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安区 (台中市)
臺灣臺中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安区,旧称“海翁窟港”[4]:20[5]:223、237,后称“螺丝港”[6]:30[5]:223、237、“大安港”[5]:224、237[7],前身“大安乡”[6]:34[8]:47,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北部,介于大甲溪与大安溪之间,地处大甲扇状平原西侧,全境地势平坦[9]:12-13。
大安区早期因大安港的发展而兴盛,在清领时期曾是台湾中部地区重要的贸易港口,开发甚早[6]:30[5]:226。后因港湾泥沙淤积,加上距离台中市的都市发展中心较远,以及无铁路、重要公路行经,使得该区工商业发展较为缓慢[10]:212-213[5]:228-229,而由于境内土壤肥沃且灌溉便利,故农业甚为发达[5]:228-229,是台中市海线地区典型的农业乡镇,此外畜牧业在大安区亦相当盛行[11]。该区有稻米、芋头、青葱、猪肉、酒等农特产,境内的大安滨海乐园为该区著名的观光景点,另有龟壳生态公园、大安水蓑衣生态教育园区等生态景点[12]。
Remove ads
历史
大安区区名源自“大安港”[6]:30,大安港旧称“海翁窟港”[4]:20[5]:223、237,系因港口有众多海翁(鲸鱼)聚集而得名,在清领前期时因港湾外缘有一条沿五甲港、北汕向外延伸至塭寮一带之天然石线,石线内航道曲折回绕,形状呈一螺旋状,故另名“螺丝港”[6]:30[5]:223、237[13]。而“大安港”一词由来分为二种说法,一说为当航海船只望见铁砧山时即可直驶入港,平安抵达[14];另一说为民间传说“嘉庆君游台湾”,根据《和安宫志》记载,嘉庆皇帝曾于1808年6月出航南巡,船只行驶出扬子江(长江古称)后,由于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而顿时迷失方向,在众人惊恐同时,有两盏微弱灯火指引方向进入螺丝港,嘉庆皇帝在平安入港后颂扬必有神助而道:“此乃大吉之地、大安之港。”[13]。
大安区早期为隶属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大甲西社活动范围[4]:21[5]:224,汉人移民至此开垦则始于清康熙末叶以后[4]:22。明郑时期,1661年,郑成功率军攻台,荷军投降,5月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大安隶属承天府天兴县。1664年,郑经将东都改称为东宁,并将天兴县升格为天兴州[6]:30[5]:224。1683年,清廷派施琅攻台,郑氏降清。
1684年,台湾分为一府三县,大安隶属福建省诸罗县[6]:30、31[5]:224。约在1701年左右,镇平县张、林两姓闽籍与邱姓粤籍汉人由鹿港北进并自大安港、白瓦厝港登陆拓垦大安、铁砧山脚、日南与九张犁等荒埔[4]:20、22[15]:41[5]:224、227,随后亦有乾隆中叶时期的漳浦县林姓、南安县陈、黄、张姓,以及同安县王姓等汉人陆续入垦,其中包括垦号“林成祖”的漳浦县人林秀俊,拓地渐广并岁入租谷近万石,对于大安早期开发贡献良多[4]:21-22[16]:294。1723年,清廷将大甲溪以北地区划分至新设之淡水厅,因此大安被划为淡水厅的一部分[6]:30、31[5]:224。1816年,鹿港巡检署移驻大甲,至此大甲变为南北交通重要官道据点,因此地方士绅提倡兴建石堡城,确保接坊安全[4]:22[8]:42。1830年,大甲分设中军守备[注 1],至此大安港已为大甲地区货物输出港口,海防地位日渐升高[4]:22。1842年,爆发大安之役[17]。1875年,清廷增设新竹县,大安改属台北府新竹县竹南四堡。1887年,台湾建省后,改为三府一直隶州,中部新设台湾府,为省会首府,并将中港溪以南、大甲溪以北地区划为新设之苗栗县,故大安改属台湾府苗栗县大甲堡[6]:30、31[5]:224。
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于1897年将台湾分六县三厅,大安属新竹县大甲办务署大甲三堡。1898年改为三县,属台中县[6]:31[5]:224。1901年,废县设厅,下设支厅,大安改隶苗栗厅大甲支厅。1909年,20厅改为12厅,改归台中厅大甲支厅,一部分属十八庄区,一部分则属顶九庄区[6]:32[5]:224,共计32庄[18]。1920年,台湾分五州二厅四十七郡,行政区划改为州郡制,大安庄属台中州大甲郡,并分为中庄、南庄、南埔、东势尾、福兴、三块厝、龟壳、溪洲、牛埔、三十甲、顶大安、田心子、下大安、北汕、海墘厝、下脚踏、顶脚踏、松子脚等十八个大字[6]:32、38-39[5]:223、237。
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大安庄改为大安乡,属台中县大甲区。1950年,撤废区署,改为台中县大安乡[6]:30、34。2010年12月25日,配合台中县市合并,改称为台中市“大安区”[19]。
Remove ads
地理
大安区位于台中市西北隅,东邻大甲区(溪南地区),西滨台湾海峡,南隔大甲溪与清水区相望,北与大甲区(溪北地区)以大安溪为界[9]:12。区域面积为27.404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跨距约4.2公里,南北最大跨距约9.08公里[9]:12。全区为大甲扇状平原的一部分,系由大甲溪与大安溪等二溪合流冲积,以及砂砾、粘土混合而成,而在大安区内大致以温寮溪分为南侧的大甲溪冲积扇与北边的大安溪冲积扇[9]:13、15[5]:225。整体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均在10至30米之间,地势略由东北、东南两方往中西部倾斜,坡度极小,形成平缓坡面,全区海拔最高点位于东北部顶安里三十甲堤防一带的50米,整体呈现南北走向狭长地形[9]:13。

大安区南侧有大甲溪流经,北边有大安溪经过,是大安区主要的二条溪流。大甲溪为台湾四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约为1,236平方公里,主流上游为南湖溪,并依序流经和平区、东势区、新社区、石冈区、丰原区、后里区、神冈区、外埔区以及大甲区等地区,最后于大安区与清水区交界处出海[20][9]:16。大安溪全长约97公里,流域面积约为758平方公里,主流上游为雪山溪,由雪山溪与马达拉溪两溪合流后,形成台中市与苗栗县的天然界线,最后于大安区与大甲区交界处出海[20][9]:16。除了大甲溪与大安溪以外,大安区尚有南埔溪、草厝溪、龟壳溪等溪流流经[9]:15[4]:26。大安区水利开发主要引进大安溪与大甲溪等二溪,境内人工灌溉系统可分为南方的虎眼大圳与北方的顶店圳等二大圳路,并拥有数条分歧支线[4]:26。
大安区气候属副热带季风气候,气温与湿度均偏高,风强雨少。年均温约在摄氏18至24度之间,月平均最高为七月的29度,最低为一月的18度,并有八个月月均温高于20度[9]:14[5]:226-227。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250至1,500毫米之间,并集中于六月至八月,雨量最多为七月的200毫米,最少为一月的50毫米以下,整体呈现夏雨冬干的现象[9]:14-15。
清嘉庆年间,台湾屡次发生械斗,其后大安地区的客籍移民迁至苗栗地区,漳州籍移民则在道光以后迁至葫芦墩(今丰原区),因此大安区成为以泉州籍移民为主的聚落[4]:22。根据台湾总督府于1926年的人口调查,大安庄总人口约有8,400人,汉人祖籍依人数多寡分别为三邑(晋江、惠安、南安)5,100人、永春州1,600人、同安1,500人、泉州府安溪200人,泉州人占全庄总人口约有八成,前四大姓氏依人数多寡分别为陈姓、黄姓、林姓、吴姓[4]:24-25[15]:44。在2023年6月30日时,大安区的前五大姓氏分别是陈姓、黄姓、林姓、李姓、王姓,此五姓氏的总人口数共有8,317人,约占当时该区人口数的46%,其中陈姓即占全区人口数的17%,是大安区的最大姓氏[21]。
根据内政部户政司和台中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4年底大安区户数计有5,927户,人口计有17,79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649人,是台中市海线地区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2][3]。每户人口数约有3.00人,位居台中市第一位[3]。原住民人口计有76人,为台中市最少[2]。区内人口最多的里为行政中心所在地且面积较大的中庄里,人口密度最高的里为面积最小的松雅里,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里为距离市区较远且面积较大的顶安里[9]:12[2]。
由于大安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南北两侧皆有溪流阻隔,与其他地区联络较为不便,且经济产业发展相对较少,以致大安区的人口持续外流[22]。2019年底时大安区尚有19,111人,至2024年底时已下滑至17,793人,是台中市人口减少速率较快的行政区。大安区的人口高龄化、少子化问题严重,2011年9月老年人口超越幼年人口,2011年10月因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而进入高龄社会,2023年1月老化指数达到200%,至2024年9月时,老年人口占比达到两成,进入超高龄社会。至2024年底为止,大安区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幼年人口占比约8.70%,壮年人口占比约71.03%,老年人口则占比约20.27%,老化指数约为233.01%,是台中市人口老化较为严重的行政区[2][3]。
Remove ads
政治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1 | 庄圳 | 2010年12月25日-2014年12月25日 | 县市合并后首任 |
2 | 颜金源 | 2014年12月25日-2016年8月29日 | |
3 | 周琇茹 | 2016年8月29日-2020年7月28日 | |
4 | 许宏绮 | 2020年7月28日- | 现任 |

大安区公所是台中市政府在大安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中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25]。
现今大安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大安庄属台中州大甲郡[8]:43。大安庄辖南埔、东势尾、福兴、三块厝、龟壳、牛埔、溪洲、松子脚、顶脚踏、下脚踏、海墘厝、北汕、田心子、下大安、三十甲、南庄、中庄、顶大安等18个大字[8]:46-47。1946年1月,改为“大安乡”,属台中县大甲区[8]:47。1950年,裁撤区署,大安乡改直隶于台中县。2010年12月25日,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大安乡改制为市辖区“大安区”,隶属台中市[19]。
大安区共辖12里110邻,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19]:
Remove ads
经济
在大安港于1731年辟为贸易港后,大安区的商业活动随之兴盛,加上大甲街于乾隆年间的扩大与形成,使得大安港逐渐成为大甲街的主要贸易港口,并因贸易圈出入口货品的热络,形成各条东西街与南北街坊[10]:212。然而由于每年东北季风带入飞沙堆积和清道光年间多次洪水冲毁港湾西侧的石汕,加上日本治台后台湾总督府在此设置监视署,规定出入船只必须先经鹿港海关纳税后方能通行,以及1922年后纵贯铁路海岸线通车启用,使得大安港港务被基隆港与高雄港取代,港口机能逐渐消失[10]:213。随著大安港的没落,大安区的工商业也随之衰退,且因位置偏僻、缺乏重要天然资源与交通运输,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大安区经济状态至今仍停留于农业社会[10]:212-213[23]:160。在产业结构方面,二战后初期的大安区从事一级产业(农林渔牧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口超过60%,而二、三级产业的就业机会与从业人口则相对较少[5]:228。
Remove ads
大安区地势平坦,无山坡地与林地,土壤多为砂砾与粘土混合而成之冲积土,土地辽阔肥沃,灌溉便利,适宜农耕[9]:15[23]:160。1993年底大安区从事一级产业(农林渔牧业)人数约占总就业人口的42%,在台中市所有行政区中排行第四高(次于新社区、和平区、东势区),为台中市海线地区的农业重镇[26]。2001年底该区农耕土地面积约为2,219.22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约80%,是台中市农耕土地比例最高的行政区[27],并以水田占较高的面积比例,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大宗,蔬菜生产以青葱、瓜果、芋头为主[10]:215,此外该区尚有生产甘蓝菜、苦瓜以及青蒜等农作物[5]:228。
![]()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大安区的畜牧业以饲养家畜与家禽为主,并以养猪业最为兴盛[10]:212[5]:228。二战结束后,政府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畜牧业发展专业化需求迫切,因此于1974年10月在大安区内成立养猪专业区。翌年(1975年),配合农村发展示范村计划而在西安里增设25户养猪户,养猪头数则由原本副业性的6,322头提升至22,335头,其养猪头数为台中市第一多[10]:218。
家禽方面,中央政府配合市场与消费者需求,故于1973年3月在台湾省畜产试验所宜兰分所(现为农业部畜产试验所宜兰分所)改良繁殖白毛鸭(肉鸭),并指定大安区为示范专业区扩大经营,大安区配合白毛鸭推广,遂而成立种鸭孵化研究班二班,负责推动该项工作,大安区所生产的肉种鸭约有二万只以上,销售至中南部地区的白毛肉鸭则有六十余万只[10]:218。
大安区肉品市场成立于1977年8月9日[10]:227,名“大安家畜市场”,系牲畜肉品集散中心,并行禽畜养殖检疫、市场分配与教育之事,后因配合政府推动肉品电宰政策,倡导食品卫生,扩大服务范围[28],遂于1992年11月11日由福兴里原址迁至松雅里现址,并更名为“台中县大安乡肉品市场”,2010年再改为今名[5]:228。该市场隶属大安区农会,市场主任由大安区农会总干事兼任,并置副主任一人,在市场主任之下,设有电宰、会计、业务、总务等四课[29]。
大安区的工业较不发达,其在1971年的工厂登记家数仅有35家[10]:213,而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多年积极鼓励投资,其后工业登记家数方逐渐增多,境内的加工业与制造业工厂主要集中于大安港路一带以及邻近大甲区的松雅里等地,其它地区的工厂则较为稀少[5]:228。大安区的工厂类型在1970年代以碾米厂为主,占比约有57%[10]:213,到了1980年代则主要为加工业与制造业,1986年底设厂于大安区的工厂较多的二者为加工业33家与制造业16家,两者总和约占全区设厂数的三成[10]:215。而在2000年代以后,大安区主要的工厂类型则为制造业,以2006年底为例,大安区的工厂登记家数为145家,依家数最多至第三多分别为机械设备制造修配业42家、塑胶制品制造业20家、金属制品制造业15家[30]。
大安区的商业活动十分单纯,主要为小型服务性商店,并散布于区内各村里聚落,其商业类型多为地方性商业,主要商业服务仍需依赖大甲区或者台中市区[10]:213。大安区的商业登记家数在1971年底为83家,当中最多的为买卖业者63家,第二多的为服务业15家[10]:213。而在1986年的商业登记家数则微幅增加至102家,唯仍以买卖业者79家最多,服务业13家次之[10]:214-215[31]:509。
大安区的金融业较不发达。截至2005年底该区仍未有任何银行之分行或金融机构的设立,区内居民的金融活动仍需依赖大安区农会的信用部[31]:577-578。
大安区农会创立于1922年,名“有限责任大安信用组合”,其后分别于1933年、1935年更名为“有限责任大安信用贩卖购买利用组合”、“保证责任大安信用贩卖购买利用组合”[10]:221-222。1943年,配合台湾总督府公布之〔台湾农业会法〕,乃将农会、产业组合、兴农倡和会等农业团体整编,改组“大安庄农业会”[10]:222。1946年11月25日,大安庄农业会依据〔合作社法〕改组并分为“大安乡合作社”与“大安乡农会”,直至1949年国民政府颁布〔台湾省农会与合作社合并办法及其实施大纲〕,大安乡合作社与大安乡农会重新合并为大安乡农会[10]:222。2010年,改名“大安区农会”。其下设有推广、保险、信用、供销、会计、会务等部门,以及海墘办事处、松雅办事处等分部[29]。
文化
大安区的宗教信仰以台湾民间信仰、道教为主[32]:290、377-382,并主要有王爷、九天玄女、五谷仙帝、保安尊王、保生大帝、土地公、大众爷、天上圣母、太子元帅、广泽尊王、延平郡王、李府先祖、泉州公、潘宋先师、陈靖姑、马府大人等多位神祇[33]:284-285[34]。大安区的宫庙计有大约三十所[32]:377-381,包括历史最悠久的大安港和安宫等宫庙[33]:285,其中位于永安里的环海宫主神系连、池、朱、李、孙、马等六位(六府千岁),相较于台湾王爷信仰多数为三姓、五姓、七姓,该宫庙之六姓主神王爷信仰相对少见[35]。大安区的基督教信仰则有大安胜利教会,也是该区唯一一所基督教信仰中心[32]:382。
大安区的特产为“安农五宝”,包括芋头、葱、安泉米、酒、猪肉等五种产品[36]。

大安海洋棒垒球场,旧称“南埔简易棒垒球场”,位于大安区南埔里,由大安区体育会慢速垒球委员会管理[37],系于2018年8月由原本的垃圾掩埋场改建而成,并于2020年5月24日完工启用,全场占地约有4公顷[38],设有二个球员休息室,场地西侧紧邻台湾海峡,因此拥有可一边打球一边看海之特色[39]。
教育

大安区在开辟前,由于位置偏远而无教育可言,自清领时期开辟以来,则始有书垫之设,文风渐盛。1882年,当地秀才黄天选取进新竹县学,大安区文教自此振兴,随后朱秀才来台,遂于东势尾设馆授徒[40]:192[16]:297。
1895年日本治台后,台湾总督府对台采取逐步强化之同化主义方针,建立以初等教育机关公学校为主的新式教育[41]:16。1896年,颁布“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各部分课规程”,强化中央及地方之教育行政组织,设置“国语传习所”[41]:17、33。1898年,取消国语传习所并改设公学校(台籍儿童就读)与小学校(日籍儿童就读)[41]:33-34。台湾总督府在大安区共设立两所公学校,分别为1918年3月31日创立的中庄公学校(今大安国小)与1920年3月31日创立的大甲公学校(今大甲国小)大安港分教场[42]:197-198。1921年4月24日,台湾总督府实行学制改正,中庄公学校改名为大安庄庄立公学校,并将大甲公学校大安港分教场改属中庄公学校,同年5月19日,大安庄庄立公学校改校名大安公学校[42]:198。1929年4月1日,大安公学校大安港分教场独立为海墘公学校(今海墘国小)[42]:198。1941年,将公学校与小学校全部改制为国民学校,大安公学校改为大安国民学校[40]:194,海墘公学校改为海墘国民学校[40]:200。
二战后,国民政府积极着重教育改革,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废除不平等之差别教育[41]:65-66。1960年8月,大安国民学校设立三光分校[40]:202。1966年8月1日,三光分校独立为三光国民学校[40]:194、202。1968年,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国民教育分为前六年国民小学与后三年国民中学两阶段,大安区原有国民学校三所改为大安国民小学、海墘国民小学、三光国民小学[40]:195、200、202,海墘国民小学设立永安分校[40]:200、204,同年8月1日配合政府一乡镇一国中政策,成立大安国民中学[40]:192。1975年10月,永安分校独立为永安国民小学[40]:204。1986年,配合政府乡乡有图书馆政策[43],兴建台中县立图书馆大安分馆,并于翌年(1987年)6月正式启用[40]:206。
目前大安区拥有国民中学1所,为台中市立大安国民中学1校[40]:192,其他公立教育机构计有台中市大安区大安国民小学、台中市大安区三光国民小学、台中市大安区永安国民小学、台中市大安区海墘国民小学等4所国民小学[40]:194-205[44],台中市立图书馆大安分馆等1间社教机构[40]:206[43]。
交通
大安区的铁路运输,始于1910年“月眉糖厂线”的启用,其营业区间为“后里=大安港”,主要用以为月眉糖厂提供原料采集[15]:54,并设有“南门=中庄”一支线,在公路运输不发达之时期,月眉糖厂线在便利地方交通与繁荣农村经济的地位相当重要[45]:615。二战后,该铁路由原本的民营铁路转为公营铁路。直到1950年代后期,由于公路交通日渐发达,致使火车搭乘人数逐年锐减,随后月眉糖厂线先被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降为试办营运线,至1959年以后则正式停驶[10]:250[45]:623、639-640。
- 省道与县市道
大安区现有省道一条。台61线,又称西滨快速公路,为纵贯台湾西部沿海地区的公路,在大安区内主要行经西侧沿海地带,并在大安区北、中、南段个别设有福住交流道、大安一交流道、大安二交流道等三个交流道[46]。
大安区现有市道一条。市道132号穿越大安区中部,西侧端点位于大安区海墘里,在大安区内称为大安港路,向东可通往大甲区、外埔区与后里区等行政区,亦可连接
国道三号大甲交流道与
国道一号后里交流道,是大安区重要的联外公路之一[10]:244[47]。
- 乡区道
|
|
台中市市区公车经过大安区的主要路线有92路(丰原至大安国中)[48]与658路(大安滨海乐园至惠文高中,包括大安路段行驶于大安港路的副线)[49]等2条,分别可远通丰原、台中市区,为大安区对外较为重要的两条公车路线。其它尚有657路(大甲高工至建兴)[50]、661路(致用高中-大甲车站-永安国小环状路线)[51]、699路(南埔至大甲体育场)[52]等3条公车路线,提供当地居民搭乘及转乘之用[53]。2023年底前原有公车路线有171路(大甲体育场至大安港)[54]、172路(大甲至福住里)[55]、216路(大甲至南埔)[56]等3条,已于2024年2月7日公告停驶[57]。
台中市小黄公车是由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推动的公车系统之一,于2017年4月1日启用,路线皆采固定时间发车且免费搭乘,乘车需于前一天预约,预约人数较多时则安排多辆德士以提供载客服务,当中仅无台中市市区公车行驶、停靠之路段可随招随停,以扩大公共运输服务范围至年长者、行动不便、偏远地区、携带大型行李的民众[58]。行经大安区的小黄公车路线有黄12路(南庄至大甲车站)[59]与黄23路(中庄至大甲车站)[60]等2条,提供南庄、南埔、东安、中庄、福兴、龟壳等6个里的居民搭乘[61]。
台中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iBike)是台中市政府推动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13年6月开始规划建置[62],2014年7月18日开始营运,2017年5月16日使用次数突破一千万人次[63],大安区则于2018年6月19日正式引进YouBike1.0系统[64],并于2021年7月28日引进YouBike2.0系统[65],2023年6月28日全面停止营运YouBike1.0系统,改为仅营运YouBike2.0系统[66]。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YouBike2.0系统已于大安区设有11个站点[67],并可甲地租车、乙地还车,提供民众租借使用[68]。
旅游

- 宗教
- 镇南宫:位于南埔里,主祀神祇为朱薛彭三府王爷。
- 和安宫:位于海墘里,主祀神祇为金吉姚三府王爷。
- 大安政天宫
- 东安永安宫
- 北汕保安宫
- 温寮庆安宫
- 龟壳圣安宫
- 龟壳广元宫
- 龟壳延平宫
- 台中代济宫
- 埔头圣仙宫
- 大安镇安宫
- 福住福安宫
- 永安环海宫
- 永安靖安宫
- 大安西天广安宫
- 大甲镇澜宫弥勒团会馆
- 大安镇天宫
- 安田镇安宫
- 南埔寮天宫
- 松雅保安宫
- 南庄南安宫
- 南庄南昆鯓庙
- 西安庆安宫
- 西安泰安宫
- 西安马府大人庙
- 五甲甲安宫
- 大安九龙宫
- 大甲镇澜宫大安神轿团
- 大甲李王会大安金虎爷分会
- 文化
- 自然
- 台中市滨海自行车道-大安段:台中市滨海自行车道起点从大度桥到台中苗栗县市界(大甲区长寿路),全长约69.2公里,行经台中港、梧栖渔港、高美湿地、大安滨海乐园、松柏渔港、大安妈祖文化园区等地[70],其中大安段全长约9公里,是串连大安区各段堤顶、景点的自行车道[71]。
- 大安滨海乐园:又称“大安海水浴场”,全场占地约有17公顷,于1928年创立,其最早旧址位于旧大安港口海堤外[72]:288[10]:239,后于日治末期受到战争影响,物资缺乏,浴场房舍建材遭到拆除作为其他用途,原址已被冲入海水中[72]:288。一直到1961年,时任大安乡乡长吴泉水等人提倡重建,在海墘村重新创立,随后由于北汕溪受到上游废水污染的影响,水质逐渐不佳,乡公所鉴于原址对岸之北汕的自然景观可提供游客休憩场所,因此分别向台湾省政府与台中县政府申请贷款与补助,1981年迁建于北汕现址[10]:239[72]:288。其后由于大肠杆菌超标,长期的水质问题未有改善,以致于无厂商愿意接手营运而于2006年11月关闭[73]。后经台中市政府观光旅游局针对其附近水域整体调查与评估规划,台中市政府复于2013年8月1日开放民众可于大安滨海乐园从事冲浪及放风筝活动[74],并因沙滩之沙质较为细致,在每年夏季举办“大安沙雕音乐季”等活动[75][76]。
- 大安白鹭鸶保护区:散落在沿岸的防风林区内,可近观白鹭鸶、夜鹭及候鸟等鸟类栖息。
- 大安红树林:近几年大量复育红树林,丰富了潮间带之生态,而成功复育台湾特有种之大安水蓑衣。
- 龟壳生态公园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