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EMI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MI
Remove ads

EMI集團(英語:EMI Group Limited,簡稱EMI),原名「電子與音樂工業公司」(英語: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香港曾譯作「電氣音樂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國的的音樂製作及唱片公司,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其唱片部門及版權部門已於2012年分別被環球唱片索尼/聯合電視音樂出版領導的財團收購。

快速預覽 EMI Group Limited, 公司類型 ...
Remove ads

歷史

EMI於1931年3月成立,後來參與廣播,特別是提供了第一個電視發射機給BBC,在1961~1970年,EMI與披頭四樂隊合作出版了一些唱片。EMI在2006~2007兩年間虧損了2億6千萬英鎊,而在英國市佔率由16%大跌到9%。2007年8月,EMI被Terra Firma資金夥伴有限公司以32億英鎊買下。在此次大動作後,數個重要旗下台柱歌手出走,如電台司令保羅麥卡尼等。而滾石樂團也在2008年7月與環球唱片另簽了新約。

2007年,Terra Firma資金夥伴有限公司CEOGuy Hands宣布EMI將大幅裁撤約1500~2000名員工,約為EMI總員工數5500人的三分之一。此措施可望減少每年約2億英鎊的人事支出。

被收購

2011年11月12日,環球音樂索尼公司花旗集團手中以共41億美元收購了EMI的音樂業務[2],具體為環球音樂以19億美元購得所有EMI錄製的音樂唱片,索尼公司以22億美元購得EMI的出版發行部,美國以及歐洲反壟斷監管機構批准了此次收購。[3]

2012年6月30日,索尼與米高·積遜各持50%股權的合資公司Sony/ATV以22億美元收購EMI,Sony/ATV將擁有EMI的200多萬首歌曲版權。[2]

集團其他業務

  • EMI音樂版權
  • EMI基督教音樂
  • EMI電影
  • EMI Televisa Music英語EMI Televisa Music

其他海外地區業務

歐洲

  • EMI奧地利
  • EMI比利時
  • EMI捷克
  • EMI丹麥
  • EMI法國
  • EMI德國
  • EMI希臘
  • EMI意大利
  • EMI荷蘭

太平洋

  • EMI新西蘭

北美洲

  • EMI加拿大

南美洲

  • EMI阿根廷
  • EMI巴西
  • EMI墨西哥

澳洲

  • EMI澳大利亞

亞洲

旗下藝人

西洋

  • 梅 伊斯特 (May East)

東洋

華語

2008年3月,市場傳出EMI將結束亞洲地區業務,最終在同年中將台灣百代音樂步升大風大中華地區業務售予香港金牌娛樂並合併為金牌大風(該公司其後再在2010年初被商人龐維仁旗下之「太平洋資本投資」收購),而其他EMI音像產品之代理發行權仍交由金牌大風公司負責。2011年美國環球音樂併購EMI後,EMI音像產品及版權正式交由各地區環球音樂管理。2014年6月,環球音樂以旗下音樂子品牌之名,重新將EMI品牌引進華語樂壇,由張惠妹擔任大中華區品牌總監,唯過往台灣百代音樂旗下歌手的歌曲和專輯版權乃歸華納音樂所有。2021年8月16日,環球唱片中國啟動多廠牌運營戰略,EMI中國為旗下廠牌之一。

旗下藝人參見:百代唱片 (台灣)#旗下藝人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