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铁对号特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铁对号特快是台湾铁路管理局所辖客运列车车种之一,是对号入座、仅停靠主要车站的无空调列车,目前已取消。一般而言,是以铁路机车牵引无空调二等客车,车厢内上有电扇、走廊有服务生贩售服务。车内座椅为不可调整椅背倾斜角度,覆有草绿色塑胶蒙皮的旋转椅或翻背椅(较旧型之车厢)。如为柴油客车行驶之对号特快,通常于前面加上“柴油”两字,简称即成为“柴对快”。
简介

台湾光复时,台铁旅客列车本无对号入座服务,该服务始于1949年开始对1/2次快车之头、二、三等车厢逐渐办理对号售票,后缩短行车时间,成立“特快对号”新列车等级与票价,区别于一般非对号、较便宜之快车班次。[1]于1954年开始,台铁DR2300/2400型“飞快车”开行之“柴油特快”,亦在开行不久因民众踊跃搭乘实施对号入座,以免拥挤。此外,台铁亦因人口普查、天然灾害等开行不定期对号入座之列车。
至于正式定名之“对号特快”首次出现于1959年时刻表上,台北台中间3501/3502次,使用钢体化二等“翻背椅”客车,派女服务员,并提供免费茶饮、书报、费率比照柴油特快车,遂成为台铁定期开行之车种之一,并于1960年代多次增备客车,并加开班次。[2]
随着空调列车的增加,对号特快班次渐渐减少。在西部干线铁路电气化完工后,原光华号所使用的DR2700型也改以柴油对号特快(柴对快)名义行驶,票价与对号特快相同[3]。大多数的对号特快被所谓的“冷气对号车”(后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取代。
因为无空调而车厢为开放空间,乘坐时舒适度难免受到影响。于1984年间所做的研究显示,对号特快车内噪音可达85分贝(同次观察,自强、莒光号为75分贝,复兴号80分贝)。[4]
1988年对号特快停驶时,在西部干线仅存周日加班的151/152次松山=二水和周日、例假日加班的153/154次松山=三义的对号特快,但北部通勤区间(基隆至中坜,少数班次行驶至新竹或竹南)与东部干线仍有以DR2700型行驶的柴对快。停驶后,除原北部区间柴对快直接降等柴油快车外,其他对号快车或柴对快大多改为平快行驶,但初期改点幅度并不大,仍有罕见于平快车的高速,却仅收取普快票价(当时普通车、快车通用票价)。逐次改点以后表订速度亦渐下降。
Remove ads
年表
战后初期,台湾铁路原只有普通车与快车两种车种,各列车编成中有等级不同之车厢,收费亦有所不同。
1949年,台铁局于4月1日开始针对1次及2次快车发售头等车对号车票;10月10日,开始发售二、三等对号票,并改称“对号快车”;11月11日,缩短“对号快车”行驶时间,改称“特快对号车”。[5]
1950年,台铁将1次南下特快对号车命名为成功号、2次为铭传号。两车仍旧加挂头、二、三等车厢。
1953年12月,实施“平等”制度后,特快对号车除加挂客厅车(原头等车)外,与不对号之快车皆统一使用软垫客车(不可倒卧)。此期编组改用美援“平等客车”35TP32200型(后来改为35SP32200型)或台铁改造之35SP32300型。
1954年9月9日,甫开行几天的柴油飞快车因乘车人数众多,实施对号入座,原称为“柴油特快”。在台东线,于1961年引进LDR2300型柴油车,以一部动力车牵引两部拖车方式,作为柴特快行驶。
1956年9月15日,因实施台湾省户口普查,台铁临时加开“对号快车”一列,供旅客返家。[6]同年9月21日,因水灾,也临时加开对号快车一列,车次为1101/1102次。[7]
1957年4月,特快对号车除客厅车、软垫客车外,加挂台铁自行改装之坐卧两用客车(17米级,40座),并制定坐卧两用车新费率,同年10月利用美援经费向日本车辆购入10辆35SP32700型客车到货后,特快对号车全部改为坐卧两用车,不再加挂软垫客车及客厅车。[8][9]1958年,7次8次夜快车除卧车外,也加挂坐卧两用车。
1959年1月21日,台铁开行台北至台中之3501-3502次“对号特快”,每车设60座,并派服务员、免费供应茶水、书报。[10]
1960年,对号特快改由柴电机车牵引。
1961年6月18日,台铁将5/6、9/10次对号特快车改用增备之坐卧两用客车(SP32750型),与1/2次同时定名为“观光特快”。本次调整5/6、9/10次车均自翻背椅升级为坐卧两用椅,乘客空间扩大、座位亦较舒适,但1/2次则原已经使用坐卧两用车,形同仅调整名称与费率,以致有变相涨价之讥。[11][12]
1988年9月1日对号特快停驶,当时在西部干线只有周日加班的151-152次松山=二水和周日、例假日加班的153-154次松山=三义的对号特快,北部通勤区间(基隆至中坜,少数班次行驶至新竹或竹南)与东部干线仍有以DR2700型行驶的柴对快。对号特快停驶后,除原北部区间柴对快直接降等柴油快车外,其他对号快车或柴对快大多改为平快行驶。
窄轨时期的台东线,也有以柴油客车行驶的对号特快车。
Remove ads
票价
Remove ads
使用车厢
- 木造客车
- 17米钢体客车
- 30SP/SPK32100型
- 30SP/SPK32300型
- 30SBK32300型(半行李车)
- 30TBK32300型(半行李车)
- 30BK32360型(由半行李车TBK32300改造)
- 30FS32300型(附挂单层卧车)
- 30SS32300型(附挂双层卧车)
- 30TS32300型(附挂三层卧车)
- 20米钢体客车
- 35SP/SPK32900型(台铁唯一72个座位的车型)
- 35SP32400型
- 35SP/SPK32450型(台铁唯一集中供电式客车)
- 35CBK32450型(台铁唯一集中供电式电源车)
- 35SP32550型
- 35SPK32600型
- 35SPK32700型
- 柴油客车
- DR2500/DR2600型
- DR2700型
- LDR2300 / LDR2400 型柴油客车与LTPB1800 / LTPB1810 / LTPB1900 无动力拖车
图片集
- 17米钢体客车
-
30SP32122
-
30SP32131
-
30SP32144
-
30SPK32110
-
30SBK32303
-
30SBK32361
-
30SP32361
-
30SP32368
-
由30SP32375客车改造为宿营车的30ES32375
- 20米钢体客车
-
35SP32403
-
35SP32578
-
35SPK32601
-
35SPK32757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