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口区

臺灣新北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口區map
Remove ads

25.0775308°N 121.3916021°E / 25.0775308; 121.3916021

事实速览 林口区Linkou District 旧称:树林口, 国家 ...
Remove ads
事实速览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 ...

林口区,旧称“树林口”,前身“林口乡”[2],位于台湾新北市西端[3]台北盆地的西侧,林口台地的北端[4],北滨台湾海峡,西临桃园市芦竹区,东与八里五股两区相连,南接泰山区、桃园市龟山区[3]。全境地形主要为台地丘陵谷地,仅北边沿海一带属于滨海滩地[4]

随着林口新市镇的推动,公共建设逐日完善,且属台北都会区房价相对便宜的郊区地带,并有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的设立,交通较为便利,促使大量外来的三级产业人口移入[5]。丘陵地区则因多为保护区的范围,开发程度较低,主要从事一级产业,致使林口区整体经济呈现农工商并重发展的现象[6]。境内的三井Outlet竹林山观音寺大峡谷为主要的观光景点。

Remove ads

历史

林口区旧称“树林口”[2],系清乾隆末年泉州人张小路入垦,当地森林稠密,并在树林地出入口建立聚落,故名[7]:194

史前遗迹

Thumb
林口区 (2015年)

林口之住民始于台湾原住民凯达格兰族。1997年考古发现分布于林口与八里沿岸的“太平村遗址”,出土文物分为石器陶器化石三类,判断为一有多重文化层垒压的遗址,几乎涵盖了台湾北部地区大部分的史前文化层,如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植物园文化十三行文化等。学者刘益昌证实在太平村海域发现一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与下颚骨,是台湾出土最完整的人类化石,出土时并伴随加工过的动物骨骸与陶器,证实上万年前林口、八里一带就有人类活动。[8]

汉人垦殖

1642年,根据荷兰人的记录推断,林口一带为八里坌社的原住民所居。郁永河的裨海纪游一书中,也记载在康熙年间(1697年)的台北平原有“八里分”(八里坌)社,属于淡水总社。汉人对林口的开垦,首先以林口北部的海岸平原开始。至乾隆五年(1740年),林口地区已经有汉人聚落“大湾庄”(今日的大、小南湾,位于海边)的存在。至1760年,在今日的林口区域记载有“大南湾”、“小南湾”、“大牛稠庄”(今日的南势里一带)等汉人聚落,显示汉人已经由海岸逐渐登上林口台地。其中开垦者多为泉州人,在南势埔尾一带,也有粤人加入开垦,成为林口少见的粤籍聚落。此时八里坌社仍在记载中,显示原住民仍在林口活动。而其中位于交通要道的树林口(今日的林口里一带),也逐渐形成了大的庄落,成为林口的中心。1871年,林口又出现了“大坪顶庄”,清治光绪年间,再出现“瑞树坑庄”,林口的聚落分布大致完成。[8]

清朝至日治时期

中华民国政府

战后1945年12月,改为台北县新庄区林口乡[3]。林口乡分为东林村、菁湖村、湖南村、顶福村、下福村、嘉宝村、瑞平村等7个村[9]。1950年,裁撤区署,由县直辖,为台北县林口乡[3]。之后境内村数历经多次变更,至2001年2月1日起,林口乡共辖17个村[2]。2010年12月25日,实施五都改制,配合台北县改制为直辖市新北市[10],林口乡改制为“林口区”[2]

地理

林口区位于新北市最西端,东与五股区为界,北邻八里区,东南与泰山区为邻,南接桃园市芦竹区龟山区,西滨台湾海峡,面积约有54.17平方公里。

地形土壤

林口区地形主要由平均海拔255米高的林口台地所组成,平坦台地面、丘陵谷地、滨海滩地分别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2%、57%、1%。东北方紧邻观音山,以河谷为界,东南边以新庄断层山脚断层台北盆地相邻、西侧与桃园台地相接,中隔南崁溪,西北方临台湾海峡。由于台地地势平坦又临海,缺乏屏障、因此林口经常风力强劲。而由于气候高温多雨,台地上的泥土淋溶作用旺盛,因而形成强酸、不肥沃的红土层,不利农耕,只利于茶树栽种与红砖的生产。加上日治时期,日人积极开发,设茶业传习所,广植茶树。因此林口的茶园开垦与红砖制造业曾盛极一时。

水文

林口区的溪流由西至东分别有林口溪、嘉宝溪、宝斗溪、瑞树坑溪、后坑溪,皆由东南向西北方流入台湾海峡[11]:65。各溪流整体短促浅急,且流域较小[11]:66

林口溪发源于南势里,源头标高约200米,主流长约8.32公里,流经顶福、下福两里后,于顶寮聚落一带入海[11]:65。嘉宝溪又称“嘉溪雅坑溪”,发源于嘉宝里,源头标高约170米,主流长约3.10公里,流经嘉溪子坑、嘉溪雅坑一带后,于下福、嘉宝两里交界处入海[11]:65-66。宝斗溪又称“宝斗厝溪”,发源于中湖里,源头标高约210米,主流长约5.68公里,流经嘉宝里的丝线岭、王厝及宝斗厝等聚落,最后于嘉宝、瑞平两里交界处入海。瑞树坑溪发源于湖北里,源头标高约140米,流经瑞平里的洪厝、许厝等聚落后,于瑞树坑一带入海。后坑溪发源于太平里,源头标高约110米,主流长约2.50公里,流经后坑聚落后于太平里北境入海[11]:66

气候

林口区的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潮湿,冬季各月均温约在摄氏15至21度之间,夏秋两季则在24至29度左右。年均温约为22.1度,月平均最高气温为7月的28.7度,最低为2月的15.1度[11]:60。年均雨量可达2,100毫米以上,各月份以6月的275.5毫米最多,1月的96.5毫米最少[11]:60-61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4年底林口区户数约5.7万户,人口约13.6万人[12],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南势里与瑞平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33,894人与857人[12]。区内的南势里与湖南里分别是新北市人口第一大里与第二大里[12],在全台湾所有村里中,该两里人口分别高居全国第四多与第五多[13]。2024年底林口区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幼年人口占比约为17.42%,壮年人口占比约为68.62%,老年人口占比约为13.96%,老化指数约为80.10%,是新北市人口老化程度最低的行政区[1]

Remove ads

政治

历任首长

更多信息 届数, 姓名 ...

依照内政部的规划,台北县升格为为新北市之后,于每届任期民选新北市市长,再由市长指派林口区的区长

林口政坛主要分为前乡长陈秋波与前县议员陈添秀两派。陈秋波曾击败陈添秀派的人选而当选两任林口乡长。[16]之后,陈添秀派的林口国小总务主任洪德利于1977年当选乡长。后来的乡长黄茂松与蔡宗一均属洪派。1994年蔡宗一当选乡长,任内完成不少延宕多年的重大乡政建设颇获好评,不过因为林口乡弃土场弊案更二审被判有罪,在其第三次担任乡长时被台北县政府停职,并指派黄世荣代理乡长。台北县政府在2007年办理乡长补选,由蔡宗一再度当选。[17]

区政组织

Thumb
林口区公所大楼

新北市林口区公所新北市政府在林口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新北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18]

行政区

现今林口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林口庄属台北州新庄郡。林口庄辖菁埔、南势埔、小南湾、瑞树坑、大平岭等5个大字[19]:230。1946年1月,改为“林口乡”,属台北县新庄区[19]:272-273。1950年8月,裁撤区署,林口乡改直隶于台北县[19]:273。2010年12月25日,台北县改制为直辖市,林口乡改制为市辖区“林口区”,隶属新北市。林口区的行政区划辖有东林里、林口里、西林里、菁湖里、中湖里、湖北里、湖南里、南势里、仁爱里、丽林里、东势里、丽园里、顶福里、下福里、嘉宝里、瑞平里、太平里等17个里,共计443邻[2]

经济

农业特产

工业

  • 林口发电厂:为台湾大型火力发电厂之一,北台湾工业所需之一部分电力由该电厂提供。
  • 林口工一产业园区:面积约108公顷,该地区附近原有许多违章工厂、仓储物流及闲置土地,因应地区产业发展、解决土地闲置与违章工厂等情况,因此以市地重划方式进行开发,预计于2022年1月完工,吸引六千家厂商进驻。[20]2023年正式命名“新北国际AI+智慧园区”。[21]
  • 林口工二工业区:面积约52公顷,厂家数191家。[22]

金融机构

教育

Thumb
师范大学林口校区的大门
Thumb
林口高中校门

大学

高级中等学校

特教学校

国民中学

  • 新北市立林口国民中学
  • 新北市立崇林国民中学
  • 新北市立佳林国民中学
  • 新北市私立醒吾高级中学附设国中部
  • 新北市立南势国民中学(筹备施工中)

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林口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南势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丽林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丽园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嘉宝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兴福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瑞平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头湖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新林国民小学
  • 新北市立东湖国民小学

国际学校

图书馆

交通

捷运

桃园捷运

公车客运

  • 行经林口区的社区巴士(新北市新巴士)路线数量共有9线[24],分别为:
    • F231
    • F232
    • F233
    • F235
    • F236
    • F237
    • F238
    • F239
    • F250
  • 桃园客运
    • 5063 醒吾科技大学↔桃园(经长庚医院)
    • 5069 醒吾科技大学↔桃园(经赤涂崎)
    • 5071 醒吾科技大学↔桃园(经外社)

公共自行车

公路

主要道路

  • 县道中山路-林口旧聚落主要道路。
  • 中正路-林口旧聚落商圈核心道路。目前部分路段是采用特殊铺面,规划为中正艺术商街
  • 县道文化一路-林口新市镇主要联外道路,通往林口交流道A出入口。
  • 文化二路-新市镇区域中商业较兴盛区域,主要公车路线均有通过,有许多新建大楼和住宅。
  • 文化三路-新住宅社区大楼林立,林口区国际媒体园区(机1)与行政园区(机1─1),进驻行政机构有林口警分局、林口消防分队、林口户政所及卫生所等等。与八德路交岔口有桃园捷运林口站
  • 文化北路(忠义路)-新住宅低密度住宅大楼与工业区聚落,特教体系的新北市立新北特殊教育学校和未来的林口完全中学与林口工一产业专区也座落于此路段,并通往林口交流道B出入口。
  • 林口路-林口旧聚落最主要道路。
  • 竹林路-通往竹林山观音寺的重要道路,每到进香时间香客络绎不绝。
  • 县道仁爱路-连接林口新旧市区,是林口的低密度别墅住宅重镇。近文化一路有运动公园、垒球场、溜冰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林口校区(侨生先修部及国际与侨教学院)亦在座落此路上。
  • 忠孝路-林口新市镇内道路,扶轮公园坐落于此路上文化二路与文化三路之间。
  • 县道粉寮路-林口工业区所在,醒吾科技大学亦座落在此路上。

其他

  • 台湾铁路管理局林口线为由桃园站起至林口火力发电厂的运煤铁路,因终点位于林口区故以林口为名。1968年(民国57年)1月1日通车(货运业开业),桃园县政府(今桃园市政府)于2005年(民国94年)10月28日在林口线的桃园段免费试办客运服务,于是将林口线称为“桃林铁路”,车站皆不位于林口区境,路线亦未经过林口市区。2009年(民国98年)8月10日长兴车站-海山车站段通车。因桃园铁路高架化工程,全线于2012年(民国101年)12月28日停办客运业,同年12月31日正式废止(停办货运业)。未来改建为桃园捷运棕线(桃林段BRT)公车专用道。
  • 中正机场捷运计划时,曾计划文化二路站铁路支线林口线)改建计划。后来于2003年(民国92年)政府收回自办后,宣告计划中止。
  • 林口区人口快速成长的同时,衍生出不少交通的问题,为了改善车流过多、绕行区内道路时间过久的问题,以及配合媒体园区开发后的交通运输需求,新北市政府交通局开始筹划办理并兴辟一转运中心,是为林口转运站,已于2021年3月竣工,此外,林口交流道立体化工程也已完成设计经行政院核定,待办理工程招标后,预计将于2024年8月完工启用。[25][26]

地方建设

林口新市镇

1968年起,政府就计划在林口成立新市镇,以纾解台北市的剩余人口,并规划效仿英国田园城市建设低密度住宅商业区。1975年发布实施以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为中心,包括了林口特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规划。并有新市镇开发条例法源为依据,进行协同开发。目前以中山高速公路为界,林口交流道以北为新北市林口区,以南为桃园市龟山区,北从八里南至桃园龟山等地皆为林口特定区城市规划范围,并可拆分为新北与桃园两部分。而新市镇多数设施,如林口长庚医院林口体育园区、长庚大学等,皆冠以林口特定区城市规划为名,政府此举是将林口作为台北与桃园之间第三座城市,下辖八里、林口、五股、泰山、龟山等地,而在最新的都会区分区内林口被划分为次都会区。

然而,新市镇却因种种原因而发展缓慢,原本预计25万人的规模也缩减到8万人。早年因为适当引入高技术水平产业移入林口且国际经济情况并未恶化,也致使海外台商投资意愿低落,导致林口发展时间较晚。加上采市地重划方式征收,征收后,私人拥有很多土地,因法律未对于长期时有土地课有重税,也导致即使土地长年闲置多被财团与投机业者所把持建案销售量。

不过在日后林口长庚医院的设立下,为林口带来新商机,使新市镇开始有了起色。且因台北都会区的发展逐渐饱和、台北市与新北市精华地区的房价持续上涨,近期大量人口移入。再加上桃园机场捷运的通车及设站、新市镇附近龟山区的华亚科技园区之开发,分别改善林口连动台北市区、桃园国际机场间的交通。

世大运选手村社会住宅

台北市政府争取到2017年世大运在台举办权,其中关键需设置选手村一处,且到达各场馆车程在1小时内。由于内政部营建署在林口区当时还有未建国宅用地约10公顷,经行政院邀请相关部会协商决议于林口国宅用地为兴建地点,以兴建国宅方式办理,兴建经费由住宅基金支应,完工后先供作选手村使用,赛后改回国宅再配合当时市场需求及法令规定,供作国民住宅出售(租)或一般住宅标售(租)。 立法院在2015年1月13日审议103年度中央政府附属单位预算决议“内政部应将林口国宅转作示范性社会住宅,专供出租使用”。[27]目前开放民众申请2,600多户社会住宅,亦设有非营利幼儿园、日照中心及林口新创园区[28][29]

摩天大楼

更多信息 排名, 名称 ...

观光与文化

百货公司

林口三井Outlet

Thumb
林口三井Outlet室内环境

日商三井不动产的海外投资据点之一,为北台湾的大型Outlet商场之一,来自日本的“MITSUI OUTLET PARK(三井Outlet)”进军台湾,选定桃园机场捷运林口站周边进行开发,引进220家店铺品牌,总营业面积约有1.6万坪,带来庞大商机及人潮。该商场为三层建筑(GF、1F、2F、3F),2016年1月27日正式开幕。

2021年林口三井Outlet第二期动土,将打造地下1层、地上4层建筑,除将增加90间店铺和原有Outlet串联,也将强化数位科技导入馆内的娱乐、健身等服务,预计2024年开幕。[36]

昕境广场

亚昕国际开发投资,昕境广场位于扶轮公园旁,地址设于文化三路一段,为一座小型购物中心,内部设有国宾影城,共有六层楼,约有近三十家店铺设点于此。

环球林口A9店

冠德建设所转投资创立的连锁购物中心,位于文化三路一段和八德路的路口旁的桃园机场捷运A9林口站共构大楼内,共有四层楼,二楼有连结捷运站连通道。

饭店

林口亚昕福朋喜来登酒店

位于文化三路一段和八德路的路口,酒店由亚昕国际开发开发,委由万豪国际旗下的福朋喜来登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共有165间客房、13间套房、1家酒吧、1家西餐厅,1家中餐厅和占地125坪的大宴会厅,于2018年12月11日正式开幕。[37]2022年10月,前NBA球员“魔兽”霍华德(Dwight Howard)正式加盟台湾T1职篮桃园永丰云豹,选择下榻林口亚昕福朋喜来登酒店。[38]

寺庙

竹林山观音寺

Thumb
竹林山观音寺的庭园

竹林山观音寺,位于林口区竹林路325号,为一世俗化的观音寺,主祀十八手观音,香火鼎盛。1801年建立檀越会,祭拜福建泉州泉安龙山寺分灵十八手观音大妈、二妈、三妈而来,信仰圈遍及林口龟山芦竹。1939年建庙林口龙山寺,随即改称竹林山寺,1949年改称竹林山观音寺。是结合宗教信仰、传统艺术与社会教化的首屈一指宗教胜景。

正殿主祀十八手观音佛祖,两旁胁侍善财龙女,前立韦驮伽蓝,左侧奉祀文殊菩萨,右侧奉祀普贤菩萨,左殿奉祀关圣帝君文昌帝君玄坛真君;右殿奉祀天上圣母注生娘娘福德正神。左偏殿一楼光明灯殿,二楼地藏王菩萨殿,右偏殿一楼太岁殿,二楼至圣先师五谷先帝殿。[39]

庙前有占地约两万(约6000平方米)的庭园,供游人休憩,由于园中多植樱花,春天常涌入赏樱人潮,并在节日假日“平安面”的素斋面。重建工程花费超过20亿元新台币,2013年初完工。[40]拜庭的横梁是由千年桧木裁切而成,总长跨距是52尺。桧木立柱34.4尺,全国唯一拥有三十八根千年桧木大木柱及屋脊六百处木雕,采用台湾桧木樟木兴建,圆通宝殿内有全台最长桧木供桌,桌长42尺;石堵采青斗石精雕而成、寺内镂雕、立体浮雕、壁雕、计有三千多幅,每幅皆有不同典故。

林口北文紫祥宫

俗称包公庙,祀奉包青天,地址位于林口区瑞平里3邻瑞树坑24号之1。

林口大峡谷

位在下福海岸,原为嘉宝溪旁的山丘,后为长期盗采砂石成为峡谷,成为放牧地与观光景点。

林口高尔夫球场

林口高尔夫球场于1963年由吴三连许水德等政府官员与社会人士所筹建,适逢林口茶业不振,由林口区公所负责茶园土地收购工作而建成,目前共有球道27洞,为台湾早期著名的高尔夫球场,常有达官贵人往来其间。

中正艺术商街(林口旧街)

为林口历史最悠久的商业聚落,整条街商圈气息浓厚且无刻意营造的复古氛围,约一公里长,中间和路底各有东、西福宫庙宇,还有菜市场、铁匠铺、各式摊贩、邮局及警局等设施,新旧建筑兼容并蓄存于此处,生活机能一应俱全。路面原为一般柏油路,后来改采用红砖头地板,2018年因居民的要求又改回一般柏油路。此外,路灯皆为吊钟造型,店铺招牌亦有统一规划。若是沿着中正路往横窠雅路(现名:泰林路三段)就走便可到泰山区,据说早期林口旧街是泰山、林口两地居民的商业交流区。

林口夜市

林口夜市,位于中山路、佳林路、竹林路间空地,每逢周三、周日便会出来摆摊,曾经号称是北台湾最大的流动夜市,后来局部逐步成为建地后陆续盖了一些房子,实际夜市摊贩摆摊区域一直缩小,现在只有原本的八分之一,但也是北部较大的夜市。

林口子弟戏文化节

林口子弟戏在市府历年积极的辅导下,结合当地九大轩社[注 1],透过每年传习北管戏与子弟戏文化节演出活动,逐渐把文化薪传的种子继续传递下去。

每年的子弟戏活动,将在既有基础上,结合区内林口醒吾科技大学高教深耕计划,以学校、社区、街坊一起来方式,透过创意点子集结、传统宗教民俗传习,与主活动期间子弟戏的体验与学习,让学校、社区居民重新认识与接触、欣赏林口的常民戏曲音乐文化。另外也结合地方采风绘画与摄影展方式,让林口居民了解在地文化变迁,与林口街景建设的新旧对照,以复旧为题让居民找回往日旧林口荣光,透过创新让传统和现代作一个文化交流,让新旧共融共同营造林口在地文化特色。[41]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