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朝宗正卿、宗师中大夫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汪士铎《南北史补志未刊稿·职官志第二》:“四曰宗正……后魏有宗正卿、少卿;北齐太宗正寺掌宗室属籍、皇子、王国诸王、诸长公主家。后周有宗师中大夫,属大冢宰。”今据《魏书》、《北齐书》、《周书》作此表,在位年数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计算。
宗正卿
《魏书·卷十·孝庄纪第十》载:“(永安三年)冬十月癸卯朔,封安南将军、大鸿胪卿元宝炬为南阳王,大宗正卿、汝阳县开国公元脩为平阳王,通直散骑常侍、龙骧将军、新阳县开国伯元诞为昌乐王。”
| 序次 | 爵位 | 姓名 | 在位年数 | 在位时间 | 皇帝 |
| 北魏宗正卿(386年-535年) | |||||
| 1 | 东平公 | 拓跋娥清 | 不详 | 太武帝年间 | 魏太武帝 |
| 2 | 魏县宣侯 | 杜铨 | 不详 | 太武帝年间 | 魏太武帝 |
| 3 | 南平安王 | 拓跋霄 | 不详 | 孝文帝年间 | 魏孝文帝 |
| 4大 | 中山献武王 | 元英 | 不详 | 孝文帝年间 | 魏孝文帝 |
| 5 | 东光灵侯 | 高祐 | 不详 | 497年后 | 魏孝文帝 |
| 6 | 淮阴威侯 | 元丽 | 不详 | 正始年间前 | 魏宣武帝 |
| 7大 | 广平王[1] | 元匡 | 不详 | 宣武帝年间 | 魏宣武帝 |
| 8 | 广平王[1] | 元匡 | 不详 | 宣武帝年间 | 魏宣武帝 |
| 9 | 无[2] | 元树 | 不详 | 宣武帝年间 | 魏宣武帝 |
| 10 | 章武武庄王 | 元融 | 不详 | 孝明帝年间 | 魏孝明帝 |
| 11 | 无[3] | 李世哲 | 不详 | 孝明帝年间 | 魏孝明帝 |
| 12 | 无[4] | 元罗 | 不详 | 孝庄帝年间前 | |
| 13大 | 无[5] | 元顼 | 不详 | 孝庄帝年间前 | |
| 14 | 无[6] | 元谌 | 不详 | 孝庄帝年间前 | |
| 15 | 北海王[7] | 元颢 | 不详 | 528年前 | |
| 16 | 东燕县男 | 元汎略 | 不详 | 528年前 | |
| 17 | 汝阳县公[8] | 元修 | 1年 | 528年 | 魏孝庄帝 |
| 18大 | 南阳王[9] | 元宝炬 | 1年 | 530年 | 魏孝庄帝 |
| 东魏宗正卿(534年-550年) | |||||
| 1 | 咸阳王[10] | 元坦 | 不详 | 孝静帝年间 | 魏孝静帝 |
| 2兼 | 临淮王 | 元孝友 | 不详 | 537年-? | 魏孝静帝 |
| 3 | 无 | 元寿 | 不详 | 元象年间 | 魏孝静帝 |
| 西魏宗正卿无考。 | |||||
| 北齐宗正卿(550年-577年) | |||||
| 1 | 无[11] | 高德政 | 不详 | 天保年间 | 齐文宣帝 |
| 2大 | 赵郡王 | 高叡 | 不详 | 武成帝年间 | 齐武成帝 |
| 3 | 赵郡王 | 高叡 | 不详 | 武成帝年间 | 齐武成帝 |
| 北周无宗正卿。 | |||||
Remove ads
宗师中大夫
《周书·卷十·列传第二》载:“(宇文)胄少而孤贫,颇有干略。……授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袭爵邵公。寻除宗师中大夫……”
| 序次 | 爵位 | 姓名 | 在位年数 | 在位时间 | 皇帝 |
|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无宗师中大夫。 | |||||
| 北周宗师中大夫(557年-581年) | |||||
| 1 | 永昌郡公[12] | 宇文椿 | 不详 | 保定年间 | 周武帝 |
| 2 | 大宁郡公[13] | 宇文兴 | 不详 | 565年-? | 周武帝 |
| 3 | 邵国公[14] | 宇文胄 | 不详 | 天和年间 | 周武帝 |
| 4 | 杞国公 | 宇文亮 | 不详 | 天和年间 | 周武帝 |
| 5 | 无[15] | 宇文孝伯 | 不详 | 建德年间 | 周武帝 |
注释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