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语言列表
曾經存在與現今使用於臺灣的語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语言列表列出台湾及现受中华民国治权管辖之各离岛(指澎湖群岛、兰屿、绿岛及小琉球等)及外岛地区(含金门群岛、乌坵列屿及马祖列岛等)曾经出现或现在使用的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或语言替代之符号工具、如手语和凸字等。《国家语言发展法》于2019年颁布施行后,台湾固有族群之语言及台湾手语皆为中华民国国家语言。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8月27日) |
Remove ads
国家语言
根据2019年颁布的《国家语言发展法》,台湾固有族群之语言及台湾手语皆为中华民国国家语言,政府并以尊重各族群语言使用者惯常使用之命名权为由,未以法律明列各固有族群之语言名称[2]。惟事实上,文化部及教育部将各国家语言正式名称暂定为台湾华语、台湾台语、台湾客语、马祖语、台湾原住民族语、台湾手语[3],且台湾原住民族语仅规范受中央政府承认之16原住民族的语言,此种分类方式并未规范属于汉语族的金门闽南语、乌坵莆仙语、属于混合语言的香蕉白话、寒溪语,和属于台湾南岛语的巴宰语、西拉雅语等未消亡语言为国家语言,且尚未依照国家语言发展法具体实施。下表列出台湾常见之国家语言。
Remove ads
所有台湾原住民族语(台湾南岛语和达悟语),包含台湾未识别族群之语言在内,皆为中华民国的国家语言[7]。然而事实上,仅16个被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民族之15种语言、41个方言[注 5]被规范为国家语言并依照国家语言发展法具体实施。其余的台湾原住民族语中,仅西拉雅族使用之西拉雅语、马卡道族使用之马卡道语,和大武垅族使用之大武垅语受部分地方政府承认,分别为台南市和花莲县富里乡、屏东县和花莲县富里乡、花莲县富里乡之地方政府原住民语言。下表列出台湾所有曾经出现或现在仍在使用的原住民族语言。
Remove ads
新住民语言统计
新住民语言为1990年代之后,和台湾人通婚的新住民族裔及其后代,或其他原因(移工身份)来台的族群使用。 此列表根据国籍推算(based on nationality),仅计算新住民母语人口,并列出使用人数500人以上之新住民语言。[10] [11]
Remove ads
汉藏语系
闽语不同于汉语族下的其他独立语言(如客家话、官话、粤语等)为一语言;闽语的各大分支几乎不能互相交流,因此国际学术界认为闽语的各个分支(如闽南语、闽东语、莆仙语等)也是汉语族下的独立语言。


在客语能力认证中,共包含四县腔、海陆腔、大埔腔、饶平腔及诏安腔,共五种腔调,而在教育部台湾客家话常用词辞典中,除上述五种腔调外,亦包含南四县腔。

温州话(瓯语)
吴语、湘语、粤语、潮州话、闽东语、胶辽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等汉语变体,和傣语等中国大陆的少数民族语言,存在于台湾眷村(屏东县的信国新村、定远新村,高雄市美浓区的精忠新村、成功新村,以及龙潭乡干城五村、仁爱乡博爱新村、中坜区马祖新村、忠贞新村等)。目前眷村中的各种外省汉族语言已接近消失[20]。各种汉语变体现亦为中国大陆配偶、在台香港人、在台澳门人及部分归侨如在台缅甸华人所用。在台马来西亚人和在台新加坡人也使用星马华语。
混合语言
寒溪语原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承认的泰雅语下方言“寒溪泰雅语”,但2011年政府以语言混杂为由,将寒溪语将其排除在外,故现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21]
南岛语系

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是所有经行政院核定台湾原住民族群所使用的各种语言的统称,各语言皆为中华民国的国家语言,日治时期称高砂语。主要分布于台湾与兰屿两岛之原住民族群居住地区[22],涵盖多个语群,目前经行政院认定的语言共有15种,下可再分为41方言[注 7],以族语罗马字为正写法,总使用人口约26万人[4],占中华民国总人口的1.2%。
臺湾原住民族诸语皆属于南岛语系,包含台湾南岛语和达悟语(达悟语不属于台湾南岛语言,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巴丹语群”)。台湾南岛语依计算方式不同,可有16至20多个语种,以下语种分类以《民族语》为基础,同时参考李壬癸(2006)之分类[23],将台湾南岛语分为北台湾南岛语族、中台湾南岛语族、南台湾南岛语族、以及东台湾南岛语族四个分支。
泰雅语使用人口约10,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6种[注 8],分别为赛考利克泰雅语、泽敖利泰雅语、四季泰雅语、宜兰泽敖利泰雅语、汶水泰雅语、万大泰雅语。
赛德克语(含太鲁阁语)使用人口约65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3种[注 9],分别为都达赛德克语[注 10]、德固达雅赛德克语[注 11]、德鹿谷赛德克语[注 12](太鲁阁语[注 13])。
赛夏语使用人口约2,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
龟仑语为一已灭绝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巴宰-噶哈巫语使用人口约2人,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
邵语使用人口约4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
巴布萨语为一已灭绝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道卡斯语为一已流失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巴布拉-洪雅语为一已灭绝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邹语[注 14]使用人口约4,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注 15]。
卡那卡那富语[注 16]使用人口约4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
拉阿鲁哇语[注 17]使用人口约25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
排湾语使用人口约15,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4种,分别为东排湾语、北排湾语、中排湾语、南排湾语。
排湾语各方言间相通度高,但实际方言群分支至今尚未被完整考究,故在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中,排湾语认证考试则大致略分为四类:东排湾语、北排湾语、中排湾语、南排湾语。
鲁凯语使用人口约2,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6种,分别为东鲁凯语、雾台鲁凯语、大武鲁凯语、多纳鲁凯语、茂林鲁凯语、万山鲁凯语。
布农语使用人口约38,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5种,分别为卓群布农语、卡群布农语、丹群布农语、峦群布农语、郡群布农语。
卑南语使用人口约1,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4种,分别为南王卑南语、知本卑南语、西群卑南语[注 18]、建和卑南语。
在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中,卑南语认证考试则大致略分为四类:南王卑南语、知本卑南语、西群卑南语、建和卑南语。较相近的下宾朗卑南语、初鹿卑南语和利嘉卑南语皆并入西群卑南语。
噶玛兰语使用人口约7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
巴赛语为一已流失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雷朗语为一已灭绝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猴猴语为一已灭绝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阿美语使用人口约108,0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5种,分别为南势阿美语[注 19]、秀姑峦阿美语[注 20]、海岸阿美语、马兰阿美语、恒春阿美语。
撒奇莱雅语使用人口约59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
西拉雅语为一已流失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为未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但为受部分地方政府承认的台南市定原住民族语、花莲县富里乡定原住民族语。
大武垅语为一已流失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为未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但为受部分地方政府承认的花莲县富里乡定原住民族语。
马卡道语为一灭亡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为未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但为受部分地方政府承认的屏东县定原住民族语、花莲县富里乡定原住民族语。
箕模语为一已灭绝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且为未受中华民国中央或任何地方政府承认的原住民族语言。
台湾唯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原住民族语为达悟语,以下列出除达悟语之其他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语言皆为新住民语言而非原住民族语言。
达悟语使用人口约3,800人,为受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中央政府承认的15种原住民族国家语言之一,其下受政府承认的方言共有1种。为唯一不属于台湾南岛语的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其属于菲律宾语群下的巴丹语群。
其他印尼语言包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巽他语、马都拉语、米南佳保语、布吉语等,使用者皆为印尼裔新住民和移工。
其他菲律宾语言包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菲律宾语群的宿务语、伊洛卡诺语、希利盖农语等,使用者皆为菲律宾裔外籍配偶以及移工。
南亚语系
侗台语系
日本-琉球语系
朝鲜语系
阿尔泰语系
印欧语系
包含马拉地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尼泊尔语、旁遮普语、普什图语、僧伽罗语,现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籍等南亚外侨使用为主。
达罗毗荼语系
人工语言
阅听辅助语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