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尔塔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爾塔龍屬
Remove ads

普尔塔龙属名:Puertasaurus)为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在白垩纪晚期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模式种瑞氏普尔塔龙P. reuili)是在2005年由古生物学家费尔南多·诺瓦斯所叙述、命名,属名与种名是分别以发现化石的普尔塔(Pablo Puerta)与瑞宜(Santiago Reuil)为名,他们在2001年1月共同发现普尔塔龙的化石。普尔塔龙的化石只有数节脊椎[1]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叙述

Thumb
阿根廷龙与普尔塔龙的背椎

普尔塔龙的正模标本(编号MPM 10002)包含一节颈椎、一节背椎、以及两节尾椎,而牠们的背椎长度为1.06米,宽度为1.68米。这是目前已知最宽的蜥脚类脊椎骨,宽度有2/3是两侧的横关节突(Diapophyses,连接至肋骨)。椎体、神经棘、横关节突的外形融合在一起,形成铲状脊椎骨。大部分蜥脚类恐龙的脊椎骨,椎体、神经棘、横关节突的外形有明显区隔,形成十字架状脊椎,例如阿根廷龙。脊椎的横关节突巨大,显示牠们有巨大的肋骨,普尔塔龙的身体宽8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如果属实,普尔塔龙可能将是体型最宽的恐龙,也可能是体重最重的恐龙。

根据唯一的颈椎,可知普尔塔龙具有长颈部,颈肋宽厚、神经棘短;而牠们的近亲富塔隆柯龙也有长颈部,但神经棘相当长。根据普尔塔龙的短神经棘,可知牠们的颈部可作出大范围的垂直运动、可作出灵活动作,因此牠们可以把颈部高举,而不需要移动身体姿势,因此普尔塔龙能以高植被为食。但是,颈部的横向运动则较不灵活。根据颈椎的宽度,显示普尔塔龙可能有较宽的头部,当牠们进食时,较宽嘴部可以咬下更多树叶,弥补颈部侧向运动不便的不足。目前在恐龙里,只有普尔塔龙有这种高度特化的宽颈部[2]

Remove ads

体型

古生物学家奥尼拉斯·诺瓦斯推测普尔塔龙长达35至40米(115呎至131呎),重约95至110吨[3]。如果这个推论正确的话,普尔塔龙将会是最大的恐龙之一,与阿根廷龙相当。普尔塔龙的发现也延长了巨型蜥脚类恐龙的生存时期;牠们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巴塔哥尼亚,约7000万年前的早马斯特里赫特阶[1]。普尔塔龙属于泰坦巨龙类演化支[1]

演化关系

普尔塔龙属于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演化支[1]。根据已知的脊椎形状,可知普尔塔龙是隆柯龙类的近亲[4]。隆柯龙类是泰坦巨龙类内部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体型巨大的富塔隆柯龙、体型较小的门多萨龙,隆柯龙类的颈部有翼状横关节突,显示牠们有宽颈椎、宽颈部。如果普尔塔龙属于隆柯龙类,将会是体型最大、生存年代最晚的隆柯龙类。根据过去的已知化石,隆柯龙类生存于土仑阶康尼亚克阶,而普尔塔龙生存于白垩纪最晚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在马斯特里赫特阶,萨尔塔龙成为最常见的泰坦巨龙类。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