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50年—1951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
第1屆中華民國(臺灣省)縣市長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50年-1951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是台湾战后时期地方自治的开始,在蒋中正于1950年3月宣布“复行视事”回任总统、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即由留学美国的政治学博士、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的吴国桢推动。

无党籍人士。
不在选举范围的台湾省阳明山管理局。


1950年4月,刚迁至台湾的中华民国行政院在《省县自治通则》尚未完成立法的情况下,颁布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宣示将在台湾省实施地方自治选举。这项全台首届县市长选举将台湾省各县市分成八期办理,共选出县市长21人,任期3年。投票作业于1950年8月12日至1951年7月29日期间在全台湾省各地投票所进行,投票率高达79.6%。最后,在21位县市长席次中,花莲县县长选举由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杨仲鲸胜出,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等3席由无党籍人士赢得,而其余17席皆由中国国民党取得。不少这次选举的当选人与参选人成了各县市地方派系形成的代表人物。
当时参与选务工作的省民政厅长杨肇嘉曾说“值得我人庆幸的是此次人民对选举的踊跃,秩序的严守,投票率之高...实可以说是成功!”[1]至于省级自治,晚年杨肇嘉回顾时说明当时为了动员戡乱,所以只有实施“半自治制”:仅由县市议员间接选出“临时性”的省议员,组成省议会;省长则暂不选举。[2]
这是继日治时期1935年与1939年的台湾头两次地方选举后再度举行以全台为规模之选举,也是第一次不限资格的普选,自此定期举行的改选与1954年起的台湾省议会议员选举也为尔后的党外运动提供平台,奠定了日后1969年首次国会议员增补选、1991年-1992年国会在台全面定期改选、1994年首次省长暨直辖市长选举、1996年总统及副总统在台直接民选、2004年公民投票等民主化进程的基础。[3][4][5][6][7][8][9][10][11]
Remove ads
选举方式
依照《台湾省县市长选举罢免规程》规定:[12]
- 须有全县市过半数公民出席投票,得票超过投票总数之过半数者为当选。
- 选举结果,无人当选时,应就得票较多之前两名候选人,于20日内举行第二次投票,以得票较多者为当选。
- 票数相同时,再以抽签定之。
选举起讫日期
台湾省县市长选举起讫日期表:[13]
Remove ads
选举统计
候选人党籍统计:[14]
- 表格统计依据各县长选举事务所原先公布之正式候选人名单,并包括投票前退出竞选者。
Remove ads
各轮投票最高票候选人:
Remove ads
选举结果地理分布:
第一期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Remove ads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台东县首任民选县长陈振宗任职不及一年病逝,台东县长一职因而在1952年举行补选。
- 候选人名单
国民党推出了台东县议长吴金玉参选县长补选,在一人参选下最终当选。
- 投票结果
第二期
- 候选人名单
- 选举过程
国民党提名木材富商林金标,无党籍人士则出现台中一中毕业的律师杨基先,以及西屯人廖朝舟。杨基先邀请曾任台中市台湾新闻社记者多年的巫永福为其助选。据巫永福回忆,杨基先极有人望,竞选经费都是热烈支持者的捐款。本来可以在第一次投票当选。然而开票时被作废票八千多票,遂举行第二次投票。[15]林金标则获得国民党党方的大力支持。据林金标回忆,当时国民党要求党员拉50票,要写下姓名、住址、盖私章,结果引起了选民反感。最终投票前杨基先阵营拜托台中市闻人施金豆、李元煜在政见发表会上持“天地良心”标语下跪,要选民投票给杨,影响了林金标的落选。[16]最终杨基先当选市长,也让林金标为竞选市长出售了一纺织工厂及北电区弋坑三百甲山火田。[15]
据陈果夫的观察,杨基先在台中深入下层,如用压力将遭反感,使廖朝舟的票有转投杨的可能;并据教育界及卫生界人士谓:如果林金标不是由国民党支持,反而可以当选。并认为国民党未作基础工作,临时运用亦不高明。[17]何春木则回忆,林金标较木讷寡言,由于家境富裕,就算做官也绝不贪污。然而杨基先因担任律师,口才较佳,加上有党外的背景。一般民众在二二八事件发生后都痛恨国民党,因此杨基先在第一轮及第二轮投票都胜过林金标。[18]:150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选后陈果夫向蒋中正报告时,称林金标气度较小,甚少与外界接洽。又认为林金标非地方重要绅仕所公推,且上级指定时又太迟。使对方有机可乘。[19]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基隆市市长选举候选人及办理选务人员名册
- 候选人名单
-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选举过程
据高玉树回忆,当时台湾省主席吴国桢为了向美国表示中华民国国民党的民主作风,举办县市长选举。而高玉树的朋友陈重光因看不起国民党内那些主动参选者,遂主动将高玉树资料拿去登记参选本次选举,[20]:19然而遇上了吴国桢苦劝下出马角逐的无党籍现任市长吴三连,吴国桢眼见先选出的花莲县长、台中市长、台南市长分别由党外的杨仲鲸、杨基先及叶廷珪当选[注 1],颇为焦虑,表示全力支持吴三连。创下执政党支持党外候选人的唯一先例。[20]:19
然而国民党支持非党员的吴三连也引起党员不满,出现了国民党籍的国大代表林紫贵出马角逐市长。林紫贵原籍福州,曾在国民大会发言抨击陈诚,认为陈诚应对东北各省陆续沦陷于共军负责。[21]:37林紫贵在魏道明时期曾任台湾省新闻处长。当中国国民党支持吴三连的态度明朗之后,吴三连所隶属的民社党非常不是滋味,所以,也决定反支持非民社党的高玉树(后来加入了民社党),并正式以金钱予以助选。林紫贵的合纵连横也与高玉树阵营搭上了线。[22]
中国国民党原先不想理会林紫贵,后来,不得不指示台北市党部书记郑品聪出面劝退,未料到林紫贵却提出两个条件,一、要求以教育部或交通部次长一职为交换;二、必须赔偿他的竞选经费。结果,两项都未谈成。第一项是因陈诚不肯,第二项是因他开价太高。双方条件谈不拢,林紫贵并未从此提高警觉,结果在市长投票前一星期,林紫贵突然遭台湾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逮捕,1951年1月4日晚上,他回到家中不久,就被两名特务带走了。一整夜未归,他的太太和女国代情人四处探听,才知道他已经被抓进了保安司令部。[22]理由是“知匪不报”。最后身在监狱的林紫贵已经无法从事竞选活动了。[21]:38-39据保安司令部公布的案情指出,林紫贵是涉入“台湾工作委员会”的共党组织张逸舟案,他被指控替张逸舟申请入境担任保证人,有“知匪不报”之嫌。[22]
在高玉树阵营方面,高氏原本认为吴三连不会选遂受陈重光影响角逐,高玉树认为吴三连是台湾人所尊敬的人格者,颇有人望。因此高玉树采消极态度,选而不竞。[20]:20-21最终高玉树得到28,075票,以第二名落选。
- 投票结果
与林紫贵、张逸舟同时被捕的,还有另一位保证人林秉周。原本被以匪谍案入狱的张逸舟,在选后以伪造文书轻判,在监时曾保外就医。[22]林紫贵与林秉周选后不久即出了保密局监狱。据曾在白色恐怖时期被关入南所、曾与张逸舟同房的龚德柏回忆,“张逸舟匪谍案”系政府制造,张逸舟系福建人,为二战期间台湾海峡的大海盗,曾做过日本及国民党特务戴笠的间谍。张氏曾自述他曾指挥抢过太古轮所运银元三十余万元,带来台湾的金条也不算少数。原本匪谍没有不枪毙的例,况且政府公布的案件更为重要,然而选举过后,不到半年张逸舟即解到桃园监狱,这是保密局所捕的“匪谍”没有的例子。他的“匪谍”案,不过是国民党用来打倒林紫贵之借口,若真的枪毙,又未免过火。所以把他的“匪谍”案改为“伪造文书”:即林紫贵等保张逸舟入台的保证书,于“因何来台”一项填入“因公”二字,构成“伪造文书”。龚德柏语带讥讽道:“由匪谍改变为‘伪造文书’,其变化之大,真无可比拟,或者他们良心发现一点点,与张逸舟金条太多,两者都有关系,亦未可知。”[23]:287-290
第三期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高雄市自1951年2月14日起至2月23日止,受理候选人登记。有谢挣强、黄昭明、林斌、李源栈登记,旋黄昭明放弃登记。
- 候选人名单
- 投票结果
第四期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投票结果
第五期
- 候选人名单
- 投票结果
选举期间,陈锡卿采耳语传播,说是把他的传单贴在猪舍内,可防止“猪只染上猪瘟”,由于当时选民智识水准较低,此一耳语果然奏效,农民相争索取陈锡卿的传单贴于自家猪舍墙壁,形成陈锡卿独特的选举手法。选举结果陈锡卿以153,972票,囊括全县总票数一半以上,当选彰化县长。[24]
- 候选人名单
本届选举中,国民党推出了家大业大的文学家卢缵祥,而无党籍则出现三星乡籍的陈旺全角逐县长。陈旺全曾任教师、三星乡农会理事长,在选举中陈旺全聘请陈逸松为竞选总干事。投票结果陈旺全获48,324票、卢缵祥45,119票。然而却因当时法规规定得票数必须超过总投票数的一半,结果该次选举结果不被承认,必须重新选举。在两个礼拜后投票,最后在国民党戒严体制下替卢缵祥做铺天盖地的动员下胜选。陈旺全“光荣的失败”,也无意间形成宜兰党外的雏型。[25]:83-84日后陈旺全的本次选举,与1975年立委增额选举中的郭雨新、1983年增额立委选举中的黄煌雄,被列为“宜兰县三大选举不公”。[25]:102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由于废票数(4,239)过高,导致得票最多的陈旺全,其得票数并未超过总投票数的一半,因此按照法定程序,必须再举行第二次投票,才能决定谁当选宜兰县首届民选县长。
- 第二次投票结果
第六期
- 候选人名单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第七期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林鹤年于两次投票期间,经林犹龙引荐从无党籍转入中国国民党。蔡卯生、陈振顺、吕大椿三人支持林鹤年。[26]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第八期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由于废票数(3,364)过高,导致得票最多的黄运金,其得票数并未超过总投票数的一半,因此按照法定程序,必须再举行第二次投票,才能决定谁当选苗栗县首届民选县长。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在新旧县长交接典礼的同一天,落选人黄运金向高等法院所提出的控诉,表示刘定国现任军职,当选不合法一案,宣判当选无效结果,选举事务所也因此重新公告选举。
- 候选人名单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由于投票率仅 38.69%,不符合投票选民要过半之规定,必须再行投票。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第三次投票结果
参见条目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