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中国大陆作鹌鹑,台湾作日本鹌鹑)(学名:Coturnix japonica),是鸡形目雉科的一种鸟类。[2]是一种分布于东亚旧世界鹌鹑英语Old World quail。起初被认为是普通鹌鹑亚种,现在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物种。自12世纪以来,鹌鹑在人的生活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且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分布区域内,这个物种大部分地区都很丰富。目前,只有几种纯种的鹌鹑突变种。在美国,目前发现的品种包括法老、意大利、满洲、藏族、罗赛塔,以及以下突变种:性联褐色、费、鲁、银色、安达卢西亚、蓝色/蓝调、白翅斑、渐进斑、白化、卡里科、闪亮,以及非颜色突变如青瓷。[3][4]

圈养中的鹌鹑在发出叫声
Quick Facts 鹌鹑, 保护状况 ...
鹌鹑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属: 鹑属 Coturnix
种:
鹌鹑 C. japonica
双名法
Coturnix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49
Close

分类学

鹌鹑由荷兰动物学家康拉德·雅各·特明克和德国鸟类学家赫尔曼·施莱格尔于1848年正式描述,并给予三名法Coturnix vulgaris japonica。该物种现被归类于1764年由法国博物学家弗朗索瓦·亚历山大·皮埃尔·德·加索引入的鹑属(Coturnix)[5]此物种曾被认为与普通鹌鹑Coturnix coturnix)为同种异名[6]这两个分类单元的分布在蒙古和贝加尔湖附近相遇,但没有明显的杂交。此外,圈养杂交后代的生育力下降。因此,鹌鹑现在被视为独立物种。[7][8]它被认为是单型种:没有亚种被确认。[9][9]

描述

鹌鹑体重约94.78克,翼长约97毫米,嘴峰长约14.6毫米,喙宽度约4.6毫米,喙厚度约5.2毫米,跗跖长约24.3毫米,尾长约35.4毫米。[10]

鹌鹑的形态随其生命阶段而异。作为雏鸟,雌雄个体都表现出相同的羽毛和颜色。[11]它们的头部呈茶色,喙上方散布着小型黑色斑点。[11]翅膀和背部为浅棕色,背部还有四条沿着其长度延伸的棕色条纹。一条浅黄棕色的条纹由较小的黑色条纹围绕,从头顶延伸而下。[11]

鹌鹑的羽毛具有两性异形,可用于区分性别。[11][12]雌雄成鸟都以棕色羽毛为主。然而,喉部和胸部的标记以及羽毛的特定棕色调有很大的变化。[11][12]雌性胸部羽毛上有暗斑点,而雄性胸部羽毛则呈现均匀的深红棕色,没有任何暗斑点。[11]这种红棕色也出现在雄性的脸颊上,而雌性脸颊羽毛则更偏奶油色。有些雄性还会形成白色项圈,而雌性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颜色在野生群体中非常典型,但驯化选择育种已经导致该物种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羽毛颜色和图案。大多数品种具有性二型性,但有些品种无法通过羽毛颜色来区分,如德州A&M、英国白色、礼服型等。[11]

雄性通常比雌性小。[12]野生成鸟的体重在90至100克之间,而其驯化后的个体通常重100至120克。然而,驯化品种的体重差异很大,商业用于肉类生产的品种可重达300克。[11][11]

与普通鹌鹑相比,鹌鹑的上部颜色更深且对比更强,下部呈现更深的赤褐色。[8]在繁殖季节,雄性的鹌鹑拥有独特的赤褐色喉部羽毛。这些羽毛在非繁殖季节会被长而淡的羽毛取代。这一羽毛特征在普通鹌鹑中并未观察到。[7]

发声

根据发声时的情境和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已经区分出约28种不同的叫声类型。鹌鹑的叫声在雌雄之间存在差异,同样的刺激会导致不同的发声。大多数的叫声在鹌鹑五周的发育后出现,但在达到性成熟之前,它们仍然相对可变。[12]鹌鹑的典型啼叫以两个短小的部分开始,随后是一个主要的颤音[13]

观察发现,雄鹌鹑的啼叫能加速雌鹌鹑性腺的发育,那些暴露于雄性啼叫中的雌鹌鹑比未暴露于雄性发声的雌鹌鹑更早达到成熟。[12]在有配偶的雄性和无配偶的雄性之间,啼叫模式存在差异。[14]

分布与栖地

已知鹌鹑的种群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俄罗斯。这包括印度韩国日本中国[13][15][16]尽管有几个定居的鹌鹑种群被证明在日本过冬,但大多数会迁徙到南方的地区,如越南柬埔寨老挝和中国南部。[17]这种鹌鹑也被发现居住于许多非洲地区,包括坦桑尼亚马拉维肯亚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以及从肯亚到埃及尼罗河河谷地区。[16]

鹌鹑的繁殖地主要集中于东亚和中亚地区,如满洲、东南西伯利亚、日本北部和朝鲜半岛[18]然而,它也被观察到在某些欧洲地区以及土耳其繁殖。[13][15][16]

鹌鹑主要是地面生活的物种,倾向于在密集的植被区域内活动,以便隐藏和逃避捕食。因此,其自然栖地包括草地、河岸灌木丛以及种植燕麦、稻米和大麦等农田。[19][16][19]它还被报告更喜欢开放的栖地,如草原、草甸和靠近水源的山坡。[20]

Thumb
鹌鹑的头部画像
Thumb
普通色鹌鹑蛋和白色鹌鹑蛋
Thumb
刚孵出的鹌鹑
Thumb
7 天后的鹌鹑(左)和 20 天后的小鹌鹑(右)

行为与生态

通常认为鹌鹑的味觉发育不完全,这可以从牠们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看出。然而,研究表明牠们确实具有有限的味觉能力。证据包括鹌鹑个体表现出对含有蔗糖溶液的偏好,以及对咸溶液的避开。[12]尽管鹌鹑拥有嗅觉上皮,但对其嗅觉能力所知甚少。尽管如此,某些研究显示这些鸟类仅靠嗅觉即可检测到某些物质。例如,据报导牠们能够检测到某些杀虫剂的存在,并且避免进食含有毒性蛋白质(称为凝集素)的食物。[12]通过眼睛的侧鼻转换,鹌鹑能够实现视野的正面重叠。长距离感知伴随着眼睛调节的双眼视野发生。为了在行走时保持对特定物体的聚焦,鹌鹑会进行相应的头部移动。研究还显示鹌鹑具有颜色视觉,其对颜色的感知能力比对形状或轮廓的感知更强。[12]关于Coturnix japonica的听觉,虽然所知不多,但据报导牠们能够区分不同的人类语音类别。[12]

这种鹌鹑也是狂热的尘浴爱好者,每天进行多次尘浴。当尘浴时,牠们会用喙和腿在地面上刮挖,松动地面,然后用翅膀将尘土扬起。当尘土落回地面并覆盖在鸟身上时,牠们会摇动身体并扑动羽毛,以确保羽毛得到充分覆盖。这种行为被认为与简单的羽毛保养和寄生虫去除等功能有关。[12]

繁殖

有关鹌鹑雌雄之间关系的报告结果不一,因为牠们被观察到既会表现出单配偶制,也会表现出多配偶制的关系。一项针对家养标本的研究显示,雌性鹌鹑倾向于与一到两只雄性形成配对关系,尽管配偶之外的交配的情况也经常被观察到。[21]

鹌鹑在夏季显示出最高的繁殖活动,此时睾丸体积增大,睾酮激素浓度达到高峰。[22]

鹌鹑展示出一种相当独特且具体的交配仪式。首先,雄性会抓住雌性的脖子并骑上她。完成骑乘后,雄性会通过弯曲背部来延伸其泄殖腔,试图与雌性进行泄殖腔接触。如果达成泄殖腔接触,雌性泄殖腔内出现可辨识的泡沫将表明受精已完成。在成功与雌性交配后,雄性会特征性地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昂首阔步。雌性则可能通过保持静止并蹲下来帮助雄性更容易接触到她的泄殖腔,或通过站直并逃离雄性来阻止交配。[23]雌性也可以主动引发性互动,通过在雄性面前走过并蹲下来。[21]研究显示,在交配过程中对雌性表现出攻击性的雄性会减少成功交配的机会。[23]

蛋通常会在黄昏前几个小时内产下。[12]孵化从最后一颗蛋产下时开始,平均持续16.5天。[12][24]鹌鹑雌性负责大部分的蛋孵化工作,在此过程中对雄性的容忍度逐渐降低。最终,在蛋孵化前,雌性会将雄性赶走。[12]因此,雌性也会负责所有初生雏鸟的亲代照顾。[23]

在一群鹌鹑中,雌性之间产下的蛋在重量、颜色、形状和大小上可能会有很大差异;然而,对于每只雌性来说,这些特征却非常具体且一致。蛋的背景颜色通常从白色到蓝色再到浅棕色,并带有斑驳的花纹。[11]根据不同的鹌鹑品系,蛋的重量可能在8到13克之间,但公认的平均重量是10克。[11][25]年龄似乎对蛋的大小有影响,年龄较大的雌性通常会产下较大的蛋。[25]

喂食

鹌鹑的饮食包括许多不同种类的草籽,如黍属。牠们也会捕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以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16]

鹌鹑主要在一天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进食和饮水,这一行为显示出与光周期密切相关。然而,牠们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也会继续进食和饮水。[12]

与人类的关系

驯化

Thumb
销售中的鹌鹑蛋 哥印拜陀, 印度

最早的家养鹌鹑记录来自12世纪的日本,但有些证据显示这一物种其实早在11世纪就已被驯化。[11][25]这些鸟类最初被饲养作为鸣禽,据认为牠们经常被用于鸣声比赛。[11][12]

在20世纪初,日本饲养者开始选择性地繁殖以增加产蛋量。到1940年,鹌鹑蛋产业蓬勃发展,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导致了为鸣声类型饲养的鹌鹑系谱的完全丧失,以及几乎所有为蛋类生产饲养的系谱的消失。战后,仅剩的鹌鹑被用来重建这一产业,而当今所有的商业和实验室系统都被认为源自这一残存的种群。[11][12]

野生动物补充放养

鹌鹑被认为是普通鹌鹑的异域种化的近亲物种,尽管两者仍被视为不同的物种。[13] 由于牠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及表型上的相似性,加上欧洲野生普通鹌鹑种群最近的数量下降,鹌鹑经常与普通鹌鹑杂交,产生的混种用于补充正在减少的野生鹌鹑种群。[13][15] 希腊、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苏格兰、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国每年都释放数千只这样的混种来补充其逐渐减少的野生鹌鹑种群,通常在狩猎季节开始前释放这些鸟类。[13][15] 这些混种在这些地区几乎与本地的普通鹌鹑无法区分,尽管有些担忧认为这种混种可能对本地的鹌鹑种群有害。[15]

蛋与肉的生产

Thumb
鹌鹑蛋作为食物

由于鹌鹑易于管理、生长快速、体型小巧,且能高效产蛋,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饲养。[11][12] 日本、印度、中国、意大利、俄罗斯和美国都已建立了商业化的鹌鹑养殖业。[11] 鹌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肉源,并为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适合的鸡肉替代品。然而,鹌鹑的真正经济和商业价值在于其蛋的生产,因为家养的鹌鹑每年可产多达300颗蛋,且饲料转化率英语Feed conversion ratio非常高效。[11] 在1990年代达到了2.62的饲料转化率。[26]

研究

自1957年以来,由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奥本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价值后,对鹌鹑作为研究动物的兴趣大大增加。如今,它广泛用于州、联邦、大学和私人实验室的研究用途。鹌鹑广泛用于包括遗传学、营养学、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癌症、行为学及农药毒性研究等领域。[24][25]

鹌鹑的蛋曾经搭载苏联和俄罗斯的几艘太空船绕地球运行,包括生物5号卫星礼炮六号和平号空间站。[27] 在1990年3月,和平号空间站上的鹌鹑蛋成功孵化。[28]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