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历史事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是指张勋与其旧长官宗社党党人铁良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率领定武军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时年12岁的逊位皇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张勋所部的定武军,人称辫军,故称辫军复辟[注 1][1][2][3]。因发生在丁巳年,又称为丁巳复辟[4][5],前后历时仅十二天,被段祺瑞讨伐而失败,张勋流亡天津。该复辟政权所控制的范围仅有北京城,且仅有十几天的时间,因此一般仅将其作为中华民国史中北洋军阀混战的一部分看待,不计入清朝历史。 Quick facts: 张勋复辟, 日期, 地点, 结果, 参战方... ▼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2日在北京东安门下驻扎的北洋政府“讨逆军”士兵日期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地点 中国北京结果 复辟失败参战方 大清帝国张勋内阁 定武军 宗社党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皖系军阀 直系军阀 奉系军阀指挥官与领导者 溥仪(皇帝) 张勋(总理) 铁良(宗社) 康有为(参议) 江朝宗 王士珍 朱家宝 载涛 黎元洪(大总统) 段祺瑞(总理) 梁启超(参谋) 靳云鹏(参议) 冯国璋 冯玉祥 宋哲元 张作霖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是指张勋与其旧长官宗社党党人铁良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率领定武军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时年12岁的逊位皇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张勋所部的定武军,人称辫军,故称辫军复辟[注 1][1][2][3]。因发生在丁巳年,又称为丁巳复辟[4][5],前后历时仅十二天,被段祺瑞讨伐而失败,张勋流亡天津。该复辟政权所控制的范围仅有北京城,且仅有十几天的时间,因此一般仅将其作为中华民国史中北洋军阀混战的一部分看待,不计入清朝历史。 Quick facts: 张勋复辟, 日期, 地点, 结果, 参战方... ▼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2日在北京东安门下驻扎的北洋政府“讨逆军”士兵日期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地点 中国北京结果 复辟失败参战方 大清帝国张勋内阁 定武军 宗社党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皖系军阀 直系军阀 奉系军阀指挥官与领导者 溥仪(皇帝) 张勋(总理) 铁良(宗社) 康有为(参议) 江朝宗 王士珍 朱家宝 载涛 黎元洪(大总统) 段祺瑞(总理) 梁启超(参谋) 靳云鹏(参议) 冯国璋 冯玉祥 宋哲元 张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