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田站 (群马县)
日本群馬縣的鐵道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田站(日语:太田駅/おおたえき Ōta eki */?)位于日本群马县太田市东本町,是东武铁道的铁路车站[1]。车站编号是TI 18[1]。

Remove ads
历史
1909年(明治42年)2月17日,东武伊势崎线从足利町站(现足利市站)延伸至本站,本站开业[3][4]。开业日邀请三横纲在站前广场进行相扑纪念活动[3]。
1910年(明治43年)3月27日,东武伊势崎线从本站延伸至新伊势崎站[3]。
经营人车轨道的太田轻便铁道(原薮冢石材轨道),其路线在1913年(大正2年)3月5日被东武铁道收购,同年3月19日以桐生线从本站延伸至相老站[3][注释 1]。
1927年(昭和2年)10月1日,东武伊势崎线馆林站 - 伊势崎站间、1928年(昭和3年)3月1日桐生线本站 - 相老站间以及本站周边路线陆续电气化[3]。
在中岛知久平设立的中岛飞机快速扩张下,太田发展成工业都市[3],1941年(昭和16年)4月[6]完成新站房,总工费达16万日圆[3][6],新站房2楼为贵宾室、大众食堂[3]。同年6月1日,以输送中岛飞行机小泉制作所为目的的小泉线从本站延伸至小泉町[3]。
小泉线开通后,本站共有伊势崎线、桐生线、小泉线三条路线停靠。
战时,中岛飞行机成为美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1945年(昭和20年)4月4日,本地遭受空袭[3],造成站房等建物约1,067坪全毁,电车线约250米、电线约2,600米、通信线约23,000米遭到破坏[4]。
1954年(昭和29年)2月,新站房正式启用[3]。
本站南侧原为水田地带,之后进行“九合地区土地区划整理事业”,1966年(昭和41年)12月开设南口[3]。
高架化以前,本站北侧与南侧只能透过立体化道路与地下步道往来[7]。
Remove ads
沿革
- 1909年(明治42年)2月17日 - 东武伊势崎线足利町站(现足利市站) - 本站间开通,本站开业[3]。
- 1910年(明治43年)3月27日 - 东武伊势崎线本站 - 新伊势崎站间开业[3]。
- 1913年(大正2年)3月19日 - 桐生线本站 - 相老站间开通[3]。
- 1927年(昭和2年)10月1日 - 东武伊势崎线馆林站 - 伊势崎站间电气化[3]。
- 1928年(昭和3年)3月1日 - 桐生线本站 - 相老站间电气化[3]。
- 1941年(昭和16年)
- 1943年(昭和18年) 5月16日 - 小泉线本站 - 西小泉间电气化[3]。
- 1945年(昭和20年)4月4日 - 空袭造成站房烧毁。1954年以前使用营房作为临时站房[3]。
- 1954年(昭和29年)2月 - 站房完成[3]。
- 1966年(昭和41年)12月 - 开设南口[3]。
- 2009年(平成21年)12月18日 - 太田站北口站前广场竣工[8]。
- 2012年(平成24年)3月17日 - 导入车站编号[9]。(TI 18[1])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本站为岛式月台3面6线的高架车站[2],1 - 4号线与7 - 10号线分别共用相同线路,其中馆林侧为1 - 4号线,伊势崎侧为7 - 10号线[10] [注释 2]。
7、8号线与9、10号线的入口各自有“资讯柜台”[10],也可作为中间检票口。但是无人时段须改至剪票口进行精算等业务。过去往5、6号线的阶梯前也有称为“资讯柜台”的资讯处兼中间剪票口。
2004年(平成16年)11月25日高架化,本站设置自动验票闸门。
当駅东侧是伊势崎线与小泉线的分岐点。从该处至本站西侧的伊势崎线与桐生线分岐点为止为单线并列,西侧分岐点为剪式横渡线。另外,两方皆有留置线。
- 上述路线名采用旅客资讯上的名称(“东武晴空塔线”为爱称)。
- 2013年3月15日以前没有7号线发出的列车,是进入1号线的伊势崎发特急“两毛”通过线。
- 本站是东武铁道月台编号最多的一站(其次是北千住的7)。地面车站时代还有0号线。
- 导入一人控制时,往伊势崎、馆林方向的一人控制列车在7 - 10号线发车,通过本来的上行月台1 - 4号线。2017年4月21日改点起关闭7 - 10号线,不再有列车在这些月台发车。
- 导入月台颜色后,1、2、7、8号线为蓝色,3、4、9、10号线为绿色,5、6号线为黄色。
Remove ads
↑ 伊势崎 方向 | ||
← 馆林、 东小泉 方向 |
![]() |
→ 新桐生、 赤城 方向 |
↓ 足利市、馆林 方向 | ||
图例 参考文献:[11][12] |
太田站虽是伊势崎线的中间站,但在2006年(平成18年)3月18日起,伊势崎线运行系统以此站为分割点,原则上搭客须在本站转搭。2013年(平成25年)3月16日起,白天时段伊势崎站起迄一人控制列车延伸至馆林站,须在本站转搭的列车减少。此外,桐生线与小泉线虽都以本站为起点,但两线的普通列车相互直通。而伊势崎线浅草方向发出的特急“两毛”多从本站直通桐生线。因此现在有许多列车不须在本站换车。
2006年(平成18年)3月18日改点起,本站成为区间急行、区间准急的起迄站。本站 - 伊势崎站间的列车仅剩一人控制的普通列车与夜间1班往伊势崎、早晨1班伊势崎发的特急“两毛”。
利用状况
1913年(大正2年)度的年间旅客数为108,331人,一日平均约300人,比馆林站的使用者要多[3]。
2018年度一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11,788人[13]。此数值不包括东武线各线之间的转搭人次。是群马县内的东武线车站第1位。
1991年(平成3年)度,一日平均上下车人次达14,000人,之后至2003年(平成15年)度为止连续12年衰退,2002年(平成14年)度跌破10,000人[14]。之后维持平盘,2012年(平成24年)度再度突破10,000人。 近年一日平均上下车人次的推移如下表。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周边是太田的市中心,最盛期的昭和50年代前半在本站半径500米内有五座大型店铺[7]。

- 太田社区放送 (FM TARO)
- 太田市观光案内所
- 太田市站中文化馆
- 太田警察署站前交番

Remove ads
本站南侧原为水田地带,但在进行“九合地区土地区划整理事业”后,1966年(昭和41年)12月开设南口[3]。
自1956年(昭和31年)4月19日落成的太田市役所起[6]、行政机关陆续移驻南口[7]。
受到商业衰退的影响,1991年(平成3年)起南口使用者开始减少[7]。
路线巴士、高速巴士
乘车处没有编号。
北口回旋处的车站出口左侧(西侧)发车。
相邻车站
- ■特急“两毛”停车站
参见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