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巴西大獎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6年巴西大獎賽(英語:2006 Brazilian Grand Prix),官方名稱為2006年一級方程式巴西大獎賽(葡萄牙語:Formula 1 Grande Prêmio do Brasil 2006)[1],是在2006年10月22日在巴西舉辦的一級方程式賽事,為2006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第18場,也是最後一場分站賽事。比賽在若澤·卡洛斯·帕塞賽道進行,總計進行71圈。該比賽決定了本賽季的車手和車隊總冠軍,最終分別由費蘭度·阿朗素和雷諾獲得。本站共吸引了1.54億觀眾收看。[2]
此場比賽由本地車手菲利比·馬沙獲勝,代表雷諾車隊的阿朗素位居第二,本田車手詹臣·畢頓排名第三。馬沙是自1993年艾爾頓·冼拿以來首位贏得巴西主場的本地車手。米高·舒麥加雖然於第十位起步,後來因中途爆胎導致跌至第19位,但仍靠着一路精彩的超車取得了第四名完賽。
擁有七次車手世界冠軍的舒麥加在這場比賽後退役,雖然於2010年時宣布復出並加盟梅斯特斯。基米·拉高倫接替了舒麥加的法拉利席位,而阿朗素則轉為效力麥拿倫車隊,與新秀車手路易斯·咸美頓搭檔。
Remove ads
賽事背景

在前一場日本大獎賽中,由於費蘭度·阿朗素取得分站勝利,加上米高·舒麥加當時出現引擎故障退賽,因此阿朗素已在積分榜中領先10分。換言之除非舒麥加贏得這場比賽,並且阿朗素同時又未能得分,否則阿朗素的總冠軍已成定局。在本站正賽前,菲利比·馬沙於積分榜中排名第三,領先第四名的贊卡路·費斯捷拿一分,而第五名則是落後9分的基米·拉高倫。排名第六名的詹臣·畢頓不會出現變動,因為拉高倫已領先他11分,而魯賓斯·巴里捷奴比畢頓落後22分,但每站比賽最多可拿10個積分。 在車隊冠軍榜中,雷諾領先法拉利9分,這意味着雷諾必須得到10分才能確保總冠軍位置。麥拿倫以105分排第三名,落後法拉利81分,但領先第四名本田27分。與此同時,寶馬沙巴和豐田仍在爭奪第五名,兩者僅相差一分,但第七名紅牛落后豐田19分,因此已無法獲得更高排名。[4]
Remove ads

2005車隊積分排名榜最後6支的車隊及超級亞久里可在週五自由練習賽派出第三輛賽車。下列車手有參與週五自由練習賽,但沒有參加排位賽或正賽。
練習賽
拉高倫以1:13.764的時間獲得了一練的最快圈速。本田車手安東尼·大衛臣位列第二,阿歷山大·禾斯及施巴斯坦·華迪爾分別排在第三和第四,而法拉利和雷諾均沒做出理想成績。[5]
在第二次練習中,威廉士車隊的禾斯以1分12秒547的成績排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分別被本田車隊的戴維森和寶馬沙巴的維泰爾取得。最受人矚目的米高·舒麥加和阿朗素僅僅位列第六和第十位。在第一次練習中位居榜首的拉高倫排在了第九。[7]
本土作戰的馬沙在第三次練習中出盡了風頭,他以1分11秒443的成績超過了隊友米高·舒麥加位居全場最快。舒麥加屈居第二,稍稍落後隊友0.188秒。本田車隊的畢頓位列第三。雷諾車隊的阿朗素則排在第七。[9]
排位賽
排位賽中,菲利比·馬沙駕駛法拉利賽車在家鄉勇奪杆位,他的成績是1分10秒680。費蘭度·阿朗素排在第四位,他在正賽中只要拿到一個積分就能夠衛冕冠軍。最後一次參加F1排位賽的法拉利車手米高·舒麥加十分不走運,他在第三節的比賽中因為賽車燃油泵出現故障沒有做出成績,只得慘列第十。可以預見,他明天的比賽將會十分困難,況且他只有獲得冠軍才有可能得到這一賽季的冠軍。舒麥加也表示,雖然他心情十分鬱悶,但他將盡一切可能贏得比賽。[11][12]
- 註記
- ^1 - 羅拔·多恩布斯因更換引擎,須接受10位罰退。
正賽
在比賽開始之前,足球運動員貝利向米高·舒麥加頒發了終身成就獎,一個黃金鑄成的獎盃,底座上寫着「歷史上最偉大的車手之一」。[14]

在比賽開始時,菲利佩·馬沙一直領先於基米·拉高倫和亞諾·杜連。儘管本田車手的魯賓斯·巴里捷奴在第一彎時對費蘭度·阿朗素發起了進攻,但阿朗素仍然保住了第四位。於第十順位起步的米高·舒麥加有着不錯的起步,雖然進入第一彎時被困在兩輛寶馬賽車的內側,不得不放慢速度以避免碰撞,但法拉利的速度足夠讓舒麥加在三個彎後超了他們,連升了兩位。在後方的賽車中,尼高·羅斯堡於第四彎時撞上了隊友馬克·韋伯的車尾,兩威廉士的賽車受到嚴重損壞,韋伯在該圈結束時因後翼脫落而退賽。羅斯堡後續再次發生高速碰撞,由於早前意外中有所損壞,因此賽車失去抓地力並打滑撞上了圍牆。儘管羅斯堡未受傷,但賽道出現大量碎片觸發了安全車,以便工作人員清理現場。在安全車出動前,巴里捷奴於第一彎被贊卡路·費斯捷拿超車。[15][16][17]

安全車於第二圈結束時出動,此時由馬沙領先,拉高倫、杜連、阿朗素、費斯捷拿和米高·舒麥加跟在其後。巴里捷奴、拉夫·舒麥加、古碧沙和畢頓也躋身前十。畢頓利用兩輛威廉士退賽時的機會超了海費爾德和柏度·迪拉洛沙。
第六圈時安全車退出並再次開始,畢頓從內線超過古碧沙,當時兩人差距僅相差0.038秒。沒過多久,米高·舒麥加也向雷諾車手費斯捷拿發起進攻,迫使他在四號和五號彎時緊守內線。下一圈,畢頓超越了拉夫·舒麥加取得第八的位置。領跑者馬沙已在前面與大家逐漸拉開了距離。他的隊友米高·舒麥加試圖在長直道末端用外線超費斯捷拿,但在轉過第一個彎角時,左後胎被費斯捷拿賽車的前定風翼擦到。舒麥加的賽車在進入下一個彎時劇烈地滑動了一下,他的左後胎爆胎了,迫使舒麥加降低速度,眼睜睜地看着所有賽車超過他。法拉利用了11秒換輪胎和加油,使舒麥加出來時排在最後,幾乎比馬沙慢了整整一圈。
兩輛法拉利持續做出最快單圈,馬沙輕鬆地與第二位的拉高倫拉大距離。這時兩輛豐田賽車都遇到了問題,拉夫·舒麥加與亞諾·杜連相繼退賽。此時的排名為:馬沙第一、拉高倫第二、阿朗素第三、費斯捷拿第四、巴里捷奴第五、畢頓第六、古碧沙第七、德·拉·羅薩第八、夏菲特第九、史葛·史必第十、維坦東尼奧·廖施第11、大衛·古達第12、佐藤琢磨第13、基斯甸·亞伯斯第14、山本左近第15、羅拔·多恩布斯第16、堤亞高·蒙迪路第17、第18亦是最後一位為米高·舒麥加。
比賽現進入穩定階段,法拉利仍然是最快,阿朗素與第二的拉高倫有不到兩秒的距離。在第14圈時古達因機械故障而退賽。第一波進站於第21圈開始,拉高倫、費斯捷拿和巴里捷奴首先進入維修站換胎加油。費斯捷拿的時間比巴里捷奴稍慢,導致在離開維修站時險些發生碰撞,費斯捷拿差點保不住位置。出站後,科寧、費斯捷拿和巴里捷奴分別排在第7、第8和第9,於德·拉·羅薩和夏菲特之後。馬沙在第23圈進維修站前,以1:12.8的成績設了最快圈速,與第二位的阿朗素有15秒的距離。馬沙的停站用了8秒多,出站後在畢頓後面排在第3。畢頓在下一圈進站,他的7.9秒的停站使他舒舒服服地排在了費斯捷拿和巴里捷奴前面。下一個是阿朗素,他出站後僅僅在拉高倫的前面,仍然被德·拉·羅薩和夏菲特壓制。接下來古碧沙由於進站從第2掉到了第9,他的隊友也在第27圈進站。馬沙這時已遙遙領先德·拉·羅薩將近17秒,德·拉·羅在八圈後才進站。

舒麥加在超級亞久里進站後升至第13位,他在第31圈時超了當布斯並開始逼近廖施。舒麥加在廖施進站後升至第11位,與前面的夏菲特只有3秒距離。因紅牛二隊的斯皮德在第33圈時進站,他們都上升了一個位置。與此同時,前方的馬沙仍在拉開差距,現領先德·拉·羅薩、阿朗素、畢頓和拉高倫23秒,而他們彼此距離非常接近。德·拉·羅薩在第35圈停站(用了10.8秒)。在下一圈,舒米輕鬆超過了夏菲特,獲得了第九位,,而海德菲爾德則不得不在第38圈再次進站更換受損的前翼板,使他失去了爭奪積分的機會。
二停於第46圈開始,由巴里捷奴首先入維修站,並以8.3秒完成加油換胎。舒麥加在第47圈進站,此時輪胎已跑了36圈,他出站後排名第八,位於巴里捷奴及德·拉·羅薩之間。費斯捷拿在第49圈進站(7.2秒),而畢頓則在下一圈時進維修站(7.3秒)。與此同時,舒麥加正在不費吹灰之力地於主直道上超了巴里捷奴。接下來是拉高倫進站,出站後位列第四,僅落後於忙在超越山本左近及兩位世爵米德蘭車手的畢頓。領先的馬沙在第52圈再次入站,出站後仍然排在阿朗素的前面,而阿朗素也同樣在出站後(6.8秒)保住了位置。

此時,舒麥加開始對雷諾車隊的費斯捷拿產生威脅,這對爭奪車隊總冠軍至關重要——如果法拉利能包攬一二,而雷諾只拿下第三和第六名,兩支車隊便同分,但法拉利會是榜首因為依勝場次數為序。在比賽還剩15圈時,舒麥加與費斯捷拿的差距不到半秒,而拉高倫則只領先幾秒鐘。一場激烈的戰鬥隨之展開,費斯捷拿做出了強硬的防守,但在第62圈,他在一號彎煞車過晚,車沖上了草地,讓舒麥加得以超越,費斯捷拿重新回到賽道並排在巴里捷奴之前。
隨後,舒麥加逐漸縮小與第四位的拉高倫的差距,拉高倫與畢頓和阿朗素之間的距離稍有拉開。在第64圈,尼克·夏菲特因在主直道末段時出現了後懸掛故障而退賽,因此一號彎處揮動了黃旗並阻止了舒麥加超過拉高倫,但拉高倫在十號彎犯了一個小錯誤,讓舒麥加有機會與他並駕齊驅。然而,舒麥加在下一個彎道處位於外側,不得不減速,導致超車失敗。
還剩四圈時,舒麥加準備再次進攻,但拉高倫在一號彎走內線,成功地抵禦了法拉利。接下來的一圈,舒麥加更加靠近,在大直道上跟在邁凱輪的後面。拉高倫試圖抵擋法拉利的攻擊,並再次走內線,但這次舒麥加快得多,他設法拉到旁邊,在邁凱輪和維修牆之間找到了足夠的空間。兩輛賽車並肩通過第一彎,但萊庫寧最終不得不在第二彎讓路,因為舒麥加迫使他駛入賽道髒側。
只剩下三圈了,舒麥加仍在努力接近阿朗素和畢頓,並在倒數第二圈做出了最快圈速(1分12秒162),但他已經不可能追上了。方格旗揮舞,馬沙率先完成71圈的比賽,成為了繼艾爾頓·冼拿以後13年來首位在巴西本土獲勝的車手。[1]阿朗素在馬沙之後第二個衝線,保住了自己和車隊的冠軍。本田車隊的詹臣·畢頓第三個衝過了終點,4秒後,米高·舒麥加衝線。第五到第八衝過終點的分別是基米·拉高倫、贊卡路·費斯捷拿、 魯賓斯·巴里捷奴和德·拉·羅薩。[1]

在完賽後,冠軍菲利比·馬沙從一個車迷那裏拿到了一個巴西國旗。有意思的是,這一行為違反了國際汽聯運動規則第154條。[18]事實上,馬沙應該受到處罰,不過這條規則從來沒有被實施。[19]他不斷地揮舞着國旗,在本土車迷的歡呼聲中緩緩地把車開回了維修站。
獲得世界冠軍的阿朗素十分激動,屢次的用手捂住頭盔面罩,他通過無線電感謝了車隊。即將退役的舒麥加在賽後也非常高興。他回到維修站後祝賀了本土奪冠的馬沙,並將馬沙高高舉起。
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馬沙毫不掩飾自己在家鄉奪冠的喜悅之情,並表達了對隊友舒麥加的敬意。[20]
阿朗素非常高興自己在這個美妙的周末衛冕了冠軍,他同時在發布會上表示,能夠與舒麥加一同競賽是一種榮譽。[20]
本場比賽的圓滿結束同時標誌着2006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落下了帷幕。
賽後排名
- 備註: 僅列出前五位車手和車隊。
- 加粗及星號表示為本賽季的世界冠軍。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