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南岛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南岛语,也称为台湾诸语(日语:台湾諸語)或福尔摩沙语言(英语:Formosan languages),是南岛语系中在台湾的多个分支的统称,总使用人口约有二十余万[2],主要分布于台湾岛上原住民族群居住地区,各语言皆为中华民国的国家语言,并与达悟语合称为台湾原住民族诸语,并可再细分成北台湾南岛语族、邹语群、鲁凯语、排湾语、卑南语、布农语以及东台湾南岛语族等多个语群,因计算方式的差异,约有20至30种语言[3]。台湾南岛语大多没有早期文字记录,现在则主要以族语罗马字为正写法,母语使用人口约18万人[注 1]。另外,世居于兰屿的达悟族,虽同属台湾原住民族,且其使用语言达悟语亦为台湾原住民族诸语之一,但其所使用之达悟语分类上实为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之巴丹语群,并非台湾南岛语,故不在此条目列项。日治时期称高砂语。
Remove ads
台湾南岛语在整个南岛语系中占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古南岛语分布地区中所出现的动、植物群,常见于台湾岛内不同的地形及气候区内,这些证据显示台湾南岛语十分古老。以这些语言研究上的证据作为基础,甚至有相当多的语言学家相信台湾是整个南岛民族的“祖居地”之一。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在介绍台湾原住民族与世界南岛语系民族的关系时即表明“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民族……南岛语系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分布地区西起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越过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复活节岛;北起台湾,南到新西兰,其中台湾是南岛语系民族分布的最北端”。[4]
Remove ads
起源

台湾原住民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岛原住民皆属于南岛民族且有密切关系。这些台湾史前移民的语言因而与上述其他地区具有共通性。比较早期的说法,包括该语言起源于密克罗尼西亚、华南、中南半岛、西新几内亚等论点。[6]
台湾中央研究院(1996)明白陈述:“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Malay-Polynesian),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大语系”。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资讯网也说,“生活在台湾的土著民族,即平埔族和高山族,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不仅自己相互之间有很深的关系,而且跟太平洋、印度洋岛屿上的许多种语言都有亲属关系,形成学术界所称的“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或 (Malayopolynesian)”[7]。
分类系谱

事实上,愈来愈多的南岛语言学者承认台湾南岛语的重要性。就目前的语言学研究而言,台湾至少是最古老的南岛民族居住地之一,甚至极可能就是古南岛民族的发源地(参见Blust 1985;Bellwood 1991)。
达尔(Dahl 1976)认为台湾南岛语保存了最多古南岛语的特征,应该被视为是整个南岛语族的第一分支。在这个基础上,白乐思(Blust 1982)进一步把南岛语族分为四个分支:泰雅群、邹语群、排湾群、以及马来-波利尼西亚群。而后期研究中,白乐思(Blust 1999)依据音韵特征,将原本归入排湾群的一些分支独立出来,将南岛语族分为十个分支:泰雅群、西北群、西部平原群、邹语群、鲁凯群、排湾群、卑南群、布农群、东台湾南岛语群、以及马来-波利尼西亚群。[8]十个南岛语群当中有九个都在台湾,其他太平洋诸岛的一千多个南岛语言都同属同一语群,显示在南族民族的历史上,台湾应是现存仍有南岛民群居住的地点中,最早定居的区域。
Remove ads
语言列表

2009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巴赛语、凯达格兰语、巴布萨语等7种语言已被认定流失;另外,噶玛兰语、邵语等7种语言被评为极度危急、赛夏语为严重危险,而泰雅语、卑南语、布农语等9种语言则为脆弱等级。[9]。[10]
Remove ads
特征
台湾南岛语言在词汇方面保存了古南岛民族的文化特色。音韵系统中,多数语言有五个母音,辅音分清浊,不分送气;有轻重音,但无类似汉语的声调。构词属于黏着语类型,一个词是由一个词根和多个词缀所组成,故而为多音节[16]。在句法上,南岛语言最重要的特征是焦点系统,而在南岛语中最完整地保留这项特征的,正是台湾南岛语。所谓的焦点系统,是指以词缀及格位标记来突显语句讯息当中的重心焦点。[17]
词汇
下表将台湾南岛语各语言和其方言,以及接近台湾南岛语的巴丹语群中之达悟语和伊巴丹语的词汇比较,原始南岛语置于首列,以兹比较。
Remove ads
注释
脚注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