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为一座位在台湾南投县仁爱乡的水力发电厂,其厂区因位于该乡松林部落旁而得名,目前由台湾电力公司万大发电厂进行管理与营运。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 | |
---|---|
![]()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厂房外观 | |
![]() | |
国家/地区 | ![]() |
坐标 | 23°57′54″N 121°05′15″E |
现况 | 营运中 |
始建日期 | 2007年7月 |
启用日期 | 2013年9月13日 |
建造费用 | 新台币83亿(含万大四号机) |
持有单位 | 台湾电力公司 |
运营单位 | 台湾电力公司万大发电厂 |
建造者 | 台湾电力公司万松施工处 |
水力发电站 | |
水力发电形式 | 川流式水力发电 |
取水来源 | 雾社溪(浊水溪支流) |
发电机型号 | ![]() |
水轮机型号 | ![]() |
厂房类型 | 半地下式 |
压力钢管 | 两条,长145米[4] |
水头高度 | 有效落差45米 |
用水量 | G1:46CMS G2:7CMS 两部:53CMS |
发电概况 | |
额定容量 | 20.9MW |
年发电量 | 每年约1.02亿度 |
沿革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是台湾电力公司所执行的“万大电厂扩充暨松林分厂水力发电计划”简称万松计划中新建的一座小型水力发电厂计划,其中,松林分厂计划是在万大发电厂4号机组发电后的尾水排入万大溪中,再于尾水出水口旁兴建拦河堰一座,称为松林拦河堰,将水导引至位在松林的水力发电厂[5],该发电厂为半地下式,总占地面积约8公顷[6]。发电尾水再经由武界引水隧道排至日月潭中[7]。
该计划于2003年1月28日由行政院同意核定计划。2004年,万松计划环境影响评估启动,在此期间,担任万松计划环评审查委员的台湾大学植物科研究所的名誉教授黄增泉在松林分厂的预定兴建地发现了台湾原生种大豆的栖息地。台电公司在得知该消息后,便随即在发电厂预定开发区域内寻找适合台湾原生大豆的生长地,尔后发现位在松部落松林桥头旁、兴建计划中的弃碴场B预定地入口处及万丰村道路边3处为台湾大豆极有可能生长的栖息点,因此,台电公司开始拟定台湾原生种大豆的复育计划,也因此至今在万大发电厂周围还能看到大豆生长的情形[8]。2004年2月3日,环保署正式发文公告万松计划环评以“有条件”通过[9]。
台电公司在环评通过后,成立万松施工处来办理万松发电计划,松林分厂之兴建工程于2007年7月正式动工,然而期间曾遭遇辛乐克台风使得施工工区受到大水重创,并且工区唯一的联外道路易被冲毁以及风灾后脆弱的地质问题皆影响施工进展,最大的工程落后时程更长达7个月之久。致使台电数度延长施工期限以及追加兴建经费[5]。
2012年6月,包含松林分厂在内的万松计划正式完工,总工程共费时约10年[11],并展开试营运发电,与台电主系统完成并联,同年11月5日,松林分厂完成厂区各项目之验收待电业执照发布即可完全投入营运[5][7]。
2013年9月13日,松林分厂举行竣工典礼[12],含万大发电厂4号机在内的万松计划总经费新台币83亿元[13][11]。
设施
松林分厂之发电用水首先经由万大发电厂4号机尾水排放至万大溪后由松林拦河堰撷取,再经过长4.7公里的头水隧道来到前池,进入长145米的压力钢管带动水轮机,发电后,尾水直接排入浊水溪中,供下游武界坝蓄积。
名称 | 发电机型号 | 水轮机型号 | 机组数量 | 发电方式 | 有效落差(米) | 单一机组用水量(CMS) | 容量(MW) | 取用水源 | 商转日期 | 状态 |
---|---|---|---|---|---|---|---|---|---|---|
一号机 | ![]() |
![]() |
1 | 川流式 | 45.94米[4] | 46.0 CMS[4] | 18.2MW[7] | 万大发电厂4号机尾水 | 2012年12月 | 商转中 |
二号机 | ![]() |
![]() |
1 | 川流式 | 45.45米[4] | 7.0 CMS[4] | 2.7MW[7] | 万大发电厂4号机尾水 | 2012年12月 | 商转中 |
图集
-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大门
-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一号水轮机水车大轴
-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二号水轮机水车轴
-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控制室,平时无人驻厂
-
万大发电厂松林分厂厂区全览图,前方即为开关场
参见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