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7月英國政府危機
不信任危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2年7月英國政府危機(或稱2022年英國政府辭職潮、英國政壇地震)發生於2022年7月初。在副首席黨鞭克里斯托弗·平徹性醜聞爆發後,7月5日,財政大臣辛偉誠和衛生大臣賈偉德率先宣佈辭職[1],隨後內閣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政府高級官員辭職,同時有大量議員要求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辭職[2][3][4]。截至7月7日,已有60名約翰遜政府官員宣佈辭職,另外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高文浩被鮑里斯·約翰遜解除職務[5]。
7月7日,鮑里斯·約翰遜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與首相職務,但他將會暫時擔任看守內閣的首相直至保守黨選出新的黨魁並接任首相職務[6]。保守黨將於之後一周舉行會議並確定具體時間與議程[7]。2022年9月6日,鮑里斯·約翰遜離任英國首相,由新任保守黨領袖卓慧思接任。
Remove ads
背景
2022年7月5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承認在性騷擾延伸指控後任命國會議員、曾被人指控性騷擾的克里斯托弗·平徹擔任副黨鞭的角色是錯誤的決定之後,英國衛生大臣賈偉德和財政大臣瑞斯·薩納克宣佈辭職。兩人辭職後,眾多第二次約翰遜內閣政府許多初級部長和政務私人秘書(PPS)也辭職,其中大多數人認為約翰遜缺乏誠實和正直。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36名國會議員辭去了政府職務。這既是自1932年以來24小時內部長級辭職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有記錄以來此類辭職人數最多的一次。[8]
7月6日,約翰遜在出席首相答問環節時拒絕辭職。包括查學禮和彭黛玲在內的多位大臣呼籲約翰遜辭職。不過數碼文化傳媒及體育大臣杜慧詩[9]、李思銘[10]、夏漢士、莫孝傑、莉婭·尼奇[11]以及彼得·博恩等人[12]表態支持約翰遜。[13][14]
7月6日晚,內政大臣彭黛玲、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高文浩和運輸大臣夏博思再度敦促約翰遜下台。約翰遜重申自己不會下台[15],並且解除了高文浩的職務。[16][17]當天晚些時候,威爾斯事務大臣夏世民宣佈辭職。[18]不久後,英格蘭及威爾斯檢察總長柏斐文也呼籲約翰遜辭職。[19]
7月7日,多間英國傳媒引述消息指,鮑里斯·約翰遜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與首相職務,但他將會繼續擔任看守內閣的首相直至當年秋季保守黨舉行的黨代表大會。[20]隨後多位宣布辭職的內閣官員獲他人接任,其中祈國光獲任命為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莫孝傑任蘭加士打公爵領地事務大臣、柯維立任教育大臣,白樂彬任威爾斯事務大臣、沙利什·瓦拉任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安德魯·史提芬森任內閣不管部部長。[21]
多國政要回應約翰遜辭呈。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表示自己聽到消息後很難過,所有烏克蘭人都會感到同情,同時感謝約翰遜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支持烏克蘭。[22]俄羅斯總統普京新聞秘書德米特里·謝爾蓋耶域治·佩斯科夫表示約翰遜「不喜歡我們,我們也不喜歡他」。[23]美國總統喬·拜登表示約翰遜辭職不會影響英美同盟關係,希望繼任者能繼續支持烏克蘭,而白宮方面暫無回應。[24]
Remove ads
辭職官員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