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原狐猴科

灵长目的一科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原狐猴科
Remove ads

古原狐猴科学名Palaeopropithecidae),又称为树懒狐猴,为已灭绝狐猴演化支,包含了四个属[2][3]。树懒狐猴的俗称来自于牠们的身体骨架结构特征与现存于南美洲树懒十分类似,属于趋同演化[4];然而两者之间仍然从有差异,树懒的四肢上具有长而弯曲的爪,而树懒狐猴和其他灵长目则同样有短而扁平的指甲[5]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属 ...
Remove ads

食性

树懒狐猴主要以水果、坚果与树叶为食[6],但牠们并不会因应季节的不同去专一的选择其中一类食物,而是混杂地取食。其中,古大狐猴与古原狐猴具有十分粗厚的下颌骨,食性可能主要以取食叶片为主[4]

栖息地与多样化

颅后特征显示古原狐猴科下的三个属,古原狐猴属拟大狐猴属英语Babakotia中原狐猴属英语Mesopropithecus,主要栖息于树上,并像树懒一样悬吊于树枝上[5]。马达加斯加的河流系统对本科物种形成了良好的地理隔离,有益于异域物种形成,可能也是本科下能分化成四个属的主要原因[7]

分类学

基于形态学,传统上认为古原狐猴科与现存的大狐猴科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而近年来来自已绝种的大型狐猴DNA分析也证实了这点。除此之外,全部的马达加斯加灵长目物种均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8]。树懒狐猴的犬齿后牙齿数量(两颗前臼齿及三颗臼齿)与外型均已现存的大狐猴近似。此外,拟大狐猴与中原狐猴的门牙形状近似于大狐猴的齿梳英语toothcomb结构,而古大狐猴与古原狐猴的门牙则较为宽厚[4]。从腰椎型态分析显示拟大狐猴能像懒猴那样缓慢的抓住枝干爬行,而其他三属则多半倾向倒挂或悬吊于树上[9]

灭绝

Thumb
位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的安德里亚马梅洛洞穴的石洞壁画,描述了当时的狩猎场景,包括猎人(最左侧)、两只猎犬(右边)正在狩猎一只树懒狐猴(中间偏左)

树懒狐猴与其他马达加斯加的大型狐猴的灭绝主因被认为是气候变迁所引起的生态系溃灭。近年研究则显示人类猎杀也可能是这些大型狐猴灭绝的原因之一[10]。曾于这些狐猴的骨骸上有发现过切割的痕迹,可能来自于人类的支解、剥皮行为[11]。种种证据让科学家相信这些大型狐猴是马达加斯加早期居民的狩猎对象[12]

更多信息 古原狐猴科分类[13](Table 21.1), 树懒狐猴与其近亲的支序分类图[14][15]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