷗 Larus michahellis Naumann, JF, 1840
  • 亞美尼亞鷗 Larus armenicus Buturlin, 1934
  • 大黑背鷗 Larus marinus Linnaeus, 1758
  • 北極鷗 Larus hyperboreus Gunnerus, 1767
  • 烏灰銀鷗 Larus fuscus Linnaeus, 1758
  • 加州鷗 Larus californicus Lawrence, 1854
  • 美洲銀鷗 Larus smithsonianus Coues, 1862
  • 灰翅鷗 Larus glaucescens Naumann, JF, 1840
  • 灰背鷗 Larus schistisagus Stejneger, 1884
  • 冰島鷗 Larus glaucoides Meyer, B, 1822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