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6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2006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該項賽事的第五十七屆,比賽於2006年3月12日至10月22日舉行,參賽車隊11支,共進行了18場比賽。
2006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 錦標賽賽季 |
|
車手冠軍:費蘭度·阿朗素 車隊冠軍:雷諾 | |
上屆:2005 | 下屆:2007 |
支援系列賽:GP2系列賽 |
車手與車隊
以下為參加2006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車隊及車手:
Remove ads
- 本賽季,共有四支車隊被收購,它們是沙巴車隊、米納爾迪車隊、英美車隊和佐敦車隊。沙巴車隊雖然名稱得以保留,但僅是一個殼而已,寶馬已經擁有了車隊的80%股權。米納爾迪的老闆保羅·斯托達特在2005年底將車隊出售給了紅牛,並更名為紅牛二隊(英文為Scuderia Toro Rosso,在意大利語中意為「紅牛」,在中文裏為了與紅牛車隊區別,暫稱為紅牛二隊)。[1] 2006年2月9日,已退休的F1車手加赫特·貝加收購了紅牛二隊50%的股份,直至2008年年底才被紅牛購回股份。[2] 本田技研工業在2006年之前已是英美車隊的股東和引擎供應商,擁有英美車隊45%的股份。後來在2006年賽季開始前全面收購了英美車隊,並將其改名為本田車隊,這是該公司近40年以來第一次完全控制一支F1車隊。在2005年初,F1掌門人伯尼·艾利史東將米德蘭集團創始人,俄羅斯裔富商亞歷克斯·施奈德引薦給埃迪·佐敦,試圖挽救佐敦車隊。最終,六周後的2005年2月,埃迪·佐敦決定將車隊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有意進軍F1的米德蘭集團。[3] 在收購完成後,米德蘭集團正式將佐敦車隊更名為「米德蘭車隊」。但是在2006年賽季中期,車隊始終未能取得積分,米德蘭集團考慮以1.28億美元的價格轉賣車隊。最終米德蘭車隊在2006年9月9日售予荷蘭汽車廠商世爵公司。[4]
- 2006年1月,新車隊超級亞久里通過國際汽車聯合會資格認定,由此本賽季參賽車隊達到了11支。[5]
- 威廉士車隊結束了與寶馬的合作,改用告士禾夫引擎。[6] 同時,車呔供應商也變為了石橋牌。
Remove ads
- 魯賓斯·巴里捷奴提前與法拉利車隊解約,菲利比·馬沙得以更快地加盟法拉利車隊,在2006年賽季擔任米高·舒麥加的隊友。
- 尼克·夏菲特加盟剛剛收購沙巴車隊的寶馬沙巴車隊。
- 2005年8月,魯賓斯·巴里捷奴宣佈將在2006年轉投本田車隊夥拍詹臣·畢頓。[7]
- 新加入的超級亞久里車隊宣佈了他們的車手陣容是兩名日本車手佐藤琢磨和井出有治。[8]
- 威廉士簽下了首屆GP2系列賽冠軍車手尼高·羅斯堡(1982年冠軍車手科克·羅斯堡的兒子),以取代轉投寶馬沙巴的尼克·夏菲特。[9]
- 完成收購後,米德蘭車隊決定找來基斯甸·亞伯斯取代原有的納拉因·卡西基昂。
- 維坦東尼奧·廖施在紅牛收購米納爾迪車隊後,加入紅牛二隊,將於紅牛青訓車手史葛·史必合作。[10]
- 2006年5月,超級亞久里車隊的日本車手井出有治就被國際汽聯的技術官員判定為可能在比賽中給其他車手帶來危險的人物,吊銷了他的超級駕照。[11][12] 從今年5月的歐洲大獎賽開始,超級亞久里車隊的二號車手正式更換為法國車手法蘭克·蒙特尼,法蘭克·蒙特尼在2006法國站後被日本車手山本左近取代。[13]
- 在美國大獎賽後,桑·柏保路·蒙度亞宣佈即時離開一級方程式,準備參加2007年納斯卡賽車。[14] 麥拿侖車隊宣佈了由柏度·迪拉洛沙完成本賽季剩下賽事。
- 在匈牙利大獎賽前,雅各·韋侖諾夫因為頭痛無法參加比賽,其位置由波蘭籍測試車手羅拔·古碧沙所代替。[15] 匈牙利大獎賽完結翌日,寶馬沙巴車隊宣佈與雅各·韋侖諾夫即時中止合同,賽季剩下賽事將繼續由羅拔·古碧沙參加比賽。[16] 從土耳其大獎賽開始,德國三級方程式車手施巴斯坦·華迪爾成為寶馬沙巴車隊的測試車手,接替成為正式車手的羅拔·古碧沙。[17]
- 2006年9月11日,紅牛車隊宣布由於基斯甸·卡利恩糟糕的表現,車隊的測試車手羅拔·多恩布斯將在本賽季的最後三場比賽中取代被解僱的基斯甸·卡利恩。[18]
Remove ads
賽程
Remove ads
規則變化
2006年一級方程式賽車規則進行了一些較為顯著的修改。國際汽車聯合會希望通過對規則修改和引進標準電子設備來減少車隊的開支,以吸引更多的車隊來加入這項運動。
為了降低近年來不斷增加的引擎功率,規則要求將引擎由10缸改為8缸,而排氣量也由原來的3.0升減少到2.4升。但為了避免在短時間內對車輛進行相應改動而造成巨額開銷,因此仍有一些車隊被允許在2006和2007賽季繼續使用限制轉速的3.0升10缸引擎。雖然引擎在功率方面有了明顯的減少,但已有部分引擎供應商宣稱新的V8引擎可以提供比2005版V10引擎更高的轉速。
2006年,一級方程式賽車重新允許在比賽過程中更換車呔。每一位車手可以使用14套車呔,其中包括7套乾胎、4套濕胎和3套極端天氣車呔。
新的排位賽由三個階段組成:
- 第一階段:在15分鐘時間內,跑得最慢的6輛賽車被淘汰,排在起步區的第17-22位。
- 第二階段:休息5分鐘後,再次進行15分鐘的比賽,跑得最慢的6輛賽車被淘汰,排在起步區的第11-16位。
- 第三階段:休息5分鐘後,12輛賽車在20分鐘的比賽中決出杆位和起步位。
星期六僅允許進行一場1小時的自由練習賽,且與下午的排位賽間隔不得少於兩小時,通常安排在11:00-12:00。
2006年規定,車隊在一場比賽中不得使用超過三部車,因此備用車輛將由原來的兩部減為一部。
為因應新的排位賽制度,改變原有的加油規則。在排位賽前兩個階段淘汰的車輛,可以在排位賽後進行油料的補充或調整;而參加第三階段的車輛,則必須搭載比賽油載進行該階段的排位賽,且允許在排位賽後到決賽前的一個半小時之間,得以補回在第三階段排位賽時所消耗的油量。
背景
賽事按最初的計劃,2006年錦標賽的賽程與2005年相同,其中比利時大獎賽定於9月17日舉行。然而2月8日,國際汽聯宣布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將退出2006年的賽程,原因是無法按時完成賽道翻新。巴西里約熱內盧市長馬上作出回應,希望能取代比利時大獎賽。但國際汽聯未予批准。由於車手和國際汽聯主席馬克斯·莫斯利的強力支持,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將於2007年賽季重返F1。
2006年賽季是最後一個擁有兩家車呔製造商的賽季,它們分別是石橋牌和米芝蓮。2005年12月9日,國際汽聯宣布從2008年賽季開始,比賽將只保留一家車呔供應商。5天後,米芝蓮宣布在2006年賽季後退出F1,原因是不願參加沒有競爭對手的比賽。
2005年共有兩支F1車隊被出售。米納爾迪被紅牛收購併更名為紅牛二隊,作為初級車隊以訓練有前途的年輕車手。寶馬與威廉士分手後,收購了沙巴並改名為寶馬沙巴。2006年1月26日,由日本前F1車手鈴木亞久里創建的超級亞久里加入2006年賽季。
賽季回顧
雷諾車隊的費蘭度·阿朗素在首三站的比賽已經取得了明顯領先的優勢,但是米高·舒麥加在聖馬加諾以及歐洲兩場比賽取得勝利,使到形勢上追回費蘭度·阿朗素不少分數,使今季的冠軍是費蘭度·阿朗素和米高·舒麥加之爭,由於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麥拿侖車隊受到多次意外影響了表現,車隊競爭只剩下法拉利車隊和雷諾車隊之爭。
到了中段,雷諾車隊的費蘭度·阿朗素連奪四場勝利,形勢大好,但米高·舒麥加其後連勝三場,加上雷諾車隊面對技術問題,車隊的分數逐漸拉近,加上費蘭度·阿朗素在意大利的比賽因引擎縮缸被迫退出,一度使車隊榜被法利拉車隊超越。在中國的比賽,雷諾的車隊排雖然超越法拉利車隊,但是費蘭度·阿朗素因為車輪問題,失去了領先十多秒的優勢,使車手排名費蘭度·阿朗素與米高·舒麥加併頭,只要在日本比賽,米高·舒麥加取得該站勝利的話,就可以提早成為冠軍,因為米高·舒麥加的勝利場數多於費蘭度·阿朗素,然而在日本的比賽,米高·舒麥加因引擎縮缸被迫退出,只要費蘭度·阿朗素再拿一分,可以成為冠軍。巴西的比賽中,米高·舒麥加開始不久,就要換車輪,最終只能得到第四名。最終費蘭度·阿朗素以13分的優勢取得車手榜的冠軍,而雷諾車隊以五分之差壓過法拉利車隊奪得車隊冠軍。
此外英國車手詹臣·畢頓在匈牙利的比賽取得了生涯中第一場勝利。另外表現出色的波蘭車手羅伯特·古碧沙只需要三場比賽,取得了一場桿位。
分站成績及積分榜
前八名車手可獲得分數。
註記:
-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註記:
-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