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巴士14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龙巴士14线是由九巴营运的一条香港九龙巴士路线,来往鲤鱼门邨及中港码头。
Remove ads
历史
- 1967年9月24日:本线投入服务,来往油塘及佐敦道码头,是香港首条“半直通路线”。
- 1968年初期:本线总站迁往欣荣街(现时总站的位置附近)。
- 1973年9月16日:本线总站由欣荣街迁往新落成、位于高朗道的油塘(高超道)巴士总站。
- 1982年8月8日:本线取消“半直通路线”模式运作,于牛头角励业街至九龙城间加设车站。
- 1989年12月10日:本线总站由佐敦道码头迁往新落成的中港城公共运输交汇处,来回程改经广东道,方便九龙东和九龙城区的居民接驳过境航线及往来尖沙咀西部。
- 1992年10月29日:增派空调巴士行走。
- 1995年12月7日:因高俊苑入伙及油塘邨进行重建,本线来回程改经高超道北段。
- 1998年6月22日:本线总站由中港城公共运输交汇处迁往九龙站公共运输交汇处,方便乘客转乘铁路前往机场及大屿山。往九龙站方向改经D11路、SR7路及站内通道;往油塘方向途经站内通道、临时连接路、D12路、P1路、SR4路及广东道返回原线。
- 1998年11月1日:沿线乘客投诉本线改往九龙站后,没有替代路线前往中港城一带,故于当日起由九龙站迁回中港城公共运输交汇处,不再途经九龙站。
- 1998年11月30日:油塘(高超道)巴士总站与高超道邨进行重建需要永久封闭,本线总站迁往高超道北行近高怡邨。
- 1999年9月15日:本线总站由高怡邨迁往欣荣街临时巴士总站,待正式总站落成后再作搬迁。
- 2011年9月10日:提升至全空调服务[1]。
- 2012年7月2日:油塘总站迁至大本型地下的油塘公共运输交汇处。
- 2015年9月5日:增设到站时间预报。[2]
- 2016年5月15日:油塘总站迁往鲤鱼门邨公共运输交汇处[3][4]。
- 2018年5月5日:往油塘方向改经观塘道行车隧道,不停观塘站总站。[5]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7.8
|
乘客登上本线巴士后150分钟内以同一张八达通卡转乘以下路线,或从以下路线登车后150分钟内以同一张八达通卡转乘本线,次程可获车资折扣优惠:
- 14往鲤鱼门邨 → 98、98A或296A往将军澳
- 98、98A或296A往观塘 → 14往中港码头
- 14←→2A、6D,次程可获$4.2折扣优惠:
- 14 ↔ 14S,次程可获$1折扣优惠:
- 14往油塘 → 14S往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
- 14S往油塘 → 14往中港码头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现时本线及14X线合共获派14辆12米Enviro500 MMC(ATENU)行走本线。
行车路线
鲤鱼门邨开经:欣荣街、茶果岭道、高超道、油塘公共运输交汇处、高超道、鲤鱼门道、观塘道、观塘道下通道、观塘道、太子道东、太子道西、马头涌道、马头围道、漆咸道北、漆咸道南、加士居道、佐敦道及广东道。
中港码头开经:广东道、佐敦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南、漆咸道北、马头围道、马头涌道、太子道西、太子道东、观塘道、观塘道下通道、观塘道、鲤鱼门道、蓝田公共运输交汇处、鲤鱼门道、高超道及欣荣街。

Remove ads
客量
自港铁油塘站于2002年启用后,油塘来往佐敦乘搭港铁较快捷,此路线客源改以流水客为主,加上与多条班次频密的路线重叠,以及有14X提供特快前往佐敦的服务,导致客量只属一般。
参考资料及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