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朗交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篇伊朗交通(英语:Transport in Iran)用来谈论有关伊朗的交通近况。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7年11月10日) |

伊朗拥有长远的铺砌道路,联结到所有的大都市,也联结到大部分的城镇。迄公元2011年,这个国家拥有173,000公里(107,000英里)的道路,其中的73%拥有铺砌的路面。[1]在2008年,每1,000名的伊朗人中有近100辆乘用车。[2]
伊朗的铁路轨道长达11,106公里(6,942英里)。[3]这个国家的主要入境口岸是在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港。进口货物抵达伊朗后,由卡车和火车货运列车分送到全国各地。德黑兰及阿巴斯港之间的铁路于1995年启用,将阿巴斯港,经过德黑兰,与中亚的马什哈德连接起来。其他主要港口包括里海的安扎利港和托尔卡曼港,以及波斯湾的霍拉姆沙赫尔和霍梅尼港。
数十个城市都有机场,为客运和货运飞机服务。伊朗航空是国家航空公司,成立于1962年,经营国内和国际航班。所有大城市都有公共汽车的大众运输系统,并且有一些私人公司提供在城市之间的交通服务。就道路和航空路线而言,哈马丹和德黑兰这两个城市拥有伊朗所有城市中最高的介数中心性和节点接近程度。[4][5]
由于政府提供汽油价格的补贴(请参考伊朗经济),伊朗的交通运输价格便宜,但亦为政府国库带来巨大负担(请参考伊朗政府补贴改善计划),同时高度浪费的消费模式(请参考伊朗能源)造成经济效率低下,亦有走私油品到邻国(请参考伊朗2007年汽油配给计划)和空气污染(请参考伊朗环保议题)等问题 在2008年,在运输相关事业工作的人员超过100万,这个事业占有伊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6]
Remove ads
伊朗道路与城市发展部
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负责研究和确定交通运输价格政策,并负责为申请设立交通运输事业者核发许可证。此外,这个部负责在伊朗实施全面和综合的运输政策。截至2016年,外国对伊朗交通运输业的直接投资计划包括有5,600多公里的公路,745公里的高速公路,和近3,000公里的道路。[7]这些,再加上其他项目,价值为250亿美元(不包括价值500亿美元的飞机采购)。[7] 伊朗表示,它需要超过400亿美元来完成258个尚未完成的重大运输项目(2016年)。[8]
铁路

- 总计:11,106公里,[3]计划到2025年将铁路总长度,从2016年的13,500公里,增加到20,000公里。[7]
- 标准轨距:公元2006年资料,8,273公里,(轨距 1,435毫米 = 4英尺8 1⁄2英寸),(其中146公里为电气化)。
- 宽轨距:94公里(轨距 1,676毫米 = 5英尺6英寸),连接到巴基斯坦铁路系统。
有146公里的电气化铁路是从大不里士到焦勒法,根据伊朗铁路电气化资料,德黑兰到马什哈德铁路电气化工程招标已经完成。
与阿塞拜疆和土库曼两国边界联系的铁路是使用称为俄国轨距的铁路系统,轨距为1,520毫米(即4英尺11 27⁄32英寸);德黑兰(2007年)在郊区使用标准轨轨距(1,435毫米)的电气化轨道,长41公里。
伊朗大部分的交通运输都利用公路系统。政府计划通过铁路,运送3.5%的旅客量,和8.5%的货运量。广泛的铁路电气化也在计划中。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的说法,铁路网络每年扩展约500公里。[9]
中国企业已参与承建德黑兰-马什哈德铁路的电气化改造项目,伊朗总统哈桑·罗哈尼出席开工仪式。项目预计将在2021年竣工[已过时],随后还有5年的维护期。本项目将由伊朗基础设施工程集团MAPNA集团、中国机械进出口及苏电集团[10]承建,所需的21亿美元造价,85%由中国提供贷款融资。[11]
德黑兰-马什哈德公路的死亡率每年在2,500人左右,而这段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每年将拯救1,800名伊朗人的性命。到罗哈尼政府届满,铁路交通将占伊朗交通方式的20%。[11]
财新网在2016年2月14日刊文称,所谓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是指:此线路现为内燃机车动力牵引,等级较低,速度较慢,一般速度在100公里/时左右;而经过电气化改造后,该线路将使用电力机车牵引,速度将大幅度提升,将来使用中国电力机车,时速可达160公里。[11]
Remove ads
阿富汗:(参考阿富汗交通)计划中。[12]
阿塞拜疆:(参考阿塞拜疆交通)不同轨距铁路接轨,轨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接1,520毫米(4英尺11 27⁄32英寸)。目前仅连接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已计划通到阿塞拜疆,可用于建设俄罗斯-伊朗走廊路线,请参考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计划。
亚美尼亚:(参考亚美尼亚交通)计划中,不同轨距铁路接轨,轨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接1,520毫米(4英尺11 27⁄32英寸)。[13]
伊拉克:(参考伊拉克交通)有部分在兴建中,有部分在计划中。
巴基斯坦:(参考巴基斯坦交通)不同轨距铁路接轨,轨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接1,676毫米(5英尺6英寸)。在伊朗境内从巴姆到扎黑丹原先所无的连接,在2009年完成。
土耳其:(参考土耳其交通)以铁路渡轮通过凡湖,轨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土库曼:(参考土库曼斯坦铁路)不同轨距铁路接轨,轨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1,520毫米(4英尺11 27⁄32英寸)。
公元2014年12月,一条从伊朗通往土库曼和哈萨克的铁路线开通。这条铁路线的开通标志着伊朗、哈萨克和中国之间的第一条直接铁路连接,因此,日后在中国与欧洲之间,或有不经俄罗斯的铁路连接。[14][15]
- 车钩:SA3车钩
- 刹车:气压式
- 电力规格:电气化铁路规格25 kV AC
地铁系统

德黑兰地铁是德黑兰的捷运系统,每天运送500万乘客,有七条线路,总长200公里(约120英里),另外两条正在建设中。[16]一旦总共九条线在2028年全部建成时,地铁总长度将为430公里(270英里)。地铁服务时间从早上5:30到晚上23:00,票价为3,000-8,000伊朗里亚尔(0.10-0.30美元),根据行程距离收费。
德黑兰公车捷运系统(BRT)于2008年正式启用,总长度超过150公里,每天运送180万人次。[17]公车捷运系统共有10条线,并计划进一步扩建,使总长度达到300公里。德黑兰公车捷运系统的票价在4,000至9,500伊朗里亚尔(0.15美元至0.35美元)之间。
马什哈德捷运是当地的城市捷运系统,一号线在1999年开始兴建,于2011年4月24日开通。二号线最近[何时?]也完工,并已开通。此外有四条线正在建设或计划兴建。目前的一条路线每天从早上6:30到晚上21:30运营。它每天载运13万名乘客,总长为24公里(14.9英里)。
伊斯法罕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始于2001年,并于2015年10月15日开放使用。一号线全长11公里。第二条东西向路线正在规划中。
这条地铁的第一条线自2011年起开始建造,于2014年10月11日正式启用;长度为10.5公里(6.5英里),有六个车站。 2号线正在兴建中,全长15公里(9.3英里)。地铁目前每天载运50万人次,由27列有5节车厢的电车营运
这个地铁的第一路线于2015年8月28日开通,全长7公里,设有六个车站。还有一条通向萨汉德市的区域通勤路线在规划中。一号线从El Goli站向西北走,到Ostad Shahriar站。
伊朗全国的捷运系统总长度为253公里。
道路和机动车辆
- 总计:172,927公里(2006年)[18]
- 铺砌:125,908公里(包括1,429公里高速公路)
- 未铺砌:47,019公里
2010年,伊朗有超过1,100万辆汽车,其中大部分是本地制造或组装。[2]截至2015年,有34,000公里的道路提供必备的交通运输通道,而连接乡村和农村地区的45,000公里的道路,和100,000公里的乡间路线,则缺乏维护和保养(预估需要总成本570亿美元)。[19]到2020年,伊朗城市人口使用脚踏车作交通用途的比率少于1%[20]
伊朗每年每10万人的交通死亡人数为24.3人,排名全球第23名(请参考全球各国交通意外死亡比率),是全球排名第1的国家厄立特里亚的一半。就道路交通事故的数目而言,伊朗排名世界第1,每年死伤人数有38,000人。其他资料显示,在过去6年中,死亡总数为100,000,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20,000(2008年数字)。[6][21]
交通运输官员说,交通事故中有46.8%发生在城市内,21.5%在市外,19.5%在农村道路上,4.2%在城市公路上,4.2%在郊区公路上。[22]在德黑兰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行人占45%。[23]车祸造成的高比例死亡人数归咎于超速,车辆不安全,普遍不遵守交通法规,和紧急救援服务不足。[24]
水道
伊朗并无大型河流,只有在卡伦河“浅水船可从霍拉姆沙赫尔航行到阿瓦士,航程约为180公里(110英里)”[26]阿拉伯河通常可通行水上交通,航程约130公里,目前河道已经疏浚到3米深。
管线

港口和港湾
请参考Free trade zones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s中#Free trade zones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s部分


伊朗港口的货柜年装卸能力目前为440万吨,到2015年底将增加到700万吨。[已过时]港口容量将从2010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2亿吨。[27]
伊朗港口由港口及航运署(波斯语:سازمان بنادر و دریانوردی,英语:Port & Maritime Organization,PMO)管理,PMO隶属于道路与城市建设部。[28]
伊朗的港口有:阿巴丹(1980-88年两伊战争中大部分受到摧毁)、阿瓦士、阿巴斯港、安扎利港(里海)、布什尔、霍梅尼港、伦格港、马赫夏赫尔港、托尔卡曼港(里海)、恰巴哈尔(恰巴哈尔港)、哈尔克岛、拉凡岛、锡里岛、霍拉姆沙赫尔(自1992年11月开始运营缩减)、瑙沙赫尔(里海)、阿尔万德凯纳尔。其中,主要港口是阿萨卢耶、阿巴斯港、霍梅尼港。[18]
阿巴斯港位于伊朗南部,2010年的装卸能力为250万个20呎货柜,2016年为330万个20呎货柜,占伊朗货柜吞吐量的90%。阿巴斯港由Shaheed Rajaee港口管理局管理。[29][7]
位于阿曼湾,距离伊朗与巴基斯坦边界仅几十公里的恰巴哈尔港,是伊朗最南端的港口,最近[何时?]正在扩充中,有部分建设经费来自印度的公共资金。这个港口和伊朗与阿富汗、高加索地区国家、土耳其、俄罗斯联结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计划有关联。[30][31][32]
主要出口码头如下:[33](其后列出装卸能力)
- 哈尔克岛,5,000,000桶/日(790,000立方米/日);
- 拉凡岛,200,000桶/日(32,000立方米/日);
- 内卡(里海),50,000桶/日(7,900立方米/日);
- 阿萨卢耶,250,000桶/日(40,000立方米/日) 液态瓦斯;
- 基什岛;
- 阿巴丹(又名霍梅尼港);
- 马赫夏赫尔港(后面2个港口主要由伊朗国家石化公司用于石化产品出口)。
伊朗的主要油气港如下:[33]
- 哈尔克岛是伊朗最大和最主要出口港,转运伊朗大约90%的出口。哈尔克岛的装载量为每天500万桶。这个码头处理所有陆上生产的油品(伊朗重油和轻质混合油)和在Foroozan海上油田生产的油品(Froozan Blend,Froozan 混合油)。哈尔克岛码头包括主要的T型码头、位于哈尔克岛西侧的Sea Island,以及南侧的Dariush码头。哈尔克岛依靠储存能力来确保作业均衡,目前的储存能力预计在2014年将增加到2,800万桶。[34]
- 拉凡岛主要处理来自海上油田的拉凡混合油(Lavan Blend)出口。这是伊朗最高品质的出口产品,也是伊朗最小量的出口产品之一。2013年,拉凡岛的平均产量低于100,000桶/天,但拉凡岛的设施每天能处理200,000桶原油。拉凡岛有个配置两个泊位的码头,最大可容纳250,000载重吨的船只。拉凡岛的储存容量为550万桶。[34]
- 锡里岛是锡里混合油(Sirri Blend)的装货港,油品产自同名的海上油田。锡里岛码头包括一个装载平台,配备四个装载臂,可为80,000至330,000载重吨的油轮装货。当地的存储容量为450万桶。[34]
- 巴里根角(Ras Bahregan)。[34]
商船
请参考Industry of Iran中#Naval industry部分

- 总计:76艘(2013年)[35]
- 在其他国家/地区注册:71(巴巴多斯5艘、塞浦路斯10艘、香港3艘、马耳他48艘、巴拿马5艘)(2010年)[35]
- 在2009-2013年间,运输费率(对液化天然气出口很重要)将平均每年增长5.3%。[36]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伊朗将需要500艘新船,包括120艘油轮,40艘液化天然气船,和300艘商用船。[37]
机场和航空公司

伊朗每年载运约5,000万航空旅客(2016年)。[7]伊朗持续改善他们机场与国外的联系,中央省的阿拉克机场最近开始营运国际航班,伊朗总共有5个国际机场,另外有10个国内航线机场。[38]由于德黑兰原有的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处理班级能力有限,飞往首都的国际航班在2007年5月开始,已被转移到紧邻城外的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IKIA)。
- 机场:319个(2013年)[35]
- 伊朗有54个“主要”机场(2008年):8个国际机场,25个国内机场,和21个其他机场(军用,或私人用)。[39]
- 2008年10月20日至2008年11月20日的一个月中,伊朗全国机场的航班数量有31,088架次:国内10,510架次、国际4,229架次、和过境15,404架次。[40]
- 机场起降旅客容量:7,300万人(2011年)[41]
- 出发和到达机场的乘客人数:4,010万人(2011年)[41]
- 非公共部门乘客在国内航班中所占的比例:60%(2011年)[41]
- 非公共部门乘客在国际航班中的比例:58.7%(2011年)[41]
国家航空公司:

总计:140座(2013年)[35]
- 跑道长度超过3,047米:42座
- 跑道长度在 2,438至3,047米间:29座
- 跑道长度在1,524至2,437米:26座
- 跑道长度在914至1,523米:36座
- 跑道长度在914米以下:7座(2013年)
总计:179座(2013年)[35]
- 跑道长度超过3,047米:1座
- 跑道长度在1,524至2,437米:2座
- 跑道长度在914至1,523米:135座
- 跑道长度在914米以下:32座(2013年)
总计:26座(2013年)[35]
相关统计资料
请参考Taxation in Iran中#ariff rates及#Smuggling两部分。

请参考Crime in Iran中#Human trafficking部分
请参考伊朗经济中#International trade部分
- 2011年,来自100个国家/地区的货物和大宗商品经过伊朗转运。超过1,050万吨的石油产品和非石油商品通过陆路(91%通过公路,和9%通过铁路)和边界的船运来运送。[42]
- 2010年,来自110个国家的1,000万吨大宗商品,价值315亿美元,通过伊朗转运到82个目的地。[43][44]
- 2009年,中转货物的价值约为250亿美元。这个数字占伊朗GDP的7%。[45]
- 从2009年3月22日至2009年9月22日,通过伊朗转运的货物超过300万吨,价值约113亿美元。在来源国方面,中国在数量上排名第一、土库曼排名第二、乌兹别克排名第三、土耳其排名第四、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排名第五。在目的地中,阿富汗排名第一、伊拉克第二、阿塞拜疆第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四、土库曼排名第五。[46]
- 铁路运输网络每年转运的货物约为3,300万吨,有2,900万人次,分别占该国所有转运量的9%和11%。[47]
- 每个伊朗人的人均包裹邮件为每年15个(2008年)。[48]
- 每月有一百万吨的商品、燃料、和以物易物(2008年)运到到国外。[49]
2009年9月,伊朗正式加入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计划(TRACECA),也称为“新丝绸之路”。 TRACECA成立于1998年,目的在促进欧洲、高加索、和亚洲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贸易和运输通讯。该计划包括欧盟,和来自东欧和高加索地区的14个成员国(包括伊朗)。伊朗的战略位置意味着它是欧洲与中亚之间的重要运输走廊。
2010年8月,伊朗宣布“未签署TRACECA项目”,并表示取代的是已通过与邻国达成一系列双边协议,来促进改善运输联系。[54]伊朗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礼萨·拉希米表示:“如果充分利用该国过境转运的潜力,它就能带来与石油[工业]一样多的收入。”他还宣布,伊朗将在不久的将来通过铁路来让中国和欧洲连通。[55]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