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40號潛艇 (191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40號潛艇(德語:SM U 40[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潛艇或稱U艇。它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4年10月22日下水,至1915年2月14日交付使用。U-40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艇之一,但在其僅有的一次巡邏中,並無取得任何戰果。1915年6月23日,該艇在蘇格蘭邊區的艾茅斯附近海面遭英國潛艇C24號擊沉,共造成32名船員陣亡。
Remove ads
設計
U-40號為雙殼遠洋潛艇,在尺寸上類似於U-23至U-30型,僅在推進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國海軍將其視為非常優秀的公海艦艇,具有適中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2]
艇只的全長和耐壓殼體長分別為64.70米和52.36米;舷寬6.32米,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米;有7.68米的總高和3.56米的吃水深度。艇只的總排水量達971噸;其中水上為685噸,水下為878噸。[2]
U-40號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日耳曼尼亞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米長螺旋槳,從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6.4節(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為每小時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潛航深度為50米。[2]
艇只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合共6枚魚雷。此外,U-40號於1915年還增配了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31名水兵。[2]
Remove ads
歷史
U-40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2年6月12日向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它自1913年4月3日開始鋪設龍骨,1914年10月22日下水,至1915年2月14日在首任暨唯一一任艇長、海軍上尉格哈特·菲爾布林格的指揮下正式入役,並被編入駐黑爾戈蘭島的第二潛艇區艦隊。[1]
U-40號僅進行了一次巡邏,期間於1915年6月23日上午在蘇格蘭邊區的艾茅斯對開40哩(64公里)的海面上截停了英國拖網漁船塔拉納基號(Taranaki)。後者實際上是一艘經過偽裝的Q船,並通過聯合拖纜和電話電纜與水下的潛艇C24號保持聯繫。當U-40號看起來已控制拖網漁船後,塔拉納基號打電話向C24號報告了情況。然而,當C24號試圖滑脫拖纜時,釋放裝置失靈了,C24號不得不在艇艏掛着100噚(180米)長的鏈條來調整到攻擊陣位。其艇長、海軍中尉弗雷德里克·亨利·泰勒設法調整了艇身,以避免鏈條纏住螺旋槳,並發射了一枚魚雷擊中U-40號艇舯。德國U艇立即沉沒,並造成32名船員陣亡,僅餘當時身處司令塔內的艇長、值更官和大副等三個人倖存,被塔拉納基號救起。[3]
沉沒的地點報道各不相同。一些資料聲稱它位於「距鴨巴甸東南50海里(93公里)處」,[4]另有來源則表示是在「福斯灣以東」。[5]然而,至2009年3月,蘇格蘭的海事探索(Marine Quest)公司宣布,他們的潛水員在蘇格蘭伯立克郡的艾茅斯附近約40海里處發現了U-40號的殘骸,[6]「距離記錄的沉沒地點只有幾哩」。具體的位置則未公布。[7]
Remove ads
影響
將潛艇與其拖曳的漁船搭配為「潛艇陷阱」所取得的戰果十分有限。英國海軍依靠這種搭配僅成功擊沉過兩艘德國U艇——除U-40號之外,只有U-23號。[8]U-23號的倖存者在英國被粗心大意地與被拘留的德國人關押在一起,後者於1915年夏末被遣返回德國。根據他們在國內提供的信息,德國海軍適應了這種詭計——英國的拖網漁船此後幾乎都被當作「誘餌船」對待。至1918年,已有675艘漁船沉沒,共434名漁民喪生。[9]即便使用了其他類型的Q船——例如懸掛非交戰國的旗幟作掩護的武裝商船(見U-36號)——相關戰果也很難證明此類船隻的使用是成功的:偽裝船共擊沉11艘潛艇,但自身的損失卻是76艘。[10]英國海軍遂決定自1917年起停用Q船。
註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