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振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振宗(1892年—1951年10月8日),字晔璿[1]:103,中华民国(台湾)政治人物,台东县人,基督徒[2]:101。曾于台湾日治时期担任台东街协议会员、制糖会社雇员、台东街助役、台东警务课嘱托、行政司法代书等职[3]。1950年担任第一届民选台东县县长。惟1951年10月即逝世,在任不足一年。

生平
陈振宗的父系祖先于满清时代渡海来台,同治末年,其父陈开勋随军队移驻台东。光绪十八年(1892年)陈振宗出生,幼年就读台东公学校,1907年毕业[1]:103,同年进入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乙科,1911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都銮公学校、台东公学校[1]:103,1917年辞去教职,往公职发展,进入台东制糖株式会社工作,任甘蔗品评会事务委员[1]:103,同年7月于鹿野移民村完成《阿美语稿》,受到台湾劝业共进会表扬[1]:103。1919年离开台东制糖株式会社,担任广乡产业株式会社台东支店长,一年多后辞职[1]:103,1920年任台东街协议会员、台东街助役[1]:103。1924年间,先后担任台东厅第三种所得税调查委员、通译事务嘱托、庶务课、警务课警务系、税务课征收系、调停课等职,并于同年获台湾总督府颁授绅章[1]:103。台东街助役任期满后,转任台东厅通译。因其担任台东街协议会员著有劳绩,于1935年获总督府颁奖表扬,同年被推举为台东商业协会代表,出席全岛实业大会[1]:104。
由于其父系祖先与当地八社族的原住民女子通婚。所以陈振宗除了台语外,还通晓数种原住民语。此外,他与平地人社会有良好的关系,在原住民也有酋长级的地位。[4]:337[5]:58陈振宗也曾在初鹿部落创立“斑鸠农场”,占地200甲,园内栽种甘蔗、水果等作物,他在公余时间常至此处休闲[1]:103。
1946年,陈振宗当选台东县参议会议员,并获推举为议长。1947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台湾省代表,赴南京参加国民大会[4]:337[1]:103,并同时当选台湾省参议会议员,兼任台东县农会理事长、宪政督导会委员、台东新报社社长、台湾省农会理事等职[1]:104。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3月14日,台东县参议会议员在台东县政府召开大会,成立“台东县时局处理委员会”,推选陈振宗担任主任委员[6]:96。1950年受聘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委员[1]:103,同年参选首届台东县县长选举,当选台东县第一届民选县长,同年11月16日到台东县政府就职,并举行接事典礼[7]。
1951年10月8日,陈振宗因积劳成疾,在下午1点35分于台东县长官邸逝世,死因是心脏病[8],死后葬于斑鸠农场[9]。
Remove ads
纪念
- 1951年10月13日上午9点,各界为陈振宗举行公祭仪式[10]。
- 为纪念陈振宗生前对地方的贡献,台东仕绅于1955年建立纪念碑。纪念碑在1955年1月3日进行揭幕仪式,并于上午10点举行棒球比赛以及篮球比赛[11]。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