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leasure (蔡依林專輯)
蔡依林2025年錄音室專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Pleasure》是臺灣歌手蔡依林的第15張原創錄音室專輯,由華納音樂和凌時差音樂於2025年7月25日發行。專輯以「七宗罪」為核心概念,深入探討慾望的多種面向,傳達「慾望不是原罪,而是人性中美麗又脆弱的本能」的理念。
Remove ads
背景
2024年10月15日,蔡依林出席在臺北舉辦的百富品牌活動,期間透露新專輯已有六首歌曲完成錄製,並表示計劃於翌年上半年發行[1]。2024年12月11日,蔡依林出席臺北的范倫鐵諾活動時進一步表示,希望能在翌年春季推出新專輯,並預告專輯預計將收錄11首曲目[2]。2024年12月14日,媒體報導蔡依林預計於2025年3月發行新專輯[3],對此其經紀人回應:「這次新專輯跟演唱會是同步發想設計的,時程還在規劃中,有確認訊息會再跟大家報告。[4]」
2025年4月2日,蔡依林出席於上海舉辦的MAC活動時透露,近期曾前往洛杉磯拍攝新專輯封面及MV,並宣布專輯將於同年5月發行。談及專輯風格時,蔡依林表示,此次的概念與製作選擇皆相當大膽,為過去從未嘗試過的方向,「這是我會想要涉略的東西。」她補充道:「這次的妝容也滿不一樣的,會滿貼合整個專輯想呈現的角色或是在歌詞中會出現的東西。[5]」
創作和錄製
《Layers》作為專輯的開場曲,由蔡依林在創作營中提出「潛入身體、潛入無意識」的概念,透過多層語言和視角的交錯,營造出類似電影《全面啟動》中意識層層遞進的氛圍。《The Divine Comedy: Purgatorio》及《Seven》靈感來自《木蘭詩》,並結合煉獄意象,探討七宗罪主題。歌曲採用歌劇式唱腔,由吳青峰參與創作,編曲風格呈現演唱會開場的氛圍。
《Pleasure》為專輯首波主打,主題從性愉悅延伸至創作帶來的滿足和共鳴。歌詞中的「That's my pleasure」同時象徵個人愉悅和對觀眾回饋的感謝。《Safari》描繪一個真實、無濾鏡的世界,象徵在演唱會場景中透過身體語言進行交流的慶典氛圍。《Inside Out》由蔡依林和剃刀蔣團隊共同創作,風格輕快,偏向女團曲風。
《Woman's Work》則探討社會對女性在年齡和生育等方面的期待和壓力,歌詞傳達對性別框架的反思和批判。《Pillow》以自我對話為主軸,歌詞含有暗示性文字。第二波主打《DIY》聚焦身體探索,蔡依林以身體為聖壇的比喻,透過探索身體以認識自我愉悅和痛苦。該曲歷經34次編曲修改、10個版本的母帶製作,最終版本由蔡依林透過塔羅牌協助下決定。
《Hush Little Baby》為一段簡短的晚安曲,獻給歌迷。《我超會》和陳綺貞合作,旨在重新定義「好女孩」形象,傳達女性可自由表達和享受生活的理念。《Fish Love》靈感來自一部關於愛情的紀錄片,傳達「愛是給予而非索求」的觀點,為專輯中首支由蔡依林親自填詞的作品,創作背景歷經創作低潮期和獲得金曲獎入圍的鼓舞。《Bloody Mary》從消費主義出發,延伸至對女性所處社會框架的反思和掙脫[6]。
Remove ads
標題和主題

專輯以七宗罪為主題,探討慾望的多重面向,並強調「慾望不是原罪」,而是一種美麗且脆弱的人性本能。蔡依林於2022年觀看一部紀錄片後,對「Pleasure」這一概念產生濃厚興趣,進而透過專輯創作回應並思考自身對於快樂本質的疑問。專輯共收錄11首歌曲,深入剖析慾望的不同層面[7]。
蔡依林選擇「Pleasure」作為專輯名稱,意在正視和討論人們對慾望和愉悅的感受。她認為社會常對這些需求抱持偏見,甚至避而不談。透過這張專輯,她希望坦誠面對自己的慾望,並打破對女性角色和慾望的刻板印象[8]。
封面和裝幀
專輯分為兩個版本:「七罪花園版」和「愉悅重生版」,以視覺呈現「罪與慾」的雙重主題,兩種版本視覺由The Squared Division創意統籌,裝幀設計由Special Offer, Inc.操刀。
「七罪花園版」靈感來自中世紀神秘咒語書,結合古老傳說及神話元素,設計七款封面,象徵七宗罪,展現人性陰暗面和禁忌之美。視覺由韓國攝影師Cho Gi-seok執導,作品中巧妙融入蘋果和玫瑰等象徵欲望的符號,營造中世紀花園般的隱秘氛圍[9]。
「愉悅重生版」則由美國多媒體藝術家Brian Ziff拍攝,該版本在美國完成七套造型拍攝,蔡依林化身女祭司,站立於末世神話高塔之巔,運用戲劇化光影塑造神祇形象。其中一組「金屬化脊椎」造型象徵由脆弱轉化為堅韌的蛻變,整體裝幀設計則以「煉獄之門」和「神諭之書」為意象,象徵對未知的探索和內省[10]。
發行和宣傳
2025年7月15日,蔡依林宣布專輯將於同月25日下午3點全球數位發行,實體專輯則將於同月16日中午12點開放預購。專輯將推出兩種版本:「愉悅重生版」和「七罪花園版」,其中「愉悅重生版」將於9月2日發行,「七罪花園版」則將於9月26日發行。此外,蔡依林亦將於同月22日舉辦名為「Pleasure Wonderland」的專輯搶聽會,並在活動中親自分享創作歷程[11]。
首支單曲《Pleasure》於2025年5月28日凌晨發行後,一小時即登上KKBox綜合新歌即時榜冠軍,YouTube Music播放量在同日上午10點前亦接近10萬次[12]。單曲在首日取得騰訊音樂由你榜的日榜第一名[13],隨後亦在KKBox臺灣日榜、KKBox新加坡日榜、Apple Music臺灣熱門歌曲榜、iTunes臺灣熱門歌曲榜取得第一名的成績[14]。此外,單曲在《告示牌》臺灣歌曲榜和騰訊由你榜均獲得週榜第二名的最高成績[15][16]。該單曲的MV於同年6月6日首播[17]。MV由Christian Breslauer執導,於美國荷里活環球影城拍攝,並包下三座攝影棚打造六個場景。MV以七宗罪為主題概念,蔡依林一人分飾六個角色,亦結合舞蹈和武打動作[18]。MV後製階段歷時兩個月,動員多組荷里活視覺特效團隊完成[19]。
Remove ads
2025年6月21日,蔡依林於2025年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上擔任壓軸演出,首度演唱歌曲《Pleasure》[22]。 2025年7月25日,蔡依林作為江蘇衛視「打歌2025」節目召集人,以打歌範本身份,首度於內地熒幕演出當日正式發行的新專輯「Pleasure」的主打歌之「Pleasure」。
2025年4月28日,《鏡週刊》報導蔡依林計劃展開全新巡迴演唱會,並預定於同年12月在臺北大巨蛋舉辦8場演出,時間橫跨耶誕節至跨年。這將是她首次登上臺北大巨蛋舞臺,並成為首位在該場館連續舉辦8場演唱會的女歌手。每場預計可容納約4萬名觀眾,總觀演人次可達32萬人[23]。
商業表現
專輯在12小時內在QQ音樂銷量突破10萬,為最快達成「三白金唱片」認證的港台女歌手,並在首日取得QQ音樂暢銷日榜第一名[24]。
曲目
Remove ads
幕後人員
曲目 #1
- Nick Lee—製作人、配唱製作人、編曲人
- Ross Golan—聯合製作人、配唱製作人
- 蔡依林—配唱製作人、和聲
- Jenna Andrews—和聲編寫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Xavier Daniel—人聲錄音師
- Josh Gudwin—混音師
曲目 #2
- 陳星翰—製作人、編曲人
- 蔡依林—製作人
- 鄭人豪—編曲人
- Richard Craker—編曲人
- Morrison Ma—編曲人
- CYH—編曲人
- 韋恩林—編曲人
曲目 #3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陳星翰—製作人、編曲人
- Richard Craker—製作人、配唱製作人、編曲人
- 鄭人豪—編曲人
- Morrison Ma—編曲人
- CYH—編曲人
曲目 #4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陳星翰—製作人、編曲人
- Richard Craker—製作人、編曲人
- 鄭人豪—編曲人
- Morrison Ma—編曲人
- CYH—編曲人
- 林頡—製作助理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Jon Castelli—混音師
- Dale Becker—母帶後期處理師
曲目 #5
- Ojivolta—製作人、編曲人
- 蔡依林—配唱製作人、和聲
- Keith Sorrells—配唱製作人
- Jenna Andrews—和聲編寫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王永鈞—人聲錄音師
- Xavier Daniel—人聲錄音師
- Jon Castelli—混音師
曲目 #6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Ivnt—編曲人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Phil Tan—混音師
曲目 #7
- Jenna Andrews—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編寫
- Stephen Eric Kirk—製作人、編曲人
- 蔡依林—配唱製作人、和聲、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王永鈞—人聲錄音師
- Xavier Daniel—人聲錄音師
- Josh Gudwin—混音師
曲目 #8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Josh Cumbee—編曲人、編程、鍵盤、電結他、電貝斯、其他工程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Josh Gudwin—混音師
曲目 #9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陳星翰—製作人、編曲人
- Richard Craker—製作人、編曲人
- 鄭人豪—編曲人
- Morrison Ma—編曲人
- CYH—編曲人
- Jackson Dimiglio-Wood—編曲人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Phil Tan—混音師
- Dale Becker—母帶後期處理師
曲目 #10
- 蔡依林—製作人
- 陳星翰—製作人
- 呂諾—編曲人
- 韋恩林—編曲人
曲目 #11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陳星翰—製作人、編曲人
- Richard Craker—製作人、編曲人
- 鄭人豪—編曲人
- Morrison Ma—編曲人
- CYH—編曲人
- Jackson Dimiglio-Wood—編曲人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Phil Tan—混音師
曲目 #12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陳星翰—製作人、編曲人
- Richard Craker—配唱製作人
- 鄭人豪—編曲人
- Morrison Ma—編曲人
- CYH—編曲人
- Tom Martin—編曲人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Josh Gudwin—混音師
曲目 #13
- 蔡依林—製作人、配唱製作人、和聲、和聲編寫
- 陳星翰—製作人、編曲人
- CYH—編曲人
- Morrison Ma—編曲人
- 陳文駿—人聲錄音師
- Jon Castelli—混音師
Remove ads
發行歷史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