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药性[1](英语:drug resistance)又称耐药性[2],是指微生物寄生虫肿瘤细胞等对于药物作用的抵抗性或耐受性,此时药物治疗疾病或改善病人症状的效力降低。

例如当投入药物浓度不足,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体时,残留的病原体就可能具有抵抗此种药物的能力。细菌常因抗生素产生的活性氧诱发DNA突变而造成抗药性[3],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突变性(hypermutability)。

抗药性一词等于药物剂量失败或药物抵抗。抗药性多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抗药性则亦指因长期服药,造成相同剂量却不如当初有效的情况。抗药性产生亦可能是抗生素的滥用,或未按处方服药。

病原

以下病原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几率较高:

当中尤以抗生素耐药性最为突出[4][5]。一些肿瘤细胞也会对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减低化疗功效。病毒,尤其是引起艾滋病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也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6]。当使用某一种药物,去对付某一种易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时,该生物便有可能产生基因突变,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并会把抗药性基因遗传给其后代,从而令新的生物个体有耐药性[7]

突变几率愈高的物种,发生抗药性的机会也愈高,而哺乳类等突变几率较低的物种,则较少产生抗药性,如老鼠一般不会对老鼠药产生抗药性。

不同类型抗药性

药物效应动力抗药

通常药效减少是因为太多物质与配体结合,导致配体敏感性下降(Desensitization)。或者因为调升与调降英语Downregulation and upregulation机制,减少了配体的数量。

药物代谢动力抗药

药物或令到体内的酶加速,加快了新陈代谢而药效减少。

行为抗药

环境也可影响药效。经常在某一环境,透过习惯化英语Habituation经典条件反射方式会令身体会适应该药物。例如吗啡使用者若经常在同一旧房间会出现高热反应,但当他们转了环境,体温却保持稳定[8]。这也解释一些高风险药物使用在新环境的时条有可能发生药物过量而致命。

机制

细菌对抗生素(包括抗菌药物)的抗药性主要有4种机制:

  1. 使药物分解或失去活性: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钝化酶水解修饰进入细菌内的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例如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能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环;细菌产生的钝化酶磷酸转移酶核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2. 使药物作用的靶点发生改变:由于细菌自身发生突变或细菌产生某种的修饰使药物的作用靶点(如核酸核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抗菌药物无法或不易发挥作用。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对青霉素蛋白结合部位进行修饰,使细菌对药物不敏感所致。
  3. 改变细胞特性: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或其它特性,使抗菌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
  4. 将药物泵出细胞[9]:细菌产生药泵英语efflux pump,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泵出至胞外。

影响

具高抗药性的病菌将使第一线医师用药困难。

参考文献

参看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