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松林拦河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松林拦河堰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为一座用于水力发电的小型拦河堰,该拦河堰由台湾电力公司万大发电厂进行管理,并将上游万大发电厂发电后的尾水经拦河堰的拦截后,输送到下游的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做二次发电之用。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松林拦河堰是台湾电力公司于2004年所推动的“万大电厂扩充暨松林分厂水力发电计划”的其中一项重要引水工程,整体计划简称为“万松计划”。[2]
其兴建目的为,为有效利用雾社水库的溢流水源,因此在万大发电厂内增设一部装置容量19.8MW的竖轴法兰西斯式水轮发电机,并于四号机排放回雾社溪的尾水出口下游300米处与雾社溪及万大溪汇流口上游约400米处兴建一座自由溢流拦河堰,将水经由长达4.7公里的头水隧道引入位在松林部落的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做二度发电之用,该发电厂内分别装设一部容量18.2MW与容量2.7MW的竖轴法兰西斯式水轮发电机。而这座拦河堰便称为松林拦河堰。[2][3]
万松计划早于2003年1月28日便由行政院同意核定计划。2004年开始进行万松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估作业。2004年2月3日,行政院环保署正式发文公告万松计划环境影响评估“有条件”通过。[4]尔后台湾电力公司随即开万松计划的兴建作业,将原本施作明湖与明潭两座抽蓄水力发电厂的抽蓄施工处更名为万松施工处来办理万松计划。[5]
2007年7月,包含松林拦河堰在内的万松计划正式动工,而在施工期间因遭遇辛乐克台风侵袭导致万松计划松林拦河堰的施工区等均受到暴涨的溪水摧毁,而施工区内唯一的联外道路也屡次遭土石流阻挡,加上风灾后脆弱的地质问题等都影响到整体施工的进度,施工进度曾一度落后达7个月之久,使得台电公司数次展延完工期限,并持续追加施工经费。[6]
2011年5月5日,松林拦河堰至松林分厂长达4.7公里的头水隧道完成贯通。2012年6月,万松计划正式完工,松林拦河堰的排砂闸门也关上开始蓄水,开始供应松林分厂的发电水源以进行试运转作业,万松计划前后共历经约10年的工期才完工启用,总兴建经费达新台币83亿元。[7]
设施
松林拦河堰之整体闸门与机电设备,皆可由上游的万大发电厂控制室进行远端的操作闸门启闭,或是直接在堰堤现场的操作控制箱进行现场操作。[1]
松林拦河堰为混凝土卧箕式重力坝,排洪道为自由溢流堰,于坝体右岸设有一座排砂道,并且分别设有垂直启闭滑动式挡水闸板及垂直启闭固定轮控制闸门一座,闸门底海拔标高869.54米,高7米,宽10米,设计排洪量为890立方米每秒。[1]
松林拦河堰上,另设有一座河道放水道,用以排放当拦河堰闸门关闭时的生态放水,河道放水道位在排砂道闸墩内,里面装设一条长37米的圆形断面钢管,并在细分成内径0.4米及0.5米的两种管径,闸墩上的直井设有两座内径0.5米之放水蝶阀,设计放流量为0.68立方米每秒。[1]
拦河堰的进水口设置在拦河堰上游右岸,进水口闸门底槛标高海拔871.5米,并于头水隧道的入口设有一座垂直启闭式固定轮挡水闸板,闸板宽4.6米,高5.4米。水闸板过后另设有一座垂直启闭式固定轮控制闸门,宽4.6米,高4.6米,之后即衔接松林分厂4.6公里的头水隧道,该进水口之设计取水量为53立方米每秒。[1]
图集
-
松林拦河堰排砂道与排砂道闸门
-
松林拦河堰进水口
-
松林拦河堰现场控制室与紧急发电机室
参见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