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陆军后勤指挥部
部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陆军后勤指挥部(英语:Army Logistics Command,队名:“精勤部队”,简称:“陆勤部”)隶属中华民国国防部陆军司令部,负责中华民国国军陆海空三军通用装备及陆军专用装备之后勤支援任务。
Remove ads
沿革

- 1955年9月1日,由陆军总司令部第四署及各技勤特业处,并联勤总部各相关特业署改组成陆军供应司令部(简称“陆供部”),直隶陆军总部。原属联勤之各技勤兵科学校亦同时拨归陆军。[注 1]
- 1966年,陆军总部再度设立陆军总司令部后勤署,负责后勤政策及计划业务。至此,陆供部专司后勤执行。
- 1975年11月1日,陆供部改编为陆军后勤司令部(简称“陆勤部”)。
- 1998年7月1日,陆勤部运输署及所属单位移编联勤。
- 1999年7月1日,配合“精实案”,补给、保修署及直属单位移编联勤。
- 2006年1月1日,配合“精进案”,陆勤部裁撤,并入联勤。
- 2008年2月1日,因应“精进案”第二阶段成效检讨,编成“陆军保修指挥部”。自编成至裁编,唯一一任指挥官由江修志少将担任。
- 2012年12月24日,因应国防部组织调整,陆军保修指挥部裁撤。[2]
- 2012年12月28日,因应国防部“精粹案”组织调整,原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裁撤,与陆军保修指挥部整编为陆军后勤指挥部(简称“陆勤部”)[3]
- 2013年1月1日民国102年编成,地址仍在台北市南港区忠孝东路六段360号“精勤营区”。
Remove ads
队徽意涵
- 队徽缘起:1959年由陆军总司令部核定,沿用迄今。
- 盾牌外型:精实案后,陆军总部规范军团级队徽为盾形,具有团结巩固、精实战力之意。
- 四个圆环代表“精实、主动、服务、时效”四大勤务环环相扣,确保后支战力永不中断之意。
- 麒麟古称仁兽,乃主动、快速、负重、人本之表征,象征“后勤为先,主动服务”之后支精神。
- 中间一颗大星、左右共六颗小星,代表设计时该部暨所属单位六署一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担负后支任务之意。六署一处分别为“兵工署”、“工兵署”、“运输署”、“军医署”、“经理署”、“通信署”及“化学兵处”。 [4]
历任司令、指挥官
所属单位

- 陆军后勤指挥部(驻台北市南港区)——“精勤部队”(本部连连长 一位 少校)
- 陆军兵工整备发展中心(简称兵整中心)主任 一位 少将
- 陆军通信电子器材基地勤务厂(简称通基厂)厂长 一位 上校[5]
- 陆军航空基地勤务厂 (简称航勤厂)厂长 一位 少将
- 陆军导弹光电基地勤务厂[6] (简称飞勤厂)厂长 一位 少将
- 陆军汽车基地勤务厂[7](简称汽基厂)厂长 一位 上校
- 陆军后勤指挥部副食供应中心(简称副供中心) 主任 一位 上校
- 各地区后勤支援指挥部(编配军团及防卫指挥部)
- 陆军第一地区支援指挥部(简称一支部)指挥官 一位 上校 澎湖地区
- 运输兵群
- 陆军第二地区支援指挥部(简称二支部)指挥官 一位 上校 东部地区
- 运输兵群
- 陆军第三地区支援指挥部(简称三支部)指挥官 一位 少将 北部地区
- 陆军第四地区支援指挥部(简称四支部)指挥官 一位 少将 南部地区
- 运输兵群
- 陆军第五地区支援指挥部(简称五支部)指挥官 一位 少将 中部地区
- 运输兵群
- 陆军金门地区支援营(简称金支营)营长 一位 中校 - 神豹部队
- 运输连
- 弹药连
- 补给连
- 保修连
- 医疗连
- 陆军马祖地区支援营(简称马支营)营长 一位 中校
- 保修连
- 弹药连
- 运输连
- 补给连
- 医疗连
- 陆军第一地区支援指挥部(简称一支部)指挥官 一位 上校 澎湖地区
各地区支援指挥部并下辖:
- 补给、油料(补给油料库)
- 保修(联合保修厂)
- 运输(运输兵群)
- 卫勤(卫生营)
- 弹药(弹药库)
Remove ads
退伍名人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