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列宁式政党

主要共产主义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列寧式政黨
Remove ads

列宁式政党是指根据苏联开国元勋暨首任最高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的理念,组织的具有革命色彩的政党。这种政党采用层级化组织的方式运作,设有一层又一层的权力机构以确保命令能够贯彻执行,这一模式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民主集中制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民主集权制)。其重要特征即是在塑造代议制民主体制的过程中,相当容易形成党国体制,部分列宁式政党所执政的国家还存在“卫星党”作为民主装饰。20世纪仿效苏联共产党建立的各国共产党组织,基本上皆以这种方式运作;部分曾受到苏共影响的前苏联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亦保有相当的列宁式政党特征。

Thumb
印有弗拉基米尔·列宁头像的苏联共产党标志

概述

列宁式政党的理念起源于列宁主义,典型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领导决策集团,而决策集团通常仅有数人。形式上,党中央会借由党代表会议倾听基层党员的意见,但实际运作上仍是由党中央的领导阶层号令全党,而非由下而上反映决策。由于采取高度的中央集权,为确保党的决策能够被贯彻执行,因此会强调需要服从上级。

列宁式政党的另一个特色是“以党领政”。与重视权力分立的传统民主思想相反,列宁主义认为国家权力必需集中而不得分散,因此容易导致一党专政的情形,最终演变为党国体制[1]。同时,为了巩固决策阶层的正当性基础,此类政党通常会树立领袖的伟大形象、并强调特定的政治主张,以凝聚党员的认同。以共产党为例,一般是设立总书记作为实质上的最高领袖,并且强调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进行思想灌输,再借由政治局、中央常务委员会、党代表大会等层层组织以严格把关。像是中国共产党,由下至上依序设置了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Remove ads

列宁式政党列表

现今存在的列宁式政党

更多信息 旗帜或标志, 政党名称 ...

过去存在的列宁式政党

更多信息 旗帜或标志, 政党名称 ...
Remove ads

其他

中国大陆时期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首任总理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组织改造,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提出以苏联共产党的模式改组国民党,实行以党领政、建立党政领导军队的体制。同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以仿效苏共组织的方式,设立决策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当中再选出数名常务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简称中常会),确立其层级化的列宁式政党特征。

迁台后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至1987年解严之前中国国民党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组织形式,并与如同共产主义国家般实行党国体制。直到李登辉总统执政时期,才顺应民主化浪潮进行政治改革,兼任党主席的李登辉顺势推行党内民主,并于2001年起首度确立党主席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至此才改变了其专制本质。故有论者认为,国民党进行了一连串组织改造工作后,仅在形式上仍保留列宁式政党的特征,实质上已为民主政党[2]

现今中国国民党的运作体制,由党员选举产生党代表,再由党代表所组成的“全国代表大会”(全代会)选举出数十名“中央委员”,组织“中央委员会”为党的决策机关;中央委员再互选产生常务委员组成“中央常务委员会”(中常会),为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党主席则由党员直选产生,执政时党主席可由总统直接兼任。另外,在党务行政上也采取类似政党政治的轮替制度,党务主管及干部由党主席任命,并同其一并进退。

民主进步党自创党以来一直都是民主政党,但其成立之初因曾参考中国国民党的组织设置[3][4],因此在形式上具备了某些列宁式政党的特色[5][6][7],例如层级化的决策组织:党代表组成的全代会选举出“中央执行委员”(中执委),中执会再选出“中央常务委员”(中常委),党主席则由党员直选产生,执政时得由总统兼任;与国民党几乎完全相似。不过,民进党的地方党部主委并非如同国民党由党主席指派,而系由党部自行选举产生。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