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梗河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梗河一
Remove ads

梗河一ε Boötis,缩写Epsilon Booε Boo),官方的正式名称为 Izar /ˈzɑːr/[13],是在北天星座牧夫座中的一颗联星。这颗恒星可以直接以裸眼看见,但对76 mm(3.0英寸)的望远镜要解析出是联星,却很有挑战性,而通常需要口径更大的望远镜[14]

事实速览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 特性 ...
Remove ads

命名

梗河一拉丁化名称是ε Boötis

它的传统名称是IzarMirakMizar,还有奥图·史都华命名的Pulcherrima /pəlˈkɛrɪmə/[15]IzarMirakMizar源自阿拉伯的 إزار ’izār 'veil' 和المراق al-maraqq 'the loins';'Pulcherrima' 是拉丁文的 '可爱'[16]。在201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组织的IAU恒星名称工作组(WGSN)[17]开始对恒星的名称进行编目和标准化。WGSN于2016年8月21日核定梗河一的名称为Izar,现在已经输入IAU的星名目录中[13]

Calendarium of Al Achsasi Al Mouakket这本古老的恒星目录中,这颗恒星被标志为Mintek al Aouaمنطقة العوّاء - minṭáqa al awwa);翻译成拉丁文Cingulum Latratoris,意思是博克的腰带[18]

汉语梗河一Gěng Hé yī)的意思是氐宿中的星官梗河的第一颗星。这个星官共有三颗恒星,另外两颗是牧夫座σ牧夫座ρ[19][20]

Remove ads

性质

Thumb
图解组成梗河一的两颗恒星。北方在上。

梗河一由两颗恒星组成,其角距离2.852 ± 0.014 弧秒方位角342.°9 ± 0.°3[21]。较亮的恒星(A)视星等为2.70等,[2],在夜晚很容易以裸眼看见。较暗的那一颗(B)视星等为5.12等[3],理论上应该也可以用裸眼看见。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22][23]测量其视差,得到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203光年(62秒差距[1]。这意味着这两颗星之间的投影分离度大约是185天文单位,互绕的轨道周期至少是1,000年[16]

较亮的梗河一A光谱类型为K0 II-III[4],意味着它是一颗相当年长的恒星,在恒星演化的路途上已经耗尽了核心的燃料。有着超过太阳4倍的质量[8],它的半径已经扩展至33倍太阳半径,而估计其光度是太阳亮度的501倍[6],在表面有效温度4,550K向外辐射的能量[6]使它呈现出K型恒星的橙色[24]

伴星的光谱类型为A2 V[5],所以它是一颗核心仍在进行核聚变,将融合成主序星。这颗恒星自转的非常快,投影的自转速度123 km s−1[10],当质量较低的主序星在其演化过程中达到目前生命的关键点时,质量较大的恒星会失去较多的质量成为行星状星云,残留的核心则演化成为白矮星。这对组合基本上将改变角色:原本明亮的恒星将成为黯淡的侏儒,而较小的伴星将成为明亮的巨星[16]

Remove ads

在文化上

参见:科幻中的梗河一英语Stars and planetary systems in fiction# Epsilon Boötis in fiction

在1973年,苏格兰天文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邓肯·鲁南英语Duncan Lunan声称已经可以解释由两位挪威物理学家的说法[25]。根据他的理论,被称为黑骑士绕着地球已有10,000年历史的绕极卫星是由梗河一的一颗行星上的居民送过来的[26]时代杂志曾经报导过个个故事[27]。鲁南后来撤回了他对梗河一的理论,并提出了反对这理论的证据,并澄清之前为何会提出这样的理论,以及之后为何怀疑而撤销他之前的理论[28]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