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国入侵巴拿马
巴拿馬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国入侵巴拿马是1989年12月美国对巴拿马发动的入侵行动,美国对此一行动的代号为“正义之师行动”或译作“正义事业行动”[5](Operation Just Cause)。巴拿马运河条约签订后十年,即1989年12月,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华克·布什在任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陆军突击队突袭巴拿马,迅速赢得胜利,并且俘虏了当时巴拿马的事实上最高领导人、独裁者曼努埃尔·诺列加,解散了巴拿马国防军。

Remove ads
背景
美国长期在巴拿马运河区建立了众多军事基地,并保持大量驻军。1977年9月7日,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与巴拿马事实上最高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将于2000年转交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给巴拿马。虽然巴拿马政府将对运河实施管理权,但美军军事基地仍将保留,而且美国要求运河对美国船只开放作为转交控制权的条件之一。在条约签订时期,美国与巴拿马的诺列加将军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诺列加自1967年始就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情报。[6]
1983年诺列加通过政变迫使当时军事领导人鲁文·达里奥·帕雷德斯(Rubén Darío Paredes)退休,自任国防军总司令,实际掌握军政大权。1989年5月总统大选开票统计结果,反对党联合推举之总统候选人吉列尔莫·恩达拉获得选举胜利,但诺列加宣布选举无效,同年9月美国对巴拿马实行经济制裁,12月15日诺列加宣布巴拿马与美进入战争状态,自任国家元首。
1989年12月20日,以保护美国侨民,保护民主选举和打击贩毒的名义(巴拿马当时为国际贩毒的一大洗钱中心),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下令27,000名美军展开对巴拿马代号“正义之师作战”的军事行动,以推翻诺列加的军事独裁政权,让在之前选举中胜选的恩达拉就任总统。
Remove ads
过程



当地时间12月20日凌晨1点钟,美国开始军事入侵巴拿马时。此次行动总共有27,684名美军和300多架飞机参加[7]。而他们面对的是总数为16,000名士兵的巴拿马国防军。美军行动的首要目标是占领战略设施。美军在攻击巴拿马国防军的总部时,引发了一些火灾,令巴拿马市中心的大部分毗邻地区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被严重烧毁。据目击者说,这些火灾是美国士兵故意放火焚烧的,为的是迫使巴拿马国防军军人离开藏匿地方。[8]
美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参加了正义之师作战。地面部队由第5步兵师的第6步兵团,第18空降团,第82空降师,第16宪兵旅,第7步兵师,第75游骑兵团,一个联合特别行动队,密苏里州国民警卫队的第1183宪兵连,第193步兵旅,第805步兵团,第539工兵营和第二轻型装甲侦察营等部队组成。

巴拿马国防军击落了两架美军特种作战直升机,并迫使一架AH-6轻型侦察直升机坠落在巴拿马运河里。
美军的行动造成至少200多名巴拿马平民死亡,300多名士兵阵亡[9]。
在战斗开始后的几小时,巴拿马反对派政治人物恩达拉在美国罗德曼海军基地宣誓担任巴拿马新总统。诺列加见大势已去,便逃入梵蒂冈大使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不给他避难权,但也不同意把他交给美军,美军随即包围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并用高音喇叭不断骚扰大使馆,数日后,穷途末路诺列加主动向美军投降。[9][10]
诺列加于1990年1月3日向美军投降,结束了在巴拿马21年的军人独裁统治。诺列加投降后立刻被押往佛罗里达州,面临被起诉和被关押。
随后,美国政府协助巴拿马重新施行选举,并声称重新给予当地媒体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国家管理权渐渐和平过渡到公民政府的反对派政治人物手中。[11]受到美国的庇护巴拿马亲美派吉列尔莫·恩达拉成为巴拿马总统组建新政府。
影响
美国入侵巴拿马原本的目的是为了保住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诺列加原先是美国中情局扶持的独裁者,却被美国前总统布什称为“美国人的流氓”[9]。此次入侵引起不少拉丁美洲国家的反对,怀疑美国想借机推翻条约而不归还运河。1995年,在巴拿马签订条约保证运河永久中立化后,美国如期于1999年12月31日中午将巴拿马运河正式移交巴拿马政府,并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接掌运河,如今运河仍是巴拿马最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巴拿马现时是巴拿马运河的管理国,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商业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12]
时间线
1987年9月
1987年11月
- 美国参议院决议削减对巴拿马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巴拿马通过限制美军存在的决议。
1988年2月
- 诺列加因毒品相关指控被起诉。美军开始制定在巴拿马的应急行动计划("蓝勺行动"方案)。
1988年3月
- 3月15日:美军启动四轮部署中的首轮行动,增援美国驻巴拿马设施的安全防卫。
- 3月16日:巴拿马国防军军官试图发动政变推翻诺列加。
1988年4月
- 4月5日:增派美军部署以加强安全防卫。
- 4月9日:"巴拿马联合特遣部队"启动运行。
1989年5月
- 5月7日:巴拿马举行大选;反对派联盟计票显示其候选人吉列尔莫·恩达拉以3:1优势击败诺列加支持的候选人卡洛斯·杜克。两天后诺列加宣布选举无效。
- 5月11日:布什总统向巴拿马增派1900名作战部队("尼姆罗德舞者行动")。[14]
- 5月22日:美军实施护卫行动以维护机动自由。为达成此特定目的,额外运输部队多次从美国本土基地往返巴拿马基地。
1989年6月-9月("尼姆罗德舞者行动")
- 美军展开联合训练与机动自由演习("沙蚤行动"和"紫色风暴行动")。为达成此特定目的,额外运输部队持续在美国本土与巴拿马基地间往复调度。
- 1989年10月("尼姆罗德舞者行动")
- 10月3日:效忠诺列加的巴拿马国防军挫败第二次政变企图。
1989年12月
- 12月15日:诺列加自称巴拿马领导人,宣称美国已对巴拿马进入战争状态。
- 12月16日: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尉遭巴国防军射杀,另有一名海军上尉及其夫人遭拘禁虐待。
- 12月17日:美国国家指挥当局下令执行"正义事业行动"。
- 12月18日:美军中尉击毙巴国防军军士;南方联合特遣部队先遣队部署到位;参谋长联席会议确定D日/H时为12月20日凌晨1:00。
- 12月19日:美军完成战备动员并投入行动。
D日:1989年12月20日
- 美军展开巴拿马入侵行动。此战役设定有限军事目标,南方联合特遣部队依据"90-2计划"需达成:保护美国公民生命安全及关键场所设施、擒获诺列加并移交司法机构、瓦解巴国防军、摧毁其指挥系统、支持美国承认的巴拿马政府重建、改组巴国防军。主要军事行动持续至12月24日。
- 参谋长联席会议下令执行“促进自由行动”。
1990年1月3日(D日+14天)
- 诺列加在巴拿马城向美军投降。
1990年1月31日(D日+42天)
- "正义事业行动"结束。
- "促进自由行动"正式启动。
1994年9月(D日+约4年半)
- “促进自由行动”结束。[15]
参见
- 《正义事业行动(电影)》:一部2019年的巴拿马动作战争历史剧情片,背景设定在奇里基区,讲述了一名军官、一名渔夫、一名美国商人、一名妓女以及一个试图阻止朋友参战的年轻人,在美国入侵巴拿马期间挣扎求生的故事。
- 决胜时刻:黑色行动II:一款2012年以该入侵行动为背景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 《入侵(2014年电影)》:一部2014年的巴拿马纪录片。
- 《巴拿马骗局》:一部由伊丽莎白·蒙哥马利解说、于1992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纪录片。
- 巴拿马-美国关系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