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1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11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由国际汽车联合会举办的年度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事。是一级方程式第61届比赛,总共有19站,新增的赛站为印度站赛事[1]。此外倍耐力取代了普利司通,成为单一轮胎供应商[2]。在赛事还剩下四场比赛时,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在日本站中取得季军,提前夺得总冠军。在赛事还剩三场比赛时,红牛车队在韩国站提前获得车队总冠军。

2011年国际汽联世界一级方程式
锦标赛赛季
车手冠军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车队冠军红牛-雷诺
上届:2010 下届:2012

赛季回顾

卫冕冠军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在胜出首站赛事后,接下来的十场赛事均以前二名完成[3],在澳大利亚站赛后,索伯车队的两名车手的成绩因为机件不符合规格取消成绩。维特尔将车手榜优势尽早带离,避免像上季一样去到最后一站才能分出胜负。在日本站维特尔只要胜出的话就可立即成为总冠军,不过因为巴顿在该站取得冠军,华特尔以第三名完成,需要在韩国站确定提前夺得冠军。

在比利时站,是迈克·舒马克在一级方程式出道20年,结果以第五名完成。

在赛季最后一站巴西站打破了维特尔打破曼塞尔的纪录,取得第十五次杆位。韦伯在该站赛事中取得自2010年匈牙利站以来首场胜利。马萨在巴西站以第五名完成,法拉利自1992年Ivan Capelli以来,未能在季内踏上颁奖台的正式车手。

车队及车手

在FIA与一级方程式车队协会结束后,2009年8月达成新的协议,车队继续与国际汽联合作,直到2012年12月31日为止。[4] 2010年10月30日初步审视车队名单,同年12月2日通过。[5]

更多信息 车队, 制造商 ...
Remove ads

车手更变

转投其他队伍
加新入
重返一级方程式

季中转变

车队更变

赛程表

2010年4月16日伯尼·埃克莱斯顿宣布2011年有20场比赛,包括2010年的所有分站,再加上印度站的比赛。[1]2010年9月8日公布了暂定赛期[67],同年11月3日正式采用[68],但是2011年初因为巴林政局动荡,巴林政府决定将巴林站延迟[69],在6月3日投票后一度宣怖复办[70],但最后被取消。

更多信息 场次, 赛事名称 ...
Remove ads

更变

规则更变

  • 2011年排位赛将会再次采用107%规则。[2][76]在这规则下,车手未能以第一次排位最快车手所造出时间的107%时间完成,将不能参加正赛(规则不适用于第二及第三次排位),举例,第一次的所做出最快圈速是1分40秒,车手需要在1分47秒内完成排位。
  • FIA调高车队最高罚款由10万美元增至25万美元,是针对2010年德国站法拉利车队使用车队指令的罚款。[77]
  • 单一轮胎供应商普利司通在2010年赛季后不再续约。[78]经数个月的讨论,终于在2010年6月日内瓦会议决定改为使用倍耐力[2][79]所有车队需要与倍耐力合作,以免出现不公平的情况。[80]
  • 2011年有一些技术上的改动包括以下几项:[81]
  • KERS仍然继续让车队是否使用,在2010年没有车队使用。[82]比赛时尾翼角度可由车手在准备超越前车时(距离在0.5秒内)自己控制调整,称为可变尾翼(DRS)。禁止使用双层式车尾气流扩散器(diffuser)和2010年发明的失速尾翼(F-Duct)。
  • 变速器使用次数由最少四场赛事增至五场赛事。[83] 车手将会多用一个变速器如果在比赛中没有出现惩罚。[84]
  • FIA将严厉执行驾驶守则,例如是过度进取的驾驶及以驶向边界取得有利位置。[85]
Remove ads

排名及分站成绩

各站成绩

更多信息 比赛, 大奖赛 ...
Remove ads

积分系统

前十名车手可获得分数。

更多信息 名次, 积分 ...

车手排名

更多信息 名次, 车手 ...

注记:

  • † – 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赛程90%,因而有排名。

车队排名

更多信息 名次, 车队 ...

注记:

  • † – 车手未完成赛事,但已完成90%的原定赛程,因而有排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