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葛城市
位於日本奈良縣西部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葛城市(日语:葛城市/かつらぎし Katsuragi shi)是位于日本奈良县西部的城市,西侧与大阪府接壤。辖区位于葛城山至二上山之间山脉的东麓,越过山即为大阪府。东北侧与大和高田市接邻,因此两地的经济联系关系较强。
葛城市因位于奈良盆地内,冬天结霜时气温寒冷、夏天湿度高,全年少雨。市内过去曾有应对缺水的池塘,现因从吉野川引水已能满足供给而不再使用。
当地基本为农村地区,为二轮菊的主要产地;过去曾经以农家的家庭代工而大量生产メリヤス布和袜,但现已衰退。目前由于邻近大阪府和大和高田市,也逐渐发展为这两地的通勤城镇。
Remove ads
人口
![]() | ||||||||||||||||||||||||||||||||||
葛城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葛城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
■紫色是葛城市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
葛城市人口变化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市名由来及用字
城市名称“葛城”源自于过去的旧地名葛城,“葛城”也是周边区域的广域地名,位于现在辖内南部的忍海地区被认为可能是过去“葛城”的中心区域。
日本在2000年发布的《表外汉字字体表》中,取下部从“匃”的“葛”作为“葛”的标准字体。位于东京都的“葛飾区”和奈良县的“北葛城郡”所使用的“葛”都是采用此标准字体。
但葛城市官方所使用的“葛”则是采用扩张新字体,与“渴”简化作“渇”类似,“葛”的下部简作“匂”。这是由于2003年新庄町和当麻町在规划合并工作时,因为当时电脑操作系统以Windows XP及更早的Windows版本为主,在当时操作系统中“葛”下面显示作“匂”,在进行合并规划时考虑到未来电脑作业的方便,决定采用当时电脑中普遍使用的“葛”作为正式名称的字体。[2]
但没想到日本经济产业省接着在2004年就公布了新的JIS X 0213:2004标准,将电脑使用的字形更改为标准字体,因此在电脑中,修正后的“葛”的下部作“匃”[3],在这之后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及之后的版本都采用了新的标准,也造成今天用字不同的差异。虽然有字体的差异,但葛城市政府已表示不会因字体原因而拒绝行政手续的办理。[2]
Remove ads
历史
现在的葛城市辖区过去在令制国时代属于大和国,大部分区域都属于葛下郡,仅最南部的区域属于忍海郡,南部区域在11世纪后曾经由布施氏所支配直到16世纪丰臣秀吉时代。[4]
江户时代后,北部区域大多为郡山藩领地,南部则多属大和新庄藩(后来更名为栉罗藩),此外也有少部分区域属于壬生藩和旗本领。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这些区域曾先后隶属奈良县、郡山县、壬生县、栉罗县、堺县、大阪府,最后在1887年奈良县重新恢复设立后,才再次隶属于奈良县。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葛城市辖区在当时分属:新庄村、忍海村、磐城村、当麻村共四个行政区划。新庄村先在1923年升格为新庄町,而后在1956年将忍海村并入;同样在1956年,磐城村和当麻村整并为当麻村,之后再1966年于升格为当麻町。[5][6]
行政
目前为止葛城市政府并未设置主要的市政府办公场所,而是同时存在新庄厅舍和当麻厅舍两个办公场所,主要是因为在合并之时,市政府是直接延续使用合并前的旧新庄町公所厅舍和旧当麻町公所厅舍。
历任首长
交通
近畿日本铁道南大阪线以南北纵贯辖区东部,并在尺土车站向南延伸御所线进入御所市。同时西日本旅客铁道和歌山线也以南北向穿过辖区东部区域,两条铁路路线在市区附近分别设有近铁新庄车站和大和新庄车站,但由于南大阪线可用于往返大阪市区的通勤,运量远高于和歌山线,因此近铁新庄车站才是辖内的主要车站。
-
大和新庄车站
-
当麻寺车站
-
尺土车站
-
近铁新庄车站
-
忍海车站
- 快速道路
观光资源

位于辖内北部的当麻寺以公元8世纪的中将姫传说和当麻曼荼罗广为人知,现今常成为各种戏曲的题材。
位于市中心的葛城市历史博物馆则以葛城市的历史为主题,主要展出包括当地古代豪族葛城氏、葛城山周边的山岳寺院、自大阪通往此地的竹内街道的相关资料。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