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91年歐洲歌唱大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91年歐洲歌唱大賽是第36屆歐洲歌唱大賽,於1991年5月4日在意大利羅馬奇尼奇塔15號工作室舉行。由於波斯灣戰爭和南斯拉夫的緊張局勢加劇,義廣電決定將比賽從聖雷莫遷至羅馬,這被認為更加安全。[1]
這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參加的最後一次活動。 在1992年的比賽中,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僅包括塞爾維亞和黑山)代表參加了比賽。自東德和西德兩國合併以來,再次以兩德統一團聚形式參加。
瑞典代表卡羅拉·哈格維斯特贏得了本屆比賽的冠軍,歌曲為《被一場愛情風暴捕獲》"Fångad av en stormvind",這是瑞典繼1974年和1984年之後的第三次奪冠。卡羅菈和法國代表阿米娜之間並排並列,因為雙方均獲得146分。這就需要採取「反擊」的方法,這是在1969年中臭名昭著的四個參賽國比賽之後引入的打破平局的措施。瑞典和法國都獲得了四個12分,但是瑞典獲得了五個10分,而法國獲得了四個10分,因此卡羅拉被宣佈為獲勝者。如今,規則確立了擁有更多國家/地方性投票/地區贏得了歐洲歌唱大賽的冠軍,因此法國本應該贏得比賽(法國以18/22的國家對瑞典的17/22國家的選票)。
Remove ads
主辦場地

比賽原定於聖雷莫阿里斯頓劇院舉行,每年聖雷莫音樂節都會在這裏舉行。為組織者向意大利音樂節致敬,該音樂節激發了歐洲歌唱大賽的創作靈感。但是,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波斯灣戰爭爆發之後,東道主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於1991年1月決定,為了更好地確保外國代表團的安全,它將把比賽移至羅馬。這造成了嚴重的組織問題和延誤。[1]
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也是一個特殊的公社(名稱為「Comune di Roma Capitale」,羅馬首都自治市)。羅馬還是拉齊奧的首府。奇尼奇塔的15號工作室是羅馬中的一個大型電影製片廠,後來被確認為新場地。它是歐洲最大的電影製片廠,面積達40萬平方米,被認為是意大利電影院的中心。這些電影製片廠是在法西斯時代期間興建的,目的是復興意大利電影業。
Remove ads
比賽總覽
該屆主持人是托托・科圖諾和吉吉羅拉·錢恩奎蒂,他們分別在1990年和1964年中代表意大利贏得了歐洲歌唱大賽的冠軍。在開幕式科圖諾演唱上屆冠軍歌曲《團結一致: 1992》"Insieme,而錢恩奎蒂再次獻唱《我還不成熟》"Non ho l'età"。科圖諾在歌曲名稱,歌手和指揮家的名字發音上有些困難。儘管如此,在意大利仍有近700萬人觀看了該節目。除了計算英文和法文的投票數外,錢恩奎蒂和科圖諾還用意大利語給每個陪審團分配了票數。
投票期間幾乎所有的評論都是以意大利語提供的,這不是歐洲廣播聯盟的官方語言(英語和法語是官方語言,在歐洲歌唱大賽中,必須至少以其中一種語言提供評論)。
莎拉·卡爾森舉行了開幕式表演,名為《慶典》"Celebration",融合了古羅馬古代環境中的現代舞蹈。表演以卡爾森唱歌為特色,結合了街舞和古典舞的編排,並結合了當時流行的流行音樂。當時,卡爾森曾多次出現在意大利電視台上,這被視為她最大的聽眾之一。
荷蘭未參加此比賽,因為它與國家死難者紀念日國定假日發生衝突,因此馬爾他被允許16年來第一次參加比賽,但由於對比賽的限制,該比賽之前無法進行。
這是最後一次比賽,官方徽標使用的是英語以外的其他語言(此處是意大利語)。從1992年開始,歐洲歌唱大賽的官方徽標仍為英語。
Remove ads
參賽國

參賽國
過去參賽過,但本年未參賽國
每個國家的演出都會有一個負責指揮管弦樂團的指揮。
南斯拉夫 – http://www.andtheconductoris.eu/index.htm?http://www.eurovisionartists.nl/conductor/dir020.asp?ID=19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冰島 – 瓊·拉夫森[2]
馬爾他 – 保羅·阿貝拉(Paul Abela)
希臘 – 哈里斯·安迪迪斯(Charis Andreadis)
瑞士 – 弗拉維安·卡法里(Flaviano Cuffari)
奧地利 – 理查德·奧地利
盧森堡 – 弗朗西斯·戈雅
瑞典 – 安德斯·伯格隆德
法國 – 傑羅姆·皮利恩(Jérôme Pillement)
土耳其 – 圖爾汗·尤克瑟勒(Turhan Yükseler)
愛爾蘭 – 諾埃爾·凱勒漢
葡萄牙 – 費爾南多·科雷亞·馬丁斯(Fernando Correia Martins)
丹麥 – 亨里克·克羅格斯格德(Henrik Krogsgård)
挪威 – 皮特·努特森(Pete Knutsen)
以色列 – 科比·奧什拉特
芬蘭 – 奧利·阿赫文拉赫蒂
德國 – 赫爾曼·溫多夫(Hermann Weindorf)
比利時 – 羅蘭·韋洛文(Roland Verlooven)
西班牙 – 愛德華多·萊瓦(Eduardo Leiva)
英國 – 羅尼·哈茲勒赫斯特
塞浦路斯 – 亞歷山大·基洛夫·佐格拉夫(Alexander Kirov Zografov)
意大利 – 布魯諾·坎福拉
重返賽場的歌手
Remove ads
結果
Remove ads
投票過程
每個國家給出12、10、8-1分給最喜愛的10首歌
在最後一輪投票(意大利)中,瑞典,以色列和法國排名前三位的競爭者都沒有獲得任何積分,直到最後的12分投票為止。這次投票是在法國進行的,這是22年以來的第一次同名同分,法國克服了巨大的赤字以趕上瑞典。但是,自從1969年四次平局以來,規則已經更改,以確保唯一的冠軍獲得者。該程序的第一步是檢查授予每個國家的12分票數,瑞典和法國仍然並列。但是,在計算10分票數時,瑞典獲得了更多票數,並最終宣布獲勝。
得分
Remove ads
以下為各國在投票中給予最高12分的參賽國列表:
明信片介紹短片
要求歌手演唱一首意大利著名歌曲,然後將其用作明信片的短片。 歌曲按順序排列: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